三国中,许多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得天下”。但从某方面来说,刘皇叔其实已经两位天下奇才都已经收于麾下,但可惜的是,凤雏在落凤坡中为了让刘备夺取巴蜀之地,将自己牺牲掉了。
再往后,自然只剩下诸葛亮独撑蜀国,可惜的是,即使到最后,也没能完成刘备遗愿,一统大汉天下。那么如果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以庞统之能,是否可以一取天下呢?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曾写过这么一句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巴蜀之地虽然富饶,资源丰富并且土地肥沃,但是空有一身好武艺,却被艰难的道路阻拦了去路。在巴蜀之地中,想要运送物资是非常困难的。
即使诸葛亮研制出了木流牛马,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六出祁山,为何好几次退回汉中,一方面是因为粮草根本供应不上,而司马懿自知自己不能跟孔明抗衡,所以选择闭关不出,就是死守。
诸葛亮一时间根本拿司马懿没一点办法,只能双方干耗着。耗着的结果就是,司马懿本就是本土作战,想要补给非常容易,而诸葛亮需要从难于青天的巴蜀之地中运送粮草,双方的后勤对比瞬间落入下风,自然没办法打持久战。
所以,从巴蜀之地的天然地理因素来看,即使庞统与诸葛亮调换位置,在无法解决地理因素的前提下,结局自然也是大致相同。这仅仅是地理因素,我们才从蜀国当时的人才角度来分析。
人才不济,走向失败
魏国有五子良将,蜀国有五虎将,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将哪一位都是万夫不当之勇。
但是在蜀国的末期,五虎将中几乎全部消亡,关羽张飞皆因吴国而死,黄忠在刘备攻打吴国之时身先士卒,最终殉国。马超病死,在诸葛亮决心攻打魏国时,五虎上将只剩下老迈的赵云一人。
武将之中,虽然魏延也非常勇猛,但是魏延其实并不是做先锋的材料,他足智多谋,也是一位非常不错的将才。
等姜维被诸葛亮收服后,蜀国阵营还是将才居多,先锋真的是一个都没有,所以也流传出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一句话。
这还仅仅是武将的问题,蜀国内部问题更是非常大。蜀国内部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虽然刘婵非常听信诸葛亮,但是他的性格仿佛孩子一般,没有自己的主意,一有风吹草动就想让诸葛亮回来。
诸葛亮位极人臣,自然对于君令十分听从,于是一次次错过良机。更尴尬的事,文臣之中却少有能帮助诸葛亮处理政务的人,如果有一个文臣可以帮助诸葛亮调度粮草,处理内务,相信北伐也会简单许多。
综上所述,可以说几乎暴露了蜀国后期的所有问题。自刘备不停劝阻非要攻打吴国开始,蜀汉家底这一仗全部败光,就已经难有翻身之地。更何况蜀国内部并不如想象中团结,即使换成庞统也无济于事。那么只有在什么情况下,蜀国才能完成大业呢?
卧龙凤雏,缺一不可
蜀国末期,我们才看出诸葛亮的大才,全能且各项精通。其实凤雏庞统也丝毫不逊色诸葛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卧龙凤雏两人相互配合,蜀国获得最终胜利也未尝不可。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至少两人虽然不能阻止刘备攻吴,但无论成功与否,最起码不会让部队损失如此惨重。其次,在未来的北伐中,无论是两人谁坐镇蜀国居中调度还是领兵作战,都能让蜀国的优势变得极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庞统指挥,大概率会同意魏延的中出子午谷计划,也许兵行险着出奇效,司马懿也许没有出山就被蜀国拿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在蜀国末期,单凭一个诸葛亮已经难成气候,卧龙凤雏自然缺一不可。
但可惜的是,凤雏在落凤坡就为了刘备牺牲了自己。如果刘备能放下身段,早早拿下巴蜀之地,在凤雏不死的大前提下,也许蜀国真的完成了逆风翻盘。这可谓是成也仁义,败也仁义,让人唏嘘。
结语
卧龙凤雏都是三国时期之奇才,但可惜的是两人均选择了逆天而为,虽然造就了一番不小的伟绩,构筑了三足鼎立的形式。但是最终在时间的摧残下,这种坚固的三角形势最终被打破,蜀国还是灭亡,魏国一统天下。
标签: 庞统和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