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来品味一下古人的开学典礼

滴答历史 106 0

进入9月,中小学陆续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开学礼,和孩子们共同迎接新学年的到来。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有开学仪式或“开学典礼”吗?答案是:有的。新生入学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颇受重视,“入学礼”更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通常的“开学仪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环节,可谓仪式感满满。

01

入学四大环节

第一课便是“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净手净心。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02

学期有长有短

入学年龄多在8-15岁

古代,由于是农业社会,学生的入学时间与学期长短和现代的秋季入学有很大差别,因为多是围绕农事展开。比如汉代,入学时间是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三个开学时间中,“八月暑退”与现代开学时间最为接近。如果春季开学,一般是正月十五之后。南北朝时,开学时间相对统一,主要是冬季入学。开学日期的选择,与学期的长短相关。短的三个月,是冬制入学;长的一年。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

古代学生入学年龄一般在8-15岁。比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都是8岁入学。从先秦到明清,这种“大龄入学”传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也有例外,唐代孩子入学年龄与现代差不多,要比之前和之后的朝代提前1至2岁,即六七岁入学。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据《旧唐书·孙思邈传》上说,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受到同龄人羡慕。

古代的教育属于奢侈品,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还有20岁读小学的。所以在一个学堂里,看到年龄不等的学生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明代学者魏校在《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

03

古代学子也有“学生服”

青衿和襕衫很传统

现在学生身着校服,古代学子也要穿“学生服”。“青衿”是中国古代最传统的“学生服”,明清时的秀才便全着青衿。青衿,亦写作“青襟”,并非是明清时才流行的“学生服”。早在先秦时,青衿即已在学子中间穿开。《诗经·郑风》里《子衿》,诗中主人心里想着的那个人,就是穿青衿的郑国学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诗注疏》就此解释:“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为什么学生要着青衿?东汉郑玄认为:“父母在,衣纯以青。”唐孔颖达进一步解释:“是由所思之人父母在,故言青衿。若无父母,则素衿。”这种颜色搭配,其实是先秦时儒家“礼”的需要。

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来品味一下古人的开学典礼

明代儒生服“襕衫”(扬州考古出土实物)

此外,“襕衫”也是古代的学生装,这是唐宋时开始在学子中间流行的服装。襕衫是一种长袍,上衣与下裳合而为一,由秦汉时的深衣改变而来。从明初起,学子便着襕衫。除了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来品味一下古人的开学典礼

清代楠木书盒

现代学子如果去外地读学,往往要带个行李箱。在中国古代,人们外出装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裢”、“包袱”等。由于书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琏或包袱内很容易起褶、变形,所以,古代学子多用“笈囊”或“箧笥”、“箱笼”等东西来放置学习、生活物品。但由于笈囊、箱笼一类行李很沉,不事农活的学子带着上路,确实不易,有条件之家往往还会物色一名年轻仆人,谓之“书童”,又称为“伴读”,专门侍候孩子读书,帮着负笈、挑担。

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来品味一下古人的开学典礼

传经讲经图

04

古人如何上课?

《传经讲经图》描绘汉代授课场景

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师”,那么,文翁的特别在于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自己成了“第一任校长”,还培养了“第一批专职教师”。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庐江郡舒县人。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文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办学上,其创建的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开办的学校,也是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后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

出土于成都的《传经讲经图》描绘了汉代的学校是如何授课的。老师面向学生坐于榻上,双手置于前,六位学生席地跽坐,双手捧简,恭敬地听老师讲经授课。唐代裴铏的“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宋代陆游的“蚕丛角歌吹,石室盛书诗”、清代顾光旭的“文翁启石室,教化盛西汉”等纷纷赞誉过蜀地浓重的好学之风。

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来品味一下古人的开学典礼

裴君碑(现藏于成都博物馆)

现藏于成都博物馆的东汉蜀郡太守李君碑、裴君碑,出土于天府广场东御街,是迄今为止四川地区发现的体量最大、文字最多、保存较为完好汉代石刻。两座汉碑赞颂了裴、李二人作为蜀郡太守为振兴蜀地教育而做出的努力。《李君碑》说李君“珍儒重能”,“拔擢英才”,他积极办学,“同心齐鲁,诱进儒墨。远近缉熙,荒学复殖”。《裴君碑》则记载了裴君重建学校的事迹,“孔修泮学”,“恢兴七艺”,终于“救复衰渐,举道崇行”,赞其“儒宗咏述,永垂亿万”。以教育营养城市,可见,蜀地崇文尚教之风一直存在。

封面新闻 段祯 综合山西晚报、北京晚报、央视网、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标签: 中国历史年代表口诀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