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礼赞
作者:九月华裳
在世上所有的树木中,我最心仪的就是海南的椰树!因为我敬佩椰树身上,那无私奉献、顽强不屈的精神。
说起来,我和海南的椰树结缘,那可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去海南出差,送给我的礼物就是椰子。事隔多年,我仍然记得自己在吮吸椰子汁时,那绽放在我唇齿间清凉的甜意。或许正是从那时起,我幼小的心灵就对椰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同时也对海南这个陌生的地方,充满了神往。
终于,在去年的大学毕业季,我如愿去了一次海南,见到了让我魂牵梦绕多年的椰树。
记得当时清晨一下飞机,扑入我眼帘的,就是耸立在路两边,直插云天的椰树。
“腾空直上龙腰细,映日轻摇凤尾松。”虽然我很早以前,就在丘俊的《椰林挺秀》中读过形容椰树的诗句。可当我真正看到椰树时,才知道它长得确实不同于一般的树。
椰树没有枝丫,树干却长得异常挺拔,足足有一丈多高。树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的阔叶,叶片呈线状披针形,从树梢伸展开来,看起来就像一把把狭长的芭蕉扇,又像一柄柄撑开的小型绿色遮阳伞。椰树主枝干的中心,还有一簇簇深绿色的椰果垂悬在叶蒂上,大大的、圆圆的,非常可爱。
远远望去,一株株翠绿的椰树,就像是一个个穿着绿色军装的战士,在向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敬礼。看到那些微笑着迎宾的椰树,会让人原本疲惫的心情,瞬间就好上许多。
我在当地居住的旅馆,是一间古朴清幽的黎族茅草屋。我刚一走到草屋门口,就看到一位位的黎族阿妹拍着手,唱着动听的迎宾歌,在欢迎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进店坐下后,我和其他游客一边品尝着新鲜的椰子酒,一边听着主人对黎族的介绍。稍作休息之后,我沿着悠悠的石径,跟着老板走到黎族山寨的后山。我这才发现,原来后山才是椰树的海洋。
沿着小径,我起先看到的,不过是疏疏落落的几株椰树。可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往后山走,零星的绿色就呼啦啦地蔓延开来,流淌成漫山遍野的绿色海洋。清风袭来,连绵起伏的绿色波浪随风欢笑着、奔涌着,我的耳边甚至都能听到海浪哗哗作响的声音。恍惚间,我觉得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已经不是椰树林,而是大海,是无边无际的椰树的海!我漫步在椰树的海洋里,深深地呼吸着混合着椰树清馨的空气,听着椰树枝叶在风中婆娑作响,我觉得自己就像变成一尾鱼,在椰树林里快活地游弋,心里也感受到了无数湿漉漉的、椰树气味的快乐。
在海南的那三个多月,我一共去过很多旅游景点:有日月湾、木兰湾、南湾猴岛这些热带海滨;还有五公祠、崖州古城、宋氏祖居、秀英炮台、琼台书院这些文化古迹。
但你要问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景物是什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椰树,是海南无处不在的椰树!
在我看来,尽管海南的旅游景点有很多,可椰树无疑才是海南最独特的风景。“山雨来时青霭合, 火云张处翠荫浓。”正如古诗中所说的,海南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甚至是在街道、车站、景区、饭店、旅馆,始终都笼罩在椰树汇聚的绿荫下。
我现在就只说说,我在天涯海角和亚龙湾看到的椰树。
去天涯海角那天,是在一个周四的早晨。我站在镌刻着“海角”两字的巨石边,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蓝天上漂浮着莹白的云朵,海岸边耸立的三四株椰树,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椰树越发显得高大挺拔,生机盎然。
头顶纯净无暇的天空,仿佛一方浸在玻璃缸里的蓝水晶,波光流转,色彩变幻。海面的一轮红日越升越高,大海的颜色在日光的照耀下,由最初的浅碧变为深蓝,继而渐渐转为湛蓝。我就那么一直痴痴地看着:蔚蓝的海水泛起一层层细微的波纹,海浪轻轻拍打着岩礁,发出动人的低吟。不知什么时候,眼前的椰树和海洋已经汇聚成梦幻般的蓝色。我不知道圣经中描绘的天国是什么样的,可这世上如果真的有天国,我想,它此刻已经出现在我的眼前。
如果说“天涯海角”的椰树是温和恬静型,那么相比之下,亚龙湾的椰树明显就属于活泼明媚型。
亚龙湾的沙滩平坦开阔,在海岸线上延伸长达百米。在海岸边,一排排翠绿的椰树环抱着金黄色的沙滩,映衬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下。蓝天、碧海、绿椰,再加上不时拍打着翅膀,从海面上一掠而过的白鸟,简直是一幅工笔细描的水彩画。那些在沙滩上的游客们,有的在粼粼碧波间畅游,有的躺在沙滩上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还有的在沙滩上欢笑着追逐撵打。而我在一旁含笑看着那些在沙滩上拣贝壳、垒沙堡的孩子们。在游客们的喧哗声中,我仿佛听见,海岸边的椰树们也在大声说笑。
中午,我在岸边的凉亭休息的时候,听到一位当地的导演在讲——海南的椰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
西汉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早在他的传世名作《上林赋》中曾写到“……留落胥余(一作“胥邪”),仁频并闾……”“胥余”就是椰子,而《上林赋》算是中国最早提及椰树的文献史料。
晋代著名的文学家嵇含,在他的《南方草木状》对椰树做过详细的描述:“树叶如栟榈,高六、七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外有粗皮,次有壳,圆而且坚;剖之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而极肥美;有浆,饮之得醉。”
北宋的大诗人苏东坡,在他谪居海南的儋耳(今儋州市)时,也曾称椰子水“美酒生林不待仪”,并赋诗称赞用椰子壳雕成的“椰子冠”。
明代的李时珍,在他撰写成的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也记述椰子的药用价值:椰子肉“食之不饥,令人颜面悦泽”。椰子水“甘,温;无毒”。椰壳“能治梅毒筋骨痛。”
关于椰树,一位卖椰子的大叔一脸骄傲地告诉我:海南的椰树全身都是宝。
椰树的果肉雪白晶莹,营养丰富,能治病、榨油、制糖、作菜。听大叔说,他们海南人在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户都会用椰子肉做馅包饺子、蒸椰子饭。椰子做出的各色美食,让从五湖四海前来的游客们越吃越爱吃。椰子制作成的特产海南椰果干,已经向全国各地出售。椰子汁不仅清甜可口,还可以制作饮料、奶粉、药膳、果酒,治疗痛风,有着很强的保健功效。椰树的果壳也能加工成药材、制作成椰雕工艺品。在海南的街道上,那些出售给游客的手链、项链、佛珠、挂件等小饰品,全都是用椰壳制成的。
此外,椰树的树皮可以用来做扫帚,椰树的枝叶可以编成篱笆,椰树的树干制成的家具,既结实耐用还不招虫蚁。就连椰树的树根,也可以用来治疗痢疾。我差点忘了,在如今提倡绿色环保的经济社会,椰壳还有制作活性炭这一重要用途。
椰树,它不仅是海南人民眼中的珍宝,更是海南人民的精神图腾。
海南属于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多刮台风、飓风,生长在海南的椰树,几乎年年都要遭受狂风骤雨的折磨。但即使是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椰树依旧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存活下来!并且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刀霜剑后,它还从不向人们索取任何回报,只是默默地为人们遮风挡雨,把自己日晒雨淋后的果实,无私地献给海南的人民。
海南的椰树,它不仅像革命战士一样,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还有着重情重义的品格。椰树喂养出的海南人民,自然也继承了它那战士般可敬的风骨。
是啊,海南的人民从来都和海南的椰树一样,是坚强不屈,最有风骨的!
在明代,海南有一身正气,敢于以死直谏的清官海瑞。在民国,又有领导了琼崖纵队英勇抗击日寇的冯白驹,和帮助孙中山援助革命事业的宋庆龄女士,以及张云逸、周士第、吴克之、刘秋菊·····这些英勇战斗的中共革命先辈们。海南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一次次的牺牲生命、抛洒热血,却从不索取任何回报。谁又敢说,他们身上流淌的不是椰树那灼热的血液,继承的不是椰树身上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呢?
那么,继承了椰树精神的,只有海南的人民吗?
不是的,不是只有海南的人民!在我们中国,有着太多像椰树一样的人:那些在南海保家卫国的中国战士,那些在五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老师,那些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椰树灼热的血液,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椰树那无私奉献、顽强不屈的精神。
海南的椰树成行成列,团结一致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儿女。这五十六个民族千千万万的儿女,不也正像生活在海南的椰树一样,深深地扎根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万众一心地守卫着自己的家园,乐观而坚强地活着吗?
标签: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