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杜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有时候,爱情是那么的美好!而有时候,却会令人肝肠寸断。
痴恋中的女子,曾发出过“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叹息。
婚后面对逐渐冷淡的婚姻,机智的妻子用“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誓言挽回了男人的心。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情人即便不能长久厮守,但如能定期相会,也会让他们满足。
但若是这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那,这就是爱情的痛了!
那么,谁又有这么深的感触,写出这宛若天成的句子来?是那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吗?他虽有切身的体会,但却没这个文字功底。
是那潇洒飘逸的诗仙李太白吗?他虽有这样的实力,可能他没有这样的经历,这般情到深处的文字,也非他能够完成的。
那,写下这惊天动地文字的,就只有唐代诗魔白居易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是很铁的哥们,后世称为“元白”,与铮铮铁骨的刘禹锡多有唱和,世人称为“刘白”。
他在文学上创造着奇迹,而婚姻却来得很迟,37岁方娶妻成婚,还是他老娘以死相逼才换来的结果。
晚婚晚育,听着好像是为了事业,要不他就是独身主义者?然而都不是!
只因为在他心里,藏着一个姑娘,为了这个人,他苦苦坚守了十多年。
但,理想终究抗不过现实,自由终会拘泥于世俗,儿子终于拗不过老娘。他未能娶了那个姑娘,这,成了白居易一生的痛。
而那个姑娘,一生留在他的心底,直至他老去。
同居小巷里,两小无嫌猜
唐大历七年,河南新郑白家,一个小生命诞生了,他就是白居易。
白家,是当地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白居易出生时,他的爷爷是一名县令,他的父亲白季庚也在官府任职。虽然家里没出什么大官,但毕竟是吃皇粮的,家境尚可。
建中二年,任彭城县令的父亲因坚守徐州有功,被提拔为徐州别驾,到任后,为了家眷的安全,便让妻子带着孩子们住在宿州的符离。
白居易的母亲对孩子们要求甚严,她也是小官僚家庭出身,有着官宦家族的小傲慢和优越感。她内心里,更渴望白家能放一个卫星,出一个大官。如此,从小就聪明的白居易便成了母亲的试验田。读书、写字、背诗、画画,就差学一门外语了,母亲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小小的白居易走出家门竟成了一种奢望。
一日,白居易很快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母亲十分高兴,特准许他出门看看。
如获自由的小白居易蹦蹦跳跳来到门外,突然,他愣住了:巷子里,一个乖巧的小女孩正在玩耍。偶然的相遇,两人四目相对,好奇地看着对方,多时无语。
这个小女孩,是白家邻居的孩子,名叫湘灵,她的父亲是一名平头百姓。
此后,当有机会出门“放风”时,陪小白居易玩耍的一定是湘灵。在一边是“白哥哥”的呼唤,一边是“灵妹妹”的回应中,两人感情日深。
贞元三年,在母亲的安排下,16岁的白居易带着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来到长安寻找发展机会。大诗人顾况赏识他的才气,带着他在京城的名门大户转了几圈,三年,虽没大的发展,但也混了个眼熟,赚足了人气。
贞元六年,白居易返回符离,此时他已是十九岁的翩翩少年,而湘灵,亦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离别三年别后的再会,两人心中都漾起了波澜。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邻女》
这就是十九岁的白居易对十五岁的湘灵的感觉。他仿佛在告知世人:“我爱上她了!”
就这样,在白母严厉的家教约束下,两人偷偷地恋爱了。
别后不尽是相思
贞元九年,白季庚由衢州别驾迁任襄州别驾,因多年未与家眷相聚,于是白母带孩子们西去襄州。
两个有情人就要分离,而此时白居易与湘灵的分别,已不再是白居易北上长安时的那次分别,现今,两人已难舍难分。
白居易有心想把他与湘灵的恋情告诉母亲,但,他知道母亲那浓厚的门第观念,也知道自己在未取得功名前,恋爱结婚对母亲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两人只能悄悄话别,暗自垂泪。之后,白居易跟随家人出发了。
到达襄州的白居易,似乎变了个人,那青年人的精气神没有了,每天像个霜打的茄子,过目不忘的他,读书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母亲严厉地训斥他,但她不知道的是,白居易的内心藏着莫大的伤痛。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潜别离》
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倾诉他内心的痛苦,也只有文字,才能减少他的痛苦。
次年,白季庚去世,白家的顶梁柱走了,白居易十分难过,他与弟弟都未成家,以后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了。
然而,他也看到了希望,父亲去世后,一家人又能回符离了。
回符离后,一住就是五年,五年中,白居易与湘灵的关系更进一步发展。
一直用振兴家族荣耀来教育儿子的白母,也看出了端倪。他喊过儿子:
“家族事大,个人事小。你也到了成家的时候,但不是现在。而且,我们王家娶媳妇,还要讲究个门当户对。对门那个,小农人家,不可!”
还有什么比孝顺更重要的?白居易唯唯诺诺地答应着。他要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为家族的振兴而奋斗。
贞元十四年,任溧水县令的叔叔发来了邀请函:“贤侄,来我这儿吧,你欲进京赶考,得有个引荐,我给你找个关系!”
于是,白居易与湘灵这对鸳鸯再次单飞。路上的白居易,每行经高处,便驻足回首符离方向,他多么希望他们的目光能穿越时空,交织在一起呀。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寄湘灵》
在溧水,在叔叔的张罗下,白居易为进京赶考做着充分的准备,有了引荐人,后面就要靠实力说话了。
刻苦读书自不必说,对湘灵的思念却也挥之不去。每到深夜,这种思念愈发强烈,但,他对两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等功成之后,我就娶你!”他想。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他在《长相思》中写道。
此生无由再相会
贞元十六年春,白居易考中进士,他十分高兴,立马收拾行装返回符离。
符离的白母,抚摸着儿子的脸,喜极而泣。丈夫的离去,让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今,一切都已过去。白家,从此扬眉吐气了。
看到欣喜的母亲,白居易及时地抓住机会:“母亲大人,我这功名已有,你看我和湘灵的个人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一下了?”
刚刚还喜笑颜开的白母立马脸色大变:“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原来她家就与我们不匹配,而现在你是朝廷中的人,我们家怎么能找这样的媳妇呢?将来,京城有的是好女子!”
“可是……”白居易欲辩解。
“不要再说了,你只管听娘的话就行了!”
这次回家省亲,白居易陪母亲待了十个月,中间多有提及迎娶湘灵的事,但都被母亲无情地拒绝了。
并且白母知道他的心思后,寸步不离他左右,十个月里,他与湘灵的相见没有几次,而且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无情的世俗这样把两个有情人挡在了婚姻的大门之外。
但此时的白居易决心已定:“非她,我不娶!”
贞元二十年,经过打拼,白居易在京城做了公务员,并用全款在市郊买了房。他要把母亲接过去,让母亲享受帝都的繁华生活。
此年,白居易三十三岁,标准的大龄青年,而湘灵也已二十九岁。这次返乡,他又向母亲提出迎娶湘灵的请求,母亲还是拒绝了。
最惨的是,在白母的监视下,两人竟未能相互道别,而这一别,就是十年。
此后,在京城安家的白居易对母亲已不抱任何的希望,他也做好了终身不娶的准备。
但,那千里之外的湘灵,怎会走出他的内心?他恨自己长不出翅膀,空让头上的白发增多,却不能与心爱的人相见、相守。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寄远》
一个一个黑夜里,孤枕难眠,都是对湘灵无尽的思念。冬至来了,这是一年中最长的一个黑夜,也是白居易最难熬的一夜。他知道,这也是心爱的人最难熬的一夜。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冬至夜怀湘灵》
虽然做了非湘灵不娶的打算,但再多的坚守也抵不过封建礼教的残酷。元和三年,白居易37岁,在母亲以死相逼下,他与同事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违心地完成了母亲的心愿。
此后,他对湘灵,只能是思念,却不能再抱有幻想了!
教我如何不想你
元和六年,白母因看花时不幸坠井去世,白居易扶灵归葬于下邽,然后是三年守孝。
守孝的日子里,虽没有了公务的繁杂,也没有了应酬时的灯红酒绿,但白居易的日子更不好过。
清闲的时候,他更是思念湘灵。在一个细雨绵绵的夜里,他写下了《夜雨》来寄托思念之情。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他知道,此生他与湘灵的牵手断无可能了,他没能兑现自己终身不娶的誓言。他想忘记湘灵,他想忘记那些令人伤心的往事,但这又怎么可能?唯有诗歌,可以让他寻一些解脱。
元和十年,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力主调查宰相武元衡遇刺事件的真相,被朝中当权派以“多管闲事”为由,贬谪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卷起铺盖南下江州。也许是天意,半途中,他与湘灵父子不期而遇。
此时的湘灵已经四十岁,人老花黄,她的大好时光都消磨到了对白居易的等待中。
两人一见,相顾无言,唯有泪流满面。
那青梅竹马的童年,那花前月下的甜蜜,那满怀希望的等待,都成为了过去,留给他们的,只有白发、皱纹和无尽的伤痛。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逢旧》一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醆又成空。
——《逢旧》二
最好的时光已去,除了恨和愁,两人还有什么呢?
到江州后他偶遇琵琶女,当他发出“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而泪湿青衫时,除了仕途的失意外,他和湘灵那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定也会让他多流下伤心的泪水。
两人想不到的是,这是他们此生最后的相见。往后,未必各自安好,但余生,定是各自前行!
若干年后,白居易致仕于洛阳,以“独善其身”的观念过着闲适的生活,修身养性,似乎忘记了过去。
然而暮年的他却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心爱的湘灵。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
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梦旧》
此生、来世,她在他心里,他亦在她心里,永远!
-作者-
阿杜,山东潍坊人,中学思政课教师,古诗词爱好者。
标签: 香山居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