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只是试探,汉景帝要的是周亚夫的态度,只可惜周亚夫给了最糟糕的答案。
说到周亚夫,人人都知道他是汉景帝时期的大功臣,凭借平定“七国之乱”的不世功勋,让他不仅被世人所称道,更为汉景帝所倚重。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理应该被汉景帝当做宝一样对待,但实际上,周亚夫却死得相当憋屈。
而他的死,说出来怕是没什么人相信,他只不过是因为吃肉要了双筷子,就让汉景帝对他起了杀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一双不起眼的筷子吗?
当然不是,筷子只是诱因,汉景帝之所以动了杀心,是因为周亚夫的“不识时务”。
“筷子事件”发生在汉景帝晚年,当时的周亚夫已经担任丞相。
公元前143年,此时距离汉景帝去世还有两年,某天,汉景帝传诏,让丞相周亚夫进宫,与他共进晚餐。
皇帝赐宴,作为臣子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不过这次赐宴颇有些奇怪。
奇怪在哪里呢?桌子上有酒有肉,碗碟什么的也都有,但是少了一样关键的物品,那就是吃饭用的筷子。
摆在周亚夫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奇怪的场景,这没有筷子,还怎么吃肉?
而与此同时,坐在上位的汉景帝,似乎对周亚夫没有筷子视若无睹,并没有什么反应,更没有招呼侍从拿一双筷子给他。
这一幕,让周亚夫顿时有些生气,难道我堂堂丞相,不配使用筷子吗?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周亚夫做出了一个动作,他向一旁的侍从打了个眼色,示意给自己拿一双筷子去,而这一切,被汉景帝全部看在眼里。
初一看,这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不就是一双筷子嘛,汉景帝也真是的,既然叫人家来吃饭,怎么不给人准备筷子呢?
表面上,这确实是一双筷子的小事,但实际上,这场赐宴从头至尾,都是汉景帝精心安排和设计的一场测试。
测试的对象,就是时任丞相的周亚夫。
那么说,汉景帝为何要测试周亚夫?他又是想测试什么呢?这还得从周亚夫的父亲,当年帮助汉文帝登基的周勃说起。
周勃是汉初的功臣,曾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但在汉初精英人物辈出的时期,周勃排名并不是太靠前,真正让他声名显赫的,则是在刘邦去世时留下的一句遗言。
“勃厚重少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
之所以刘邦会认为周勃能“安刘氏天下”,是因为自打周勃跟随以来,虽说他文化程度不高(之前是靠在丧事上奏乐为生),但难得可贵的是他性格耿直质朴,最重要的是,他对刘邦极其忠心。
正是这一点,让刘邦十分认可周勃,因此这才会在临终前视其能为刘家保驾护航。
而周勃也确实不负刘邦所托,在吕后掌权期间,周勃等人暗存实力,等到吕后一死,周勃迅速联合宗室进行了“诛吕行动”,并且又将汉文帝刘恒扶持上位。
可以说,周勃相当圆满地完成了刘邦的托付,真正做到了刘邦口中那个“安刘氏天下者”。
只不过,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周勃的存在,却成了汉王朝以及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巨大威胁,为此汉文帝是寝食难安。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和封建时代的统治秩序有很大关系。
封建时代的统治秩序,其本质上就是家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这个意思,而皇帝就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统治者。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统治者是不允许有人分享他手中的权力的,所以历史上的权臣,普遍都不得善终。
但有一种情况却是个例外,那就是国家适逢灾难时。
这个灾难不是天灾,而是类似于吕后掌权这种,吕后的专权,对于刘氏来说就是一种灾难,因此,作为皇权拥有者的刘氏成员,自然就希望有人能帮助他们夺回权力。
这个时候,像周勃这样的人,就是国之栋梁,有匡扶之功。
但在灾难结束后,新任的皇帝需要强化皇权的时候,像周勃这种轻易就能废立皇帝的权臣,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今天他能扶持我上位,说不定明天他就能扶持另一个人,这是汉文帝刘恒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此,汉文帝在站稳脚跟后,就开始对周勃这位大功臣开刀,先后两次免去周勃的丞相职务,后来又将其关进监狱,在狱中,周勃受尽狱卒羞辱,让他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最后,周勃还是靠着走薄太后(汉文帝生母)的路子,才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出狱后还被封为武侯,落了个善终的结局。
通过周勃的官场沉浮,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衡量一个大臣会不会被皇帝重用,是要看这个大臣与皇帝的需求是否同步,同步了那就是重臣,不同步则是弃履。
说完周勃,再来说说他的儿子周亚夫,从本质上来讲,这对爷俩儿的人生经历如出一辙。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本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最初继承的,是他的哥哥周胜。
周胜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娶了汉文帝的女儿,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可惜的是,后来周胜因为犯事,爵位被废黜,人也进了大牢,汉文帝念在周勃是功臣,就下令从周氏诸子中挑选一位最优秀的人继承爵位。
挑来挑去,这就挑中了周亚夫,由此,周亚夫子承父业,被封为条候。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至于让周亚夫扬名,在公元前158年发生了一件事,真正让周亚夫被汉文帝看重。
当时,匈奴大举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时任河内太守的周亚夫被派往细柳驻边,除他之外,还有两路大军分别驻守在棘门和灞上。
而汉文帝这边,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来到前线,准备前往三路大军的军营里分别进行慰问,前两路军营倒没什么,但到了周亚夫所在的细柳营,汉文帝却吃了个闭门羹。
史书上记载,当时细柳营的士兵,以“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为理由,拒绝汉文帝一行人进入,最终还是周亚夫下令,汉文帝才得以进入军营。
这件事猛一看,似乎是周亚夫治军有方,就连汉文帝当时也对周亚夫大加赞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匈奴犯边。
正是因为匈奴犯边,汉文帝需要周亚夫打退匈奴,所以才会对周亚夫这种行为没有表示不满,反而是大加赞赏。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大臣与皇帝的需求保持了同步。
但说到底,周亚夫所统帅的部队不姓周而是姓刘,他周亚夫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凭什么敢说出“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样狂悖犯上的话?
所以说,周亚夫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玩火”,幸好,汉文帝没跟他秋后算账。
同样,在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后,周亚夫再次因为时运,刚刚好与汉景帝的需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由他领兵平叛。
整个平叛很成功,周亚夫利用各种谋略,历时三个月,最终击溃叛军,战后,周亚夫威名更盛,人们纷纷赞扬他的用兵之道。
不过,在这次平叛的过程中,周亚夫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梁王刘武。
刘武是汉文帝的嫡次子,其封地在梁国,他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由于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因此深得窦太后宠爱。
周亚夫之所以会得罪他,是因为在七国之乱爆发时,周亚夫故意不救援被叛军猛攻的梁国。
当时,叛军第一个攻击对象的就是梁国,按常理说朝廷理应救援,但周亚夫却提出暂时放弃救援,让梁国吸引敌人火力,从而在背后击溃叛军。
这个提议,事后看来确实极为正确,周亚夫也确实是凭借该战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问题是,这个战略苦了梁王刘武,他在当时完全是充当肉盾的角色,被叛军打得几乎招架不住,梁国危在旦夕之际,他多次向周亚夫求援,但均遭到了拒绝。
后来,无奈的刘武只能写信给哥哥汉景帝,请他下诏安排周亚夫救援,但周亚夫在接到汉景帝的诏令后,依然不为所动。
正是因为见死不救,让刘武恨上了周亚夫,连带着疼爱刘武的窦太后,也对周亚夫很是不满。
当然,刘武和窦太后的怀恨在心,并不是汉景帝要杀周亚夫的根本原因,毕竟当时情况特殊,七国之乱才是当时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为了平复叛乱,哪怕牺牲梁王,估计依汉景帝的秉性,他也不会心疼。
刘武和窦太后,只是在后来周亚夫又办了几件蠢事后,稍微的“推波助澜”了一下。
周亚夫办的这几件蠢事,每一件都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一件,是关于汉景帝的大舅哥王信封候一事,当时窦太后有意封王信为候,汉景帝也有这个意思,但等到汉景帝找大臣商量此事的时候,却被周亚夫当场怼了回来。
周亚夫说,高祖刘邦曾留下祖训,“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能候”,如果违反祖训的话,那么“天下共击之”。
这几句话,让汉景帝无话可说,毕竟他周亚夫说的确实句句在理,王信封侯一事也就此作罢。
但在理是一回事,汉景帝心里高不高兴则是另一回事,不管怎么说,周亚夫算是又被汉景帝记上了一笔。
第二件事,也是关于封侯一事,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匈奴人。
当时,有匈奴将军唯许卢带着几个心腹归顺汉朝,对此,汉景帝十分高兴,除了接纳之外,就有心想封这几个人为侯。
汉景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封这个几个归顺的匈奴人为侯的话,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前来归顺,这样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结果,不出意外的,又被周亚夫拒绝了。
周亚夫的理由很简单,他提出如果封这些投降的人为侯,那么将来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史记》
只不过,这一次汉景帝并没有听取周亚夫的意见,而是坚持将这几个匈奴人都封了侯,事后,周亚夫感到极为失落,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周亚夫向汉景帝提出了辞官的申请。
严格来讲,周亚夫的辞官行为,已经具有威胁的味道了,他自认为自己位高权重,汉景帝必然会给自己面子,收回封侯的诏命,更会挽留自己。
不曾想,汉景帝根本没做任何挽留,直接同意了周亚夫的辞官申请。
这下玩笑开大了,周亚夫自己也没想到,仅仅是因为给匈奴人封侯这件事,居然会让自己丢了官职。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周亚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他的意愿之外,更重要的是,周亚夫曾经踩到了不该踩的红线。
这件事还是周亚夫刚担任丞相时发生的,当时,由于周亚夫功勋颇大,在前任丞相陶青因病辞官后,周亚夫被汉景帝加封为丞相,并且,一度十分倚重周亚夫。
就这这种情况下,周亚夫干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汉景帝当时有意改立太子,想将原太子刘荣废掉,立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为新太子。
但汉景帝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周亚夫的强烈反对,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彻当上了太子,而周亚夫也因为这件事遭到了汉景帝的疏远。
为什么说周亚夫踩到了红线呢?众所周知,立储向来是封建王朝中极为敏感的事情,大臣们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火上身。
而当时的情况是,汉景帝已经认定刘彻为新太子人选,但周亚夫依然还在执意反对。
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唱反调了,说严重点,周亚夫这就是“权臣”,已经是在挑战汉景帝的权威。
毕竟立储虽说是国事,但同样也是皇帝的家事,而干涉这种事,并试图阻扰皇帝本意的大臣,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周亚夫被疏远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他曾经得罪过的梁王刘武和窦太后,有事没事就在汉景帝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连番煽风点火之下,周亚夫要能好才是怪事。
经过上述这么几件事情,汉景帝算是对周亚夫失望之极,但他还是想给周亚夫一次机会,看一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识时务”,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那场赐宴。
而正如前文所说,周亚夫在这场赐宴上的表现,着实是糟糕至极。
汉景帝为周亚夫准备了一大块肉,却没有为他准备筷子,这就让周亚夫很生气,生气之余,他向身旁的侍从打了个眼色,意思就是给他拿双筷子好让他吃肉。
周亚夫没有意识到,他这种行为,已经让汉景帝开始不满。
没有筷子是谁安排的?是汉景帝,汉景帝是谁?是皇帝,皇帝要的是什么?是所有人都畏惧的权威性。
同理,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刻意安排,就是为了测试周亚夫懂不懂得什么叫做对权威心存畏惧,更深层的意思,是看周亚夫敢不敢挑战权威?
结果呢,周亚夫把汉景帝当做了空气,自行招呼侍从给他拿筷子,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然而紧接着,周亚夫做出的第二个反应更加致命,当时汉景帝笑着对他说:“此非不足君所乎?”,意思是眼前的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是怎么做的,他十分不情愿的伏地谢罪,等到汉景帝刚说了一个“起”时,他快速起身,转身掉头走了。
你没有听错,周亚夫把汉景帝晾在身后,当场负气走掉了。
他这一走,目送他离开的汉景帝彻底对他失去了所有希望,长叹一声说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像周亚夫这种公然对皇帝表示不满的人,如何能辅佐将来的君主呢?
在汉景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已经宣布了周亚夫的死刑,只不过,汉景帝需要找一个借口和理由,让周亚夫不得不死。
这也是后来周亚夫因为儿子为他私买殉葬用的甲胄时,被冠以“谋反”之罪的根本原因,在周亚夫被抓紧进大牢后,他几度申辩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但负责审讯他的官员一句话,让他彻底哑口无言。
“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史记》
你(指周亚夫)即使没想过活着的时候在地上谋反,但肯定也想过,死后在地下谋反,总之,你就是要谋反。
这句话,让周亚夫顿觉羞辱至极,他开始以绝食表达自己的抗议,最终,在绝食五天后,吐血身亡。
一双小小的筷子,引发了一场血案,但筷子只是一个媒介,汉景帝之所以对周亚夫起了杀心,归根结底,还是周亚夫的糟糕表现,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所有退路。
标签: 汉代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