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转载)

滴答历史 127 0

  郭世文道长: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

  郭世文道长: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

  开经玄蕴咒

  云篆太虚,浩劫之初。乍遐乍迩,或沉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余。天真皇人,按笔乃书。

  以演洞章,次书灵符。元始下降,真文诞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无。

  沉疴能自痊,尘劳溺可扶。幽冥将有赖,由是升仙都。

  太上慈悲!

  诸位高道大德,诸位道友同修、十方善信,大家吉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在即,在这里首先祝愿我们的祖国华图巩固,民道遐昌,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今日诸位同道能够云集在这神仙所居的洞天福地讲经论道,共同分享学经体会,共同交流修行心得,实乃旷劫的道缘法缘。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养性延命为明道立德之根柢》。下面让我们从一块道教碑刻来开启今天的话题。《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这块碑立于元代(蒙)中统四年(1263)三月十二日,中统是元朝中期忽必烈刚刚即位时的年号,一共五年,这块碑是第四年立的。现藏于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大殿前方的东侧。东侧有两块碑刻,还有一块是《重修三清殿碑记》,这块碑立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宗圣宫记》碑由李鼎撰文,他本是金朝进士,后入全真道,是邱处机祖师的弟子宋德方的门人。弟子和门人是有区别的,出家的道众称为弟子,俗家的学生称为门人,也称门生。李鼎就是宋德方祖师的俗家学生。这块碑文叙述了楼观台历史演变过程及元代重修楼观台宗圣宫经过,是道教全真派入驻楼观台最早且最翔实的文献,是研究全真派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李鼎在撰文中写道:“金大定初,重阳祖师出焉,以道德性命之学,唱为全真,洗百家之流弊,绍千载之绝学,天下靡然从之。”宋辽金元时期是道教发展的兴盛时期,兴盛的主要标志是众多的新道派在大江南北相继出现,其中就有重阳祖师在金世宗大定七年,于山东半岛创立的全真道。“全真”一词最早见于《南华经·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义为“保全天性”。重阳祖师在创教之初就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融摄百家之长,汇通三教之理,以“道德性命之学”为全真立教之本,倡言“屏去幻妄,独全其真”,故名“全真”。

  这“屏去幻妄”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内修。我们在存思或坐圜的时候所出现的种种念头和景象,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身体碰到的,这些感官上的感受,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如裸眼4d技术),所以我们要将这些虚幻和妄想摒弃,心不染着,才能常居清静。

  另一方面是指外行。就是老君爷在《道德经·十九章》中讲:“少思寡欲”。我们只有内在的心神“少思寡欲”,外在的生活才会“朴素充实”。作为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个度,太过和不及都不是正道。

  欲望没有止境,内心没有一刻安宁和清静,过分的追逐财色名利,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刻意地去谋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这就是太过。

  整天无所事事,悲观消极,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适应不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适应不了当下的新常态,这就是不及。

  显然,这两点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摒弃性命中的幻妄,才能保全我们道德的本真,所以叫做“全真”。这个“全真”与道派没有关系,而是对老君爷《道德经》经旨的阐释与发挥。

  全真道创立之初,虽然是一个活动于山东半岛的小道团,但很快就发展为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占有举足轻重的大道派,并流传至今。全真教的基本思想——

  一、以返本归元为指导理论。返本归元即是回归本源,本源即是大道,即是宇宙生化之前的那个状态。

  二、以性命双修为修行宗旨。性命指的是我们的心性和生命。为什么要双修呢?因为性与命本来就是分不开的,你不想双修也不行。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命去修性。没了命我们的元神就无所按住,心无所系、神无所依,命都没了性在哪里?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性去修命。人没有性,就是没人性,没人性的人就是行尸走肉,连蝼蚁都不如,你让他如何修行?

  性与命虽然不可离,但是可以分。分和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可以分呢?就是可以分主次。要么以命为主,以性为辅;要么以性为主,以命为辅。内丹理论中“先性后命”或“先命后性”两种修行法门,这里的先后是主次的意思,绝对不是先修性就完全修性,不要命了,如果是这样那就真的不要命了。在摄生方面也是如此,要形神兼养,不可偏于一方。

  三、以积功累行为修行门径。作为金元时期的新道派,全真道即有类似儒家的积极入世,也有近似佛教的普度众生,全真道的修行方式更注重参与社会活动,“邱祖西行,一言止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是践行道教出世入世的典范。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度世间之人。

  我们今天讲经的内容就围绕“道德与性命”而展开。因为“性命双修”属于内丹学范畴,对于内丹理论的学习和内丹修行的实践,这个要靠每个人自身的道缘和法缘,所以对于“性命”的问题,我们还是从基础讲起,从养性延命这个层面讲起,先把基础打牢,以此来长养我们的道德,积聚我们的资粮,由量变到质变,待机缘成熟之时自然得遇明师,授以大道。

  我们今天的讲经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来讲解一下“性命”二字的源流;

  第二部分,我们来阐释一下“道德与性命”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来探讨一下“根柢”一词的道学内涵。

  一、“性命”二字的源流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它是用一定的形体来表示一定的意思,汉字的功能与特点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文以载道,字以存理,言以存义”。我们从字形就能看出这个字的字义。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性”字的写法是竖心旁加一个生长的生。这个字繁简体相同,一直沿用至今。这个“性”字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心本乎性,化生心者谓之性”,所以叫做本性,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心是从性中化生出来的。

  性的异体字还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明代张自烈《正字通·心部》中的写法是上下结构的,上面是生下面是心。这个字与《说文解字》相比,只是字的间架结构发生了改变——由左右结构变为了上下结构。还有一种写法,在清代吴任臣《字汇补·见部》中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一个繁体字灵魂的灵加一个觉悟的觉。在《说文解字》中将“觉”字,解释为“寤”。那什么又是“寤”呢?古代汉字中,将醒称之为“寤”,将睡称之为“寐”,有个成语叫作“夜不能寐”,即是晚上睡不着觉。“寤”与“寐”这个两个字代表一日一夜,一阴一阳。“觉”字的本义就是醒来的意思,后来引申成为“觉悟”这个词。这个词佛教用的很多,一般都会觉得它是一个佛教术语。佛教是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而并不是直接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最早的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是(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汉明帝从西域迎请了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携带经卷与佛像入驻在明帝为其修建的白马寺中,入驻之后开始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翻译佛经的开端,也是佛法进入东土的开始。而“觉悟”这个词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荀子·成相》篇中就已经出现了,原文为“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早期道教和早期佛教,都是指南北朝之前的历史时期。早期佛教的僧侣,包括外来的,也包括本土的,他们在翻译和讲解佛经时,多采用一种叫做“格义”的方法,就是用比附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这是佛教与中国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对话,以此获得与中国文化的沟通,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早期佛教思想与老庄道家思想一致性较多,所以首先是用道家思想去与佛教思想格义的,而后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儒道脱离。

  从“性”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出,性字的真义就是“觉悟”。那什么又是“觉悟”呢?简单的讲,从迷惑中醒来就是觉悟,它具体表现为人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也决定着三观的正确与否。道教之音郭世文 可以说生命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而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觉悟的过程。这个修行是不分出家在家、不分国界种族,不分文化宗教,不分社会地位,甚至不分物种,不分维度维次空间的。

  比如《南华经·逍遥游》中的“鲲化为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东汉辛氏《三秦记》中的“鱼化为龙”。“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莫”通“暮”,即是指晚春三月。为什么要在三月这个时间节点才能化为龙,又为什么只有黄色的鲤鱼才能化为龙呢?因为三月为辰月,辰为龙,五行属土,土在五色中属黄,故尔;

  还有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蛇化为龙”。“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而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同物种的“跨界进化”。我们人也是一样,人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为神仙,这不仅仅是“跨界进化”的问题,而是对多维度、多维次空间的一种超越。关于“本性”和“觉悟”的话题我们就谈到这里,下面我再来看看与“性”息息相关的“命”。

  “命”常常与“运”联系在一起,生命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称之为命运,属于生命的定数。有定数自然就有变数,老君爷在《西升经》中所讲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这种道教独有的生命观,体现的则是生命的变数。而我们人类这个强大的“元神”系统所化生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改变命运、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只是被动地对刺激做出反应,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其对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因为其目的性。而人却可以主动地,有计划地,有目的性地去改变周遭环境,改变自身的命运,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关于这个“元神系统”我们下一章会讲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文解字》:“命,使也,从口从令。”在甲骨文中“命”与“令”是一个字。“命”字的本义是用口令发出指示,有差遣的含义。那我们的口令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口令是从“心”中来的,所以“命”是源自于心的。

  “命”字的部首,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撰的《康熙字典》,直至晚晴、民国时期的字典中,一直沿用口部,而现代字典则将其划分为人部。口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摄取之处,我们外在的饮食由口入于胃,通过各脏腑的功能作用将饮食物变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血气,血气充养四肢百骸、大脑心神。水谷精微犹如手机电池的电,口就犹如手机充电的接口。所以“命”代表的是我们生命的能量。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命”的造字揭示了我们的生命想要延续,必须凭借口的功能和作用才可维系。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一入一出,就把威胁我们生命的内外两大因素都说明白了。“命”代表的是我们生命的能量,而“无病无祸”就是我们生命能量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为何要追求并且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生命能量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生命能量越高,心神能量越高,我们就越能自发地、自主地、自觉地去追寻大道。“得道”之后将我们内心当中所证悟的“无为之道”转化为外在“济世度人”之德(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

  我们将以上所讲的“性”与“命”来做个总结。“性”化生心而合于道,代表人生的觉悟;“命”源于心而合于德,代表生命的能量。养性就是统摄心神,与道合真;延命就是修炼形体,济世度人。养性即是摄养心性。调摄我们的精神状态,涵养我们的天真本性,提高我们的人生觉悟,这即是澄心,而澄心又是明道的过程——心越澄,道越明。延命即是延续生命,其目的就是为了立德。我们延命不是为了延长寿命吃喝玩乐,不是为了享受所谓的高物质生活,而是要效仿祖师慈悲利物,济世度人的德行,为万物服务,为众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的改变自我,不断的突破自我,不断的超越自我——己越正,德越立。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性”与“命”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易·乾·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各正性命”就是“各尽其性,各归其命”。意思是说我们后天的心性和生命,也就是我们的精神和形体要有所归属,就像我们的户籍和手机号码一样,都有一个归属地,对于“性命”而言,它的归属地就是“道德”。“道德”与“性命”两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开启第二个话题……

  二、道德与性命之间的关系

  谈起道德二字,一定离不开老君爷的《道德经》。

  老君爷在《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都是由道德所化生的。道是混沌无极的本源,德是宇宙生化的开始。道德可以看作是万物之父母,所以万物都尊重道而崇尚德。《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空覆盖万物,大地承载万物,万物之中最为宝贵,最为珍贵,最为尊贵的就是人。我们不仅要尊崇这宝贵的道德,而且还要向这个宇宙本源的大道复归,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修道的原因和目的。那么我们作为万物之最贵者,要如何向大道复归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教是以怎样一个视角来看待人身的。我们经常会听到“身家性命”这个词。这个词最早的出处是《水浒传》第108回,天魁星·及时雨·宋江与萧嘉穗的对话,意思是指全家人的生命与财产。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文中的“身家性命”这个词,或多或少都与唐宋以来的内丹学理论有关。

  丹家和医家都认为:“形为神之宅。”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形体是元神的家,元神统摄着我们的意识、思维、记忆、情感等等。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形体是我们尽性了命的地方,所以叫做“身家性命”,性与命是这个家(身)的两大支柱。

  通过我刚才的讲述大家可以知晓,道教视角下的这个“身”,与现代人体医学所讲的那个“身”是不同的。道教视角下的这个“身”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是物质、能量、信息综合统一的,本质是一,现象是三,这就是“一气化三清”的道教哲学,而不是仅仅单纯的指皮毛肌肉,血液骨骼等组成的这个身体。所以在中国,我们道教有修真图、内景图、五岳真形图等;中医有五气经天图,六气主客图、经络图等,这是其他文明和其他文化没有办法理解和接受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而这不同的思维模式恰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我们把道教视角下的这个“身”来做个比较具体的形象的,大家都比较熟识的比喻:

  我们的“人身”(形体)就好比一部手机机身,他是功能作用的主体。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物质,道教内丹学称之为元精。元,有初始、本源的含义。

  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手机电池,它是手机启动的原动力。现代物理学称之为能量,道教内丹学称之为元气。

  我们的“心性”就好比手机系统软件,它是这个手机的核心灵魂,各类应用软件,如微信、抖音、酷狗、支付宝等等,他们的运行都要依靠这个手机系统软件。现代物理学称之为信息,道教内丹学称之为元神。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专门研究人体“元神系统”的生命学科。概括来讲:手机的机身就如同我们的形体;手机的电池就如同我们的生命;手机的系统就如同我们的心性。人是由身、命、性这三部分组成的,在道教内丹学将其表述为精、气、神。

  道教信仰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老君爷在《道德经》中所讲到的“长生久视之道”。要想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就要学会一点一点的向大道复归。我们刚才讲到人是由命、性、身三部分组成的,所以人的复归也是命、性、身三者的复归。我们的生命要复归到何种状态?我们的心性要复归到何种境界?我们的这个身又要如何复归,并且能够很好的安住于这个人世间呢?

  老君爷在《道德经·二十八章》中讲了三个状态,以此来回答我们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们的生命要“复归于婴儿”,我们的心性要“复归于无极”,我们的这个身要“复归于朴”。

  “复归于婴儿”:婴儿最为自然,纯朴天真,没有杂念,没有私利,善良包容,超然物外,不受约束,最为逍遥。老君爷在《道德经》中形容婴儿的状态用了四个字“专气致柔。”

  专是纯的意思,不掺杂他物;气,是指先天真元之气。这个气就犹如运载火箭,卫星上天是靠运载火箭的推动作用。人要成仙得道,元神飞升,靠的也是真气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炼气化神”,就是这个道理。致,是集中;柔,是柔弱。这四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婴儿这极其柔弱之身却蕴藏了先天真元之气,这股真气非常近似于大道,所以我们的生命首先要“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无极”:无极,是道的终极性概念。老君爷在《道德经·十四章》中将这其形容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祂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始无终。宇宙就是从这里化生出来的,万物也是从这里化生出来的,我们元神、心性也是从这里无中生有,化生出来的。所以要复归大道,我们的心性必须要复归于无极之境。这个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外在物质边界。其实“无中生有”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成语,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物质、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和宇宙黑洞等等,都来自于“无极”。

  五代宋初的高道陈抟祖师作《无极图》,用以集中阐述内丹修炼,构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内丹修炼理论体系。北宋时期的一批道学大师和道教理论家,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其思想影响。尤其是对宋代理学的理论建构,其功不可没,被称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有一部叫做“无极”的电影,电影的内涵我们不讲,但从名字可以看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回归我们的现代生活,最近几年含有正面道文化的各类作品也逐渐丰富起来,这也是人类社会对“无极之境”的一种复归。

  “复归于朴”:朴,是针对于身而言的,是对我们的这个“身”要如何安住于世间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朴”字的本义指未经加工过的木材,后来引申为素朴之义。“朴”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过6次,均在不同的篇章,字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对于此章中的“朴”我的理解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我们外在的物质生活,一方面指我们内在的精神境界。

  物质生活方面的“朴”我们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道德经·十九章》中所讲的“见(现)素抱朴,少私(思)寡欲。”外表朴素,内心朴实,减少思虑,节制欲望,不要过度的去追逐财色名利和所谓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这是外在的物质方面。内在精神方面的这个“朴”又该如何理解呢?

  老君爷在“复归于朴”之后,紧接着就讲“朴散则为器。”此处的“朴”是形容“道”的元始“无名”的状态;散,由聚集而分离称之为散;器则是指万物。“朴散则为器”意思是说:元始质朴的“道”,由聚集而分离开始运动变化,道生一、生二、生三,之后万物就产生了,而这化生万物的过程,就是天德下流过程。“道”完成化生万物的“任务”之后,将万物交给了“德”,“德”继而开始长养万物,以上讲的是天地万物的生化过程。那么我们人应该如何效法大道的这种德行,立足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呢?《道德经·四十九章》中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合天地之德,无私无欲,无好无恶,顺应天下大势而行,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为心。我们也要效法天地之道,圣人之德,慈悲利物,济世度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身”这一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综上所述,“见(现)素抱朴,少私(思)寡欲”是让人复归大道,属于“后天返先天”;而“朴散则为器”则是让人复归大道之后,也就是得道之后,还要效法大道的德行去“长养万物”,这属于“先天养后天”。《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我们《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中的第一部经,也是指导我们日常修持的重要经典,在这部经的结尾有这样一段经文:“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经文中明确指出,真正的得道是“为化众生”。“为化众生”就是教化众生,度化众生,服务众生。众生不单单是指人和世间的一切生命,我们刚刚过完中元节,每年庙里都要放官焰口超度,这四生六道一切寒林也是众生,所以既然大家爱道,学道,修道,我们的思维一定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清静经》中的这段经文与老君爷在《道德经》中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

  《道德经·六十七章》又讲:“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经中的“慈”指的是我们的心性;“俭”指的是我们的生命。“俭”字的本义就是节省,俭约的意思。我们生命的能量一定要省着点用,平时一定要注重摄生方面的问题。

  摄生与养生是不同的。摄生一词首现于《道德经·五十章》:“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在《说文解字》中,摄的本义是根据号令统一行动,有统摄、调摄的含义;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生之本,本于阴阳。”不仅是人,万物的生都要依靠阴阳。所以一个生字,已经把阴与阳都包含在内了。所以摄生一词的真义就是——调摄阴阳,统摄生命。而“养生”一词出现的时间要晚于老君爷的《道德经》,意思也不如老君爷讲得究竟,讲得彻底。摄生可以包含养生,但养生则绝对不能代表摄生,二者有着天壤之别。摄生它包括早期道教的方术,炼养术,也包括唐宋以后的内丹术。可以说“摄生”是道教的一个专有名词,比如金元时期丘处机祖师所着的《摄生消息论》,还有《正统道藏》洞玄部的《摄生纂录》、洞神部《四气摄生图》等等,这些道书均以摄生,这个道教专有名词出现在书名和篇章当中的。

  对于人来讲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是贤人;能够把握生命的人是圣人;而能够超越生命的人则是真人。所以历代皇帝在册封道教祖师的时候,封号都是某某真人,或某某大真人。

  “不敢为天下先”,指的就是我们的这个“身”。我觉得这一句应该辩证的看。这是老君爷说自己的话,并不能代表我们也是这样。我们就拿弘教来说,就应该就像在座的诸位高道那样,一马当先,以身作则,身心士卒,率先垂范,这是榜样的力量。当有很多人来效法他们这种德行的时候,他们会为我们搭建和提供一个平台,而他们退居幕后,退居幕后干什么,继续为祖师服务,为众生服务,为我们服务。我们今天能够举办这样一个规模的巡讲活动,全都仰仗中道协的诸位领导。能有这样一个庄严殊胜的经场,要仰仗省道协的诸位领导和会务组的诸位道友和同修,而此时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不敢为天下先”,把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给了我们,他们在下面默默的为大家服务,其实我们这点修行哪敢坐在这里讲经呢!真是诚惶诚恐啊!

  以上,老君爷所讲的这“三宝”,就是我们身、性、命三者日常的功用。

  今天在场的有很多道友,也有很多的归依弟子,在我们归依的时候师父会告诫我们,我们不是归依某个人,也不是归依某个庙,而归依的是道、经、师三宝。那么这道、经、师三宝与身、性、命三者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正统道藏》的洞真部戒律类有一部经叫作《三洞众戒文·卷上·三归戒文》,记载的是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说戒,说戒之后,“诸天齐到,命诸男女伏受三归依戒。”这就是我们道教三归依的由来。经中说:

  “第一戒者归身,太上无极大道;第二戒者归神,三十六部尊经;第三戒者归命,玄中大法师。”这三归依即是将我们的身归于道,我们的神,也就是性,归于经;将我们的命归于师。通过我们上面对身、性、命三者的讲解,我想大家更能深刻的理解这三归依的真义。

  还有一个问题要顺便讲一下,有很多人都分不开回归的“归”和白字旁加一个反叛的反字的那个“皈”有什么不同。白字旁的“皈”,我们查一下汉字源流字典就知道了,这个字是一个后起字,是南北朝以前专为翻译梵文而造的新字,也就是翻译专用字,这类字只用于被翻译的经典和书籍当中,中国传统经典是不用这类字的。南北朝以后,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家文化的不断交融,慢慢地白字旁的这个“皈”出现在了中国经典和书籍当中。但我们道教还是秉承老君爷在《道德经》中所用的复归的“归”来写归依的“归”,明代《正统道藏》中的《三归戒文》用的也是复归的“归”,用以表述复归无极,回归大道之义。显然白字旁的“皈”是没有这个含义的。

  讲了这么多,我们将第二个话题“道德与性命”做一个总结。我们要用一颗慈悲光明的心性去照见万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养性;我们还要用一个勤劳俭朴的生命去服务万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延命。心中有道,清静无为,自然慈悲光明;敢于担当,勇于奉献,自然德全不危。我们要明道立德,就要在性命上下功夫,而性命之学须从养性延命入手。这就是为什么说“养性延命是明道立德之根柢”,也是道教仙真祖师无论是口传心授也好,还是著书立说也罢,都非常重视阐述性命之学的原因。

  按照我们今日讲经题目的词语次序,我们讲了性命、讲了道德,最后就剩下“根柢”这个词了。

  三、“根柢”一词的道学内涵。

  “根柢”一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这个“柢”字经常会与知根知底的广字旁的“底”相混淆。广字旁的“底”本义是房子的地下,由此产生房子下面地基的含义,引申为物体的下端。而木字旁的这个“柢”,本义是树的根,引申为事物的根基和基础。这两个字如何区分,木字旁的“柢”是有生命的,广字旁的“底”是没有生命的。

  《道德经·五十九章》中的:“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就是木字旁的这个“柢”,大家在学习和研读《道德经》的时候要留意一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写了二篇注解与阐释《道德经》的著作。一篇名为《解老》,一篇名为《喻老》。他在《解老》篇中对“深根固柢”一词作了解释,他说:“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树木的生长与根是否稳固有关,但树木能否长得高,长的大,活的久则与根扎的深浅有关,百年千年以上的树木就是经中所形容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状态。我们人与树木同属于生物,而且生命气机也极为相似,都有升降出入这四种基本运动形式。这升、降、出、入四个字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蒸腾作用、运输作用和扩散作用都包含在内了。老君爷用树根的功能和作用来形容“长生久视之道”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的开头,对于养性和延命来讲,延命犹如“固柢”,就是要扎稳根基;养性犹如“深根”,在扎稳根基的基础上要把根扎向深处。我们把养性延命换一种表达方式,我想大家就能够更容易、更深刻的去理解它的含义。修心就是养性,炼形就是延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精神和形体的修炼一定要兼顾,养性与延命绝对不可偏颇。

  关于治身、修性和炼命的方法都被仙真祖师留在了经典当中,古语有云:“未有神仙不读书”,通过学习和研读经典,向内可以让我们更加明了修行的真义和道理,向外可以为我们的修行提供理论支撑,指导我们该如何去践行大道,可谓一举两得。内修是功,外行是德,功德圆满自然位列仙班。所以读书不仅是状元的必行之路,更是成仙的登天之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的用词,必行之路,走的是横向的纬线,而登天之梯则走的是纵向的经线,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球体,我们将一个点横向的无限延长,最终会形成一个圈,这个圈就犹如生命的轮回。而我们将一个点纵向的无限延长则可上达九天,中至九地,下到九泉,超越横向纬线的轮回之圈,中国的中字就是上述的一个缩影。

  古语有云:“公门之中好修行”。考上状元,只能证明这个人学习很刻苦,读书很用功,但是只有功没有德是不行的,最怕的就是成为状元之后不懂得把握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不修善德,不积阴德,反而背德失德,那他永远会堕入轮回而不能自拔。如果他有“天下为公”的思维,为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作出贡献,积累德行,那他自然就会超出轮回的圈子,走经线直线上升,按照功德的大小而被封神。所以“立德”是一名状元在读好书的基础上,更应该去做的事情,人间无处不是修行,就看我们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了。

  关于读书的方法,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中单独开了一论来阐述这个问题,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读书对修行的重要性。这一论的篇名叫作“学书”,是十五论中的第三论。学书即是学习读书的方法。学习和读书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读书指的是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知识,而学习则是比较一个宽泛概念,涵盖了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可以包括读书,而读书却不能代表所有的学习。

  在这一论中重阳祖师为我们讲了三方面内容:一是读书的方法;二是读书所要达到的境界;三是读书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读书的方法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

  我们借用人身之中的皮、肉、骨、髓来阐释第一段中学书之道的文、意、理、趣四个层次的含义。

  文:是书中的文字,就犹如人体的皮毛。它是组成一篇文章和一本书籍的基础;

  意:是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犹如人体的肌肉。

  理:深意背后所蕴藏的道理,犹如人体的骨骼,深藏而不露于表面。

  趣:是道理背后的那个“东西”,犹如人体的髓,是最为精华的部分。对于“趣”字的真义,我们可以借用《北斗经》中的一句经文来做解释。《北斗经》云:“漂沉诸趣,永失人身。”诸趣,是五道轮回的别称,指一切生命分别生活在五种不同的境地。这里的“趣”引申为“心境”。道理是道的理,而不是真正的道,《道德经》中讲: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没有办法形容他。道可以是理,但理并不是道。

  我们拿一部经书来做比喻,研读经典不能只看表面文字的意思,而是要从文字入手,一步步的层层深入,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是要依靠阅读文字来完成的,而明白了深意之后则要抛弃书本的“束缚”,去探求深意背后所蕴藏的道理。懂得了道理之后,把探求到的道理也要舍掉,去“寻找”、去“采摘”仙真祖师在创作这部经典时的那种心境,只有进入了仙真祖师的心境,才能真正的体悟仙真祖师所要向世人传达的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得到仙真祖师的“髓”,这就是读书的方法。

  二、读书所要达到的境界

  “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

  “采摘”到了“精髓”之后,就要将它“收之入心”开始涵养,用“采摘”来的“精髓”涵养我们的心性,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性”。如此精进修行,道心不退,才能达到祖师所讲的“无所不通,无所不解”的境界。所以说“学书”是贯穿于我们从开始修行一直到得道成仙的整个过程。

  三、读书应该注意的问题

  “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

  驰骋这两个字都是马字旁,原意是骑着马飞快的奔跑,引申为追逐外境和得意忘形。《道德经·十二章》中讲:“驰骋田猎让人心发狂”,看来驰骋的这个状态是很伤“心”的。这句话讲的是:得到“精髓”之后,一定要向内将它“收之入心”,切不可向外去追逐外境、得意忘形,这样恐怕会丢了性命。这里的“性命”指的是修道的心性和自身的天命。天命是你这一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而心性是你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不断涵养心性,培养自己的能力就是明道的过程,有了能力之后才能去承担和完成自身的天命,即是立德的过程。

  最后重阳祖师还告诉我们:“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得书意,可深藏之。”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道,与道没有关系的事情不要去做,得到了道之“精髓”之后一定要将他深藏于内而不显露于外,用祂来涵养心性,待时而发,在对的时间对对的人做对的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德。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今年的玄门讲经。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年所讲的这部太上经典,《内日用妙经》讲的是内在的修炼,对于内修而言,它的基础就是养性,养性才能澄心,澄心方能明道。《外日用妙经》讲的是外在的行持,对于外行而言,它的基础就在延命。延命才能正己,正己方能立德。我们如果连“命”这个载体都没有了,又如何去正己,如何去立德呢!如果连“命”这个载体都没有了,我们的元神无所安住,心无所系,神无所依,又如何去澄心,如何去明道呢?所以道经中说:“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以上是我对“道德性命之学”的一点点感悟,不当之处还望诸位高道同修赐教指正。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共证无上道。

  志心称念常清常静天尊 不可思议功德。

标签: 一诺千金最早是形容西汉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