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滴答历史 148 0

生平简介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早年托马斯夫妇及其子女的全家福托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市吕贝克,他的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巨商,母亲出生于巴西,有葡萄牙血统。托马斯.曼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长他四岁的亨利希·曼后来也是一位著名作家。作为成功的商人,托马斯.曼的父亲作风实际,在吕贝克很有影响;而他从母亲那里则得到音乐、文学和艺术的熏陶。父亲的实用主义与母亲的艺术气质所代表的二元性,成为托马斯·曼后来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

青少年时代的托马斯·曼并非是一个缺乏天赋的孩子,但他对于学校的课程表现地毫无兴趣。他更愿意致力于发展其由来已久的对于写作的爱好,并以散文随笔和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与他人共同编辑出版的杂志《春天风暴》。在一封保存下来的1889年的信中,当时只有14岁的托马斯·曼在信的末尾署名"托马斯·曼,抒情戏剧诗人"。这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于自己将来当作家这件事是很认真的。

托马斯·曼的父亲于1891年在41岁的年龄上早逝后,孩子们被指定了一位监护人。这位监护人认为,托马斯·曼离开学校后应该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托马斯·曼顺从了这一意愿,并且在此之后任职于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在办公桌前的工作对于托马斯·曼来说极其无聊和不具挑战。

1892年,托马斯·曼的母亲迁往慕尼黑。托马斯.曼则留在吕贝克完成大学预科学校的学业。他把大部分精力转向了文学,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毕业时只得到了一个中等文凭。

1893年,托马斯·曼离开吕贝克前往慕尼黑。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火灾保险公司的工作。

1894-1896年间,他参加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历史、艺术和文学课程。最初,他心里想着的是选择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中学时期的毫无目标,依然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延续。

文学创作托马斯·曼当1896年托马斯·曼年满21岁时成年时,他有资格从父亲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获得每个月160到180马克的零花钱。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收入。托马斯·曼决定从那些被动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1897年,托马斯·曼开始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布等勃洛克一家》的创作。1901年这本小说发表并立即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了托马斯·曼在德国的文学地位。

1905年,托马斯·曼同卡蒂娅普林斯·海姆结婚。尽管曼对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不是一无所知,但他选择了压抑克制。他们生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除了长子克劳斯.曼,长女艾丽卡·曼也是一位作家、演员和社会活动家。克劳斯·曼和艾莉卡·曼都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托马斯·曼1912年写成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银幕之后,引起了国际上的注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托马斯·曼深受叔本华、尼采和瓦格纳影响,充满浪漫的民族主义思想,把战争看成是某种精神的净化、解放和希望,认为战争可以保卫德意志的民族精神。而当时斯蒂芬·茨威格、赫尔曼·黑塞、施尼茨勒和罗曼·罗兰都是反战的。托马斯·曼的哥哥也反战,为此两兄弟几乎绝交了。战争的失败使托马斯·曼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此时他认为,"民主与人文主义是统一的,如果人们要遵循人文主义,就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民主地相处。对于自己过去的反理性主义,他感到一生的"罪过、负债与责任"。

1919年,托马斯·曼被授予波恩大学哲学系的名誉博士。

辉煌时期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托马斯·曼托马斯·曼从一个不问政治的艺术个人主义者转向社会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1922年,魏玛共和国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被年轻民族主义分子杀害,这个事件使他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共和国民主,并发表演讲谴责"感伤蒙昧主义从事的恐怖活动",指出"未来的思想是人性、博爱",不同文化的融合是可能的。他称自己的政治活动是想要把青年人"争取到共和国,争取到被称之为民主,以及我所说的人道主义一边来。"对此,那些"无知和没有教养"的青年公开对他表示不满,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骂他背叛了德意志。

在一次演讲中,托马斯·曼曾抨击了"种族优越",为此惹怒了在场的纳粹党徒,迫于他们的淫威,托马斯·曼不得不从后门离开大厅。1923年,托马斯·曼开始了流亡生活。起初,他在瑞士生活了五年,以后又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托马斯·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另外一种德国的面貌,在那里他发挥着比在国内更大的作用。他曾是罗斯福总统的座上客,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29年,托马斯·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大选,纳粹一跃成为得票率奇高的党派。托马斯·曼一直不赞同这种煽动性的政治势力,于1930年10月17日在柏林贝多芬厅发表了被称为"德意志致词"的讲话,他质问是否"纳粹理想所要求的那种低级的,纯种的,思想单纯的,脚后跟行军中啪啪作响的,幼稚听话的,激情荡漾的真诚;这种高度的全民族的单一化在一个成熟且经验丰富的文化民族里,如德意志民族,真的可以实现。

"除了托马斯·曼自己的作品不合纳粹的胃口之外,他哥哥亨利希·曼的进步言论,他妻子的犹太血统以及他子女公开的同性恋身份都足以令纳粹咬牙切齿。目睹理性知识分子日益受到排挤、迫害,目睹曾受良好教育的德国青年在大街上跟随纳粹焚烧书籍,作为德国贵族礼仪的典范,托马斯·曼开始采用了谩骂的形式。在他的私人书信中,开始频繁出现"白痴"、"流氓"、"令人厌恶的小丑"、"悲惨的可怜人"、"蒙昧主义的痴呆"、"奴隶的劣根性"这些词,他用足了全部带有侮辱性的字眼,对纳粹德国及其人民"开骂"了。

他在通信中写道:"德国人民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因为他们并不热爱自由,相反认为自由是一种可以被完全忽视的形式。尽管遇到残酷的幻灭,在新的恐怖的制约下,他们甚至会比在共和国的环境中,还要感觉良好和幸福。"他把这种只有国家概念,没有人的概念的现象看做是一个民族智性和道德的衰败。他甚至认为野蛮的德国已经不配称作"国家",而应当称为"白痴野战营地"。

1935年,他与爱因斯坦一起获得了哈佛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

1936年,托马斯·曼终于从私人书信转向公开表达:"对人类、道德及审美的无数观察让我确信,现在的德国政权对德国和世界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同年,他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同时,纳粹还剥夺了托马斯·曼于1919年被波恩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称谓。他声明不承认那个"占据在德国土地上的灭绝人性的统治政权",当时的德国"没有思想,却又反对思想,反对所有高尚的、美好的、正派的东西,反对自由、真理和正义"。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撰文谴责法西斯对德国文化的歪曲和破坏,发表《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著名演讲,而被迫流亡国外,于1938年移居美国,1941年托马斯·曼举家迁往PacificPalisades(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附近)。加入美国国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马斯·曼才取得了美国国籍。

晚年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虽然他的著作在德国被查禁,他的国籍和波恩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被剥夺,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著名的公开信表明了反法西斯的严正。流亡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坚持创作,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等。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流亡:"这令人难以忍受。不过这更容易使我认识到在德国弥漫着荼毒。之所以容易,是因为我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失。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我带着德意志文化。我与世界保持联系,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失败者。"

战后德国几家报纸推荐托马斯·曼担任第一位联邦德国的总统,他拒绝了。战后,托马斯·曼始终不肯返回德国。多年之后,托马斯·曼才愿意跟他的德国同胞重新和好。

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肆虐。而二战后的德国分裂为东西两个。托马斯·曼最终选择于1952年返回瑞士定居。他一直在瑞士客居,但经常回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进行访问,在那里朗读他的作品。这期间,他的作品范围更进一步扩大。1955年7月20日托马斯.曼被确诊患了血栓。治疗没能起到效果。托马斯.曼于8月12日由于动脉硬化症在苏黎世的医院逝世,享年80岁。写作特点

托马斯·曼从长篇小说处女作,到中篇佳作《死于威尼斯》,直至后期集大成之作《魔山》、《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以及《浮士德博士》,死亡和疾病都是托马斯·曼小说经常出现的主题。托马斯·曼对于此类结局的倾向性,除了世纪之交的颓废派文学的时代大背景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其深受叔本华以批判理性、宣扬悲观主义的特点的哲学体系影响。

曼曾把叔本华与尼采和瓦格纳一并比喻为照亮自己思想的三颗明星,在其随笔《叔本华》中,托马斯·曼也坦言 :"初读叔本华作品,那醍醐灌顶的兴奋只有少年时初识爱情、初尝性爱的快感能比较"。叔本华作为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始祖,把康德哲学体系中的物自体阐释为"意志",而意志"本质上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的本质就是不可抑制的冲动和盲目的欲望,因此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叔本华认为只有在死亡中才存在对意志的否定,或者当完全沉浸在艺术欣赏、艺术陶醉中,可以得到短暂的平静和解脱。

因此,托马斯·曼笔下的疗养院,作为生命意志和意志否定,即生命和疾病(半死亡)之间的灰色混沌地带 ;同时也常常蔓延着艺术的氛围,遁入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如进入黑洞般无法再返回曾经的世界。

从创作倾向上看,早年《布登勃洛克一家》无疑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自己也说过:"英国、俄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杰出的小说家、瓦格纳史诗式的舞台歌剧、福楼拜以及龚果尔兄弟的卓越技巧,对他的创作有积极的影响。托马斯·曼谦逊地把自己的成功归之于他的时代。

托马斯·曼以后接续写成的几部小说,进一步巩固了作者的国际声望。特别是《魔山》一书,曾被许多人赞誉为杰作。它是托马斯·曼在完成《布登勃洛克一家》二十五年后写成的。他在《魔山》一书里大量的人物对话中,运用了他所积累的丰富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作家生动地刻画出二十世纪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紧张对立状态。文学评论家马赛尔·莱西·拉尼茨基对此书作了这样的评价:"《魔山》一书应归于德国精神和德国艺术那些为数不多的高峰的行列,这种说法曾经盛传全世界。

是的,在经历了种种的曲径旁途之后,这种认识最终总算也来到了作者的故乡。"这些"迂回曲折"是当时统抬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所造成的。《魔山》嘲笑了当时一般民主主义者的高谈阔论,讽刺了马志尼门徒空泛的政治诡辩。凭着艺术家的敏感,作家对日趋猖獗的法西斯主义作了公开揭露。结果德国禁止出版托马斯·曼的书籍,威胁作家的安全,因为他在许多演讲和文章中,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是托马斯·曼创作的丰收期。作家的晚年可以说是幸福的。他一直保有清晰的头脑、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对语言的敏感和观察生活的睿智。这期间,托马斯·曼写了关于老年歌德的小说《绿蒂在魏玛》从这部诗趣盎然的小说中,读者重新认识了"有时是伟大的,有时是渺小的"歌德。

托马斯·曼以十年时间,完成了四部曲《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这部宏篇巨著取材于《旧约》关于约瑟夫的传说。小说借用希伯来传说痛挞了法西斯主义。1947年,托马斯·曼完成了他的后期杰作《浮士德博士》,这部饶富哲理的小说,对资产阶级文化作了全面的分析与批判。

托马斯·曼是一个魔术师-一位运用语言的艺术家。正如作家瓦尔特·延斯所说,这位语言艺术家最为令人信服

《浮士德博士》证实了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位天才作家来说,即使是最复杂的事物,也能运用语言的手段,几乎毫不费力地加以文学再现。"托马斯·曼常使用一些冷漠的、经过推敲的、表达甜蜜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语句,这些语句还蕴含一种使人难以觉察的略寓讽刺的意味。

托马斯·曼把这样一种讽刺的手法运用到现代小说中来,这对于那些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小说作者来说,也不愧是一种典范。这种讽刺手法的运用,在托马斯·曼的最后一部著作《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中,尤为鲜明易见;同样,在他的借喻性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一书中,也是如此。托马斯·曼曾用这样一句话,对他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作过解释:"发自内心深处的笑,是世上最美的享受。"作家弗里德利希·托尔贝克因此认为,托马斯·曼亦是德国文学所造就出的最伟大的幽默作家之一。

至于托马斯·曼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那些不寻常的,令人起敬的市民,《魔山》中的那些博学多识、侃侃而谈的疗养院住客,四卷长篇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中的那个神秘的预言者与顽童;《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中的那个幼稚狂妄的流浪汉;《浮士德博士》中的那位浮士德式的多情善感的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他们之所以如此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迄今仍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这不能不归功于托马斯·曼的准确而又精细的观察能力。这期间,托马斯·曼笔下所塑造的那些人物,已为四十个国家的读者所熟悉。托马斯·曼1912年写成的中篇小说《在威尼斯之死》搬上银幕之后,也引起了国际上的注视。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人物评价托马斯·曼的画像(Vaclav Zeman绘)勃洛克一家》出版了。小说一经发行马上就在读者和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共鸣。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是托马斯·曼创作的有极大影响的作品之一。28年后,就是由于这本书的创作,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为人争取和平与民主的事迹献出了自已光辉的一生。他以六十多年如一日的勤劳创作,丰富了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他不但是卓越的天才作家,而且是和一切黑暗势力作不倦争斗的人道主义者和百折不侵的和平战士。

1975年,德国某电台访问多位作家,征询他们对托马斯·曼的意见,回复多数是否定性的。一位女作家说,托马斯·曼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但他将这些经历干干净净地排除在了作品之外。这种说法,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诚然,托马斯·曼的小说作品没直接写到世界大战,但是--不知道这位女作家是无知还是无视--你能说《马里奥和魔术师》、《绿蒂在魏玛》不是对大战期间德国社会政治领域云谲波诡的反映吗?

小说之外,托马斯·曼的文论作品对法西斯主义的直接批判还少吗?莫非这些作品,就不算作品?此一问题,美国批评家雷纳·韦勒克有一个不错的总结:"托马斯·曼可以充当反映文学批评与政治动乱互为依存现象的一位代表人物。"

后世纪念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德国总统科勒主持仪式纪念会,隆重纪念《魔山》的作者、伟大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去世50周年。

据报道,纪念仪式在托马斯·曼的家乡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举行,约有800位来宾出席。科勒在致辞中说:"在托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国文化的众多精义,亦可看到,无论今日,还是过去,通向邪恶与毁灭的道路总是敞开着的。"

在作家诞辰100周年之际,学者探讨了为何托马斯·曼没有弟子的问题。文学家彼得·帕斯(Peter Putz)撰文《托马斯·曼对于当代德国文学的影响》一针见血地指出:托马斯·曼的影响"不在于传习而是对立"。由于无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对他。文学评论家马塞尔·拉尼奇(Marcel Reich-Ranicki)总结说:"不少作家称,没人对他们来说要比《魔山》的作者更无关紧要了--但他们又愤怒又大概也很妒嫉,是用着颤抖的声音这样说的。"

人物思想托马斯·曼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一切法西斯主义,不管是他的祖国的,或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他痛恨美国的法西斯化,也反对美帝国主义者举备反苏战争。亨利希·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流亡时所作的回忆录《观察一个时代》中,以"我的兄弟"为标题这样一段话:"当我的兄弟前往美国的时候,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到哪里,哪里就有德国文化。"

这句话表面上好像有点夸大,但实际上就是表示这位作家对美国法西斯文化的视蔑和痛恨。他认为真正代表德国文化的,不是德国的那一帮法西斯暴徒,而是像他自己一样的追求进步的作家们。

托马斯·曼始终是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德国统一而努力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半期,他替对英、美两国迅速避开第二战场一点力加谴责。战后,他又以实际行动,投身于世界人民保护和平的斗争。他以尖貌有力的言辞发表文章和演说,号召大家争取德国统一和捍卫世界和平。他也在斯德哥尔摩禁用原子弹的宣言上签了名。

在这个时代中,无论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这位老作家总是挺身而出,发出巨大的正义呼声。为了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他以八十岁的高龄再度回到祖国,参加席勒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民主德国作家和人民对他表示热烈的欢迎,一致把他当作和平统一德国的旗帜。德国作家协会主席约翰尼斯·具希尔在欢迎会上说,托马斯·曼这次访问对连通东德与西德的文化,对德国的统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托马斯·曼还曾专门著文,对审美主义展开批判。在《从我们的体验看尼采哲学》中,他认为尼采哲学的核心是他从叔本华那里继承下来的审美主义:"尼采始终是叔本华的弟子,即使在他否定了这位大师以后很久依然如此。"他继承了叔本华的下列名言:"生活唯有作为表象,纯粹加以直观,通过艺术再现,才是一生有意义的戏剧。

也就是说,生活唯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有存在的理由。""尼采是思想史上最不折不扣、最无可救药的唯美主义者。"值得指出的是,在托马斯·曼看来,向以天才和特异著称的尼采的审美主义哲学其实带有极大的普遍性,"欧洲精神用以反叛资产阶级时代全部道德的第一个形式就是唯美主义"。

但审美主义并不足以完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审美世界观对我们义不容辞要解决的问题一筹莫展。"在托马斯·曼看来,人们恰恰应该摒弃"十足的唯美主义",转而追求真理、自由、正义等"普普通通的概念和理想"。面对近代以来声势浩大的审美主义思潮,托马斯·曼堪称最早的批判者。其后,无论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通过《奥德修纪》中塞壬的故事对审美主义的悖论性后果所做的揭示,抑或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对诗人雅罗米尔的批判, 都可以在托马斯·曼这里找到精神的源头。

生平介绍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早年经历华盛顿·欧文,美国作家。出生于纽约。他的父亲是纽约富有的五金商人,长老会执事,政治上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他敬重华盛顿,因而给儿子取名为华盛顿。欧文幼年体弱多病, 16岁辍学,先后在几个律师事务所学法律,但对法律并没有兴趣,喜爱文学,从小喜欢看《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这种历险故事,还常常钻到剧院里去看戏。

欧文后来最知名的作品是《见闻札记》,写的就是在外游历的故事,不能不说是幼时受到了读书的影响。1802年,19岁的欧文在《早晨纪事报》上发表了几篇书信体散文,崭露头角。1804年因病赴欧洲休养,到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作了大量旅途笔记,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一度想成为画家。1806年回国后在弗吉尼亚州任律师,后帮助他的两个哥哥经营进口生意。他对法律和经商之道都不甚精通。这时他与律师霍夫曼的女儿玛蒂尔达订婚,妻子早逝于1809年,后来他虽有过几次恋爱,却一直过着独身生活。

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沿袭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亨利·菲尔丁以及约瑟夫·艾迪生和理查德·斯梯尔的《旁观者》的传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纽约外史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化名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所写《纽约外史》,作者自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以逗趣的形式体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阐述本地人的脾性、风俗和特色;给本地的风光与场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层唤起想象力的怪念丛生的联想"。书中讽刺了荷兰殖民者在纽约的统治,驳斥了殖民主义者为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谬的论据。

这部作品受到欧美广大读者的欢迎,英国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曾说,他从未读过这样酷似斯威夫特的风格的作品。 在这之前,美国虽然获得独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学方面却始终未能摆脱英国的束缚,创作出足以代表这个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作品来。欧文运用本国题材写出的《纽约外史》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对于促进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纽约外史》虽风靡一时,而欧文并没有进一步发挥他的文学创作才能。此后10年,除1812年战争期间曾于1814年担任过短期军职之外,一直在帮助他的哥哥经商,1815年欧文去英国利物浦在他哥哥所开设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经济萧条而倒闭,欧文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

1820年,欧文将他游遍英国的名胜古迹,怀着对英国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对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向往,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结集为《见闻札记》(A Sketch Book)出版,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和富于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写了英国和美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以及善良淳朴的旧式人物。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欧文自己则说:"我只想在全国协奏曲里吹长笛伴奏,而让别人来演奏小提琴和法国号。

"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中的散文《威斯敏斯特教堂》、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不衰之作。欧文还在《英国作家论美国》一文中回答了一个英国作家以极为轻蔑的口吻提出来的问题:"有谁会读一本美国的书呢?"欧文说:"……荣誉和声望并不单靠英国的意见,广大的世界才能给一个国家的名誉作出公断。"有人认为欧文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和故事集《旅客谈》,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

1826年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搜集了许多有关哥伦布的珍贵资料,游历了格拉纳达的名胜,并在阿尔罕伯拉宫逗留了将近三个月。这一切激起了他对研究西班牙历史的兴趣。1829年前后,他写了三部有关西班牙的著作: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欧文在《阿尔罕伯拉》中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险峻而悲凉的荒山原野,具有南国情调的幽雅的园林,质朴豪爽的西班牙人民及其风俗人情,同时也生动地叙述了西班牙民间和历史上有关摩尔人的神话和传说。在《阿拉伯星占家的传说》里,欧文利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揭露了侵略成性的统治者阿本·哈巴兹残忍荒淫的面目,以及道貌岸然、以哲人自居的星占家的卑鄙丑恶的灵魂。在《摩尔人遗产的传说》里,欧文塑造了朴实勤劳、见义勇为的卖水的贩子柏勒吉尔,与贪婪暴戾的法官和警察作对比。

从政经历欧文曾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其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布·阿斯特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

1842年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和5卷本《华盛顿传》。其中以《哥尔德斯密斯传》写得较好。欧文于1859年11月28日逝世。 美国人民为了怀念这位在文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作家,在纽约下半旗致哀。

作品风格华盛顿·欧文向往田园生活和古代遗风,最爱写随笔和短篇小说,其主要作品的大部分题材都是欧洲的,极少描写美国的生活,作者尤其关注奇闻轶事和穷乡僻壤的风俗习惯。他的作品大部分以英国为背景,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也有对英国风俗习惯地描写及旅行随笔。

欧文的短篇小说,因为它们充满了奇幻色彩,大部分都取材于欧洲地区的古老传说,显得极其神秘离奇。他的《鬼门关》,那是一个关于鬼魂、冒险、寻宝的故事,虽然情节没有那么的错综复杂,却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欧文叙述事情的口吻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坐在篝火旁略带睡意地讲故事一样,有一种非同一般的魔力读者在看《睡谷的传说》时仿佛也受到那个被施咒语的小镇的影响,变得头脑昏沉,相信起灵魂和索命的怪物来。但读者看这些故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害怕,只是感到十分好奇,想尽快往下读一探究竟。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每一个结局都是很富有神秘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如《鬼新郎》中的有情人终成眷属,黄金梦里家境衰败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变得富有等等。欧文的短片无疑也反映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因此更显得真实动人。

作品欣赏《瑞普·凡·温克尔》《瑞普·凡·温克尔》以殖民地时期哈德逊河畔一个山村为背景,描写了贫苦农民瑞普·凡·温克尔的奇特遭遇。瑞普是一个心地善良、和蔼可亲的人,他乐于帮助别人,但在自己家里却十分懒惰。为了逃避妻子的责骂,瑞普有一天带着猎狗躲进了森林。

谁知他来到的是一个被魔法控制的地方。在那里,瑞普喝了一种奇妙的饮料,倒头便睡,一觉就是20年。当他醒来回到家里时,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变了样,他记忆中的那个时代早已变成了历史。作者通过瑞普那看似荒唐的遭遇反映了独立革命前后北美大陆上乡村的社会状况。同时也巧妙地暗示了这场革命成功以后,广大民众并没有在生活上得到丝毫改善,从而对现实进行了讽刺。作品还开创了美国文学反抗专制思想的个人这样一种典型形象。

《睡谷的传说》《睡谷的传说》的故事背景,与《瑞普·凡·温克尔》十分相似。"睡谷"是哈德逊河畔一个幽僻的山间小村,那里清幽恬静、与世隔绝,村民们思想闭塞,对各种鬼怪深信不疑。穷教师伊卡鲍德·克莱恩看上了富家女儿卡特琳娜,还梦想有一天能成为富有的庄园主。他穿着寒酸的"礼服"去参加卡特琳娜家里的舞会,回家的路上碰上一个没有脑袋的"骑士",这个"无头骑士"紧跟他的后边,把这个最怕鬼的穷书生吓得魂不附体。最后,那个"鬼"把抑在胸前的"头"(一个大南瓜)高高举起,向他狠狠扔去,结束了这场"夜袭"。原来这是卡特琳娜和与她热恋着的小伙子一起搞的恶作剧。伊卡鲍德弄清事实后,羞得无地自容,只好不辞而别,到外地教书去了。在这个故事中,欧文以极富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宁静乡村的理想生活和村民们淳朴、善良、幽默的性格。故事也含蓄地批评了社会现实:幽静的乡村反衬出喧嚣的城市;早期移民的单纯善良反衬出资产阶级的卑微和龌龊。

相关评价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他能够在描写现实生活的细节中巧妙地体现他的幽默与幻想。他的浪漫气息给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增添了不少风采和魅力。他厌恶资产阶级的浅薄与庸俗。他从资本主义前的传统观点出发,对殖民主义者的无耻欺诈和残酷剥削以及他们屠杀印第安人的罪行进行讽刺和揭露。他的讽刺往往都能击中要害而不失之于尖刻。他的一些优秀的散文和故事已成为典范。他的缺点在于书卷气较重,有时流露出感伤的情绪。但是,欧文是一位乐观的幽默家,他没有某些文人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对人类充满信心,即使在缅怀古人、凭吊陈迹的时候,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情调。

中国影响1877年,清朝官员张德彝出访英国时,见到了根据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改编的戏剧。回国后,张德彝在出访记录中记述了对他的感受。30年后,早期翻译名家林纾将《见闻札记》译成中文,取名《拊掌录》,这是欧文作品的第一个中译本。在林译中,《瑞普·凡·温克尔》被译为《李伯大梦》。此外,林纾还翻译了《旅人述异》和《大食故宫余载》等书。林纾在序中说:"欧文气量宏广,而思致深邃而便敏,行文跳踊变化,匪夷所思。其雅趣高情……又博古,广哀遗典,叩以所有,无不立应。"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欧文作品的中译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量渐渐多了起来。1994年,百花洲出版社推出了王星贤等人翻译的《旅客奇谈》,讲述了很多荒诞奇怪的故事;2000年,湖南文艺出版推出了《欧文经典散文选》,其中包括了《乡村的骄傲》、《伦敦的星期天》等21篇散文;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睡谷的传说》,收录了欧文的8篇小说。

《见闻札记》则有两个新译本出版,一是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的版本,译者是刘荣跃,二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的版本,书名为《见闻录》,译者是李长兰等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也有一个译本,由潘艳梅、韦春红翻译,译为《英伦见闻录》。

欧文的作品是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他的几部名著早已经林琴南介绍过,其中有《拊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述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解放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人物生平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童年时代丁尼生1809年8月6日出生于林肯郡的索姆斯比,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父亲是村庄教区牧师。年轻的丁尼生曾在父亲的图书馆里阅读大量书籍,并在8岁时开始写诗。1827年,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兄弟弗雷德里克及查尔斯出版了《两兄弟诗集》,其实这部著作包括了三兄弟的作品。阿尔弗雷德的诗歌趋于平淡,只是单纯模仿偶像拜伦的作品。

早期生涯1828年丁尼生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1829年他的诗歌《廷巴克图》赢得了校长金牌。他成为一个学生团体"使徒(the Apostles)"中的一员,并在这些同伴的鼓舞下于1830年出版了《抒情诗集》。一些评论家喜爱这本书中的《马里亚纳》和其它几首诗歌,但总的说来是持负面评价较多。

开始写作1831年丁尼生的父亲去世,丁尼生未取得学位就离开了剑桥大学。第二年他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诗歌》,但并未被广泛接受。随笔作家亚瑟·亨利·哈兰姆是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于1833年去逝。在痛失密友及作品受到恶评的双重打击之下,丁尼生近10年内未再出版作品。

《诗歌》(两卷本,1842年),赢得了评论家及公众的热烈欢迎。最好的诗歌包括《拍岸曲》(受贺莱姆之死启发而创作)、《亚瑟王之死》及《洛克斯利大厅》。丁尼生的长诗《公主》(1847年)与妇女权益有关,并试图证明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幸福的婚姻(吉尔伯托和苏利文将诗歌改编为滑稽剧《艾达公主》)。丁尼生一些最好的抒情无韵诗篇就来自于以"泪水,空虚的泪水"开篇的那首诗《公主》。后来的版本又加入《轻轻地,柔和地》以及其它几首歌。

晚期活动1850年丁尼生的生活发生了三件大事。《悼念》终于付梓,自哈兰姆去世以来,丁尼生一直在创作这部作品。它包括131首短诗,外加一篇序言及后记,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

6月丁尼生娶了艾米莉·塞尔武德(Emily Sellwood),同年11月丁尼生继威廉·华兹华斯之后,成为桂冠诗人。

丁尼生作为桂冠诗人的首部正式作品,是庄严郑重但有点拘谨的《悼惠灵顿公爵之死》(1852年)。1854年创作了《轻骑兵进击》,以纪念英国骑兵在克里米亚战争巴拉克拉瓦战役(Balaklava)中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莫德》,是185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独白诗剧,评论家对此颇有微辞。

1853年以后,丁尼生多数时间生活在自己位于怀特岛法令福德(Farringford)的庄园中,有时会住在自己1868年建在萨里郡阿尔沃的一所房子里。《莫德》遭到冷遇之后,丁尼生把自己封闭在法令福德,着手创作组诗《国王叙事诗》。1859年这一系列的第一部分出版,讲述亚瑟王和他的骑士的第一部分,立即获得成功。

《伊诺克·阿登及其它诗歌》(1864年)中的《伊诺克·阿登》是丁尼生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其它几部稍为逊色的历史戏剧作品包括《玛丽女王》(1875年)、《哈罗德》(1877年),以及《贝克特》(1879年)。完整版本的《国王叙事诗》和《得墨忒尔及其它诗歌》于1889年出版,《俄诺涅之死,阿卡巴之梦及其它诗歌》于1892年他去逝后出版。

《民谣及其它诗歌》(1880年)中优美的短篇抒情诗《过沙洲》展示了丁尼生恬静的宗教信仰。这位伟大的诗人于1892年10月6日长眠不醒。他的葬礼上来宾朗诵了该诗篇。他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与乔叟相邻。

作品评价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许多评论家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清教主义、一本正经的态度及过多的多愁善感大加批判。丁尼生在其作品中浓缩英国中产阶级各种偏见及道德主张,这是他最喜欢的素材。评论家们经常忽视他的创作技巧和雄辩的口才,过度强调他一味媚俗、过分拘谨及肤浅的乐观主义等缺点。

20世纪中叶,评论家们对丁尼生的重新评价既认可了他诗歌好的方面,也接受了他的缺点。他的短篇抒情诗非常精彩,对英国景色、自然风光和天籁的描写十分出色。他的创作技能几乎是完美无瑕。

个人简介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朗费罗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拉近了美国文化萌芽与历史悠久的欧洲文化之间的距离。他翻译的德国、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文学作品,都表现出他的诗歌特有的直率和真诚,吸引了众多的美国读者。

当批评界盛行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时期,人们更多地注意到朗费罗的缺点。他被称为"平庸的诗人"。但他恰有这样的天赋--平凡中散发光彩,音乐点缀着平凡。其诗歌的质朴和单纯虽使他深受儿童及一些成年人喜爱,但也常被说成是陈腐和平庸。然而,朗费罗依然以一个有着纯粹、亲切、温文尔雅风格的多才多艺的抒情诗人而获得了不朽的声誉。他的学术成就也令人钦敬。朗费罗对抒情诗这种诗歌形式的出色运用及他对十四行诗的精通使他广受赞誉。

人物生平学者与教师朗费罗出生在缅因州的波特兰市,他父亲是该市最出色的律师,朗费罗13岁时就在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第二年进入博多因学院学习,与纳撒尼尔·霍桑是同班同学,1825年毕业。

为胜任博多因学院的执教工作,朗费罗出国学习。他用了四年时间先后游历了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他的这段游学经历在他的游记散文集《海外朝圣记》(Outre-Mer: A Pilgrimage Beyond the Sea)(1835年)一书中有生动的介绍。1829年,朗费罗成为博多因学院现代语言学教授及该校图书馆员。1831年他与波特兰的玛丽·斯图尔·波特结婚。

1835年朗费罗接受了哈佛大学语言及纯文学教授职位,并出国进修德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语。随行的夫人不幸于鹿特丹逝世,这使朗费罗深受打击悲痛欲绝。然而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研学计划,并于1836年返回哈佛履职。朗费罗寄宿在克雷吉公寓(Craigie House),这里曾经是华盛顿的指挥部。在这里,朗费罗教书、做研究、搞创作,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并与霍桑往来密切。

写作生涯1839年朗费罗出版了两本书。《许珀里翁》,这是一部散文体传奇文学,反映了他旅居德国时的生活。《夜吟》,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在他的诗集《歌谣及其他》(1841年)中,有一些广为人们所引用的诗篇,如《乡下铁匠》、《金星号遇难》、《向更高处攀登》以及《铠甲骷髅》等。1842年,朗费罗又一次出国,在返程途中他写了《奴役篇》。尽管朗费罗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但他写的反对奴隶制度的诗歌却不像约翰·格林立夫·惠蒂埃那样激烈。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1843年,朗费罗与弗朗西斯·阿普尔顿结婚,新娘的父亲将克雷吉公寓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他们。婚后他们育有六个孩子。朗费罗的诗歌《孩子们的时刻》中曾描写过他的女儿们,她们在诗中被称为"严肃的爱丽斯"、"爱笑的阿里格勒"和"金发的伊迪丝"。

《伊凡吉林》(1847年)是朗费罗的三部重要的叙事诗中的第一部,其他的两部分别为《海华沙之歌》(1855年)及《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求婚》(1858年)。霍桑为朗费罗提供了《伊凡吉林》一诗的雏形,他给朗费罗讲述了阿卡迪亚人被迫在新婚之时与情人分别的故事。

普利茅斯殖民地是《迈尔斯·斯坦迪什的求婚》诗中故事的发生地。主要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但整个故事却是虚构的。布拉夫·迈尔斯·斯坦迪什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却不擅长于向姑娘求爱。于是他让自己的好朋友约翰·奥尔登代他去向普里西拉·玛伦求婚。约翰·奥尔登的心里也在暗恋着普里西拉·玛伦,所以当姑娘问他:"你为什么不为自己求婚呢?",约翰·奥尔登慌乱不安。

在写作这三部叙事诗的同时,朗费罗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如:诗集《海边与炉边》(1850年),其中《航船的建造》一首最引人瞩目。《金色的传说》(1851年),取材于德国古典故事,是一部戏剧性的诗歌。《卡文那》(Kavanagh)(1849年),与《许珀里翁》一样,是一部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故事。

后期历程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1854年,朗费罗辞去哈佛大学的教职,以全心投入写作。1861年发生的灾难,给朗费罗的余生罩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当时他的妻子正在熔化火漆,一根燃烧的火柴点燃了她的衣服。尽管朗费罗全力施救,这场火灾无法挽救她的性命,而朗费罗也被严重烧伤。

尽管诗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然而朗费罗创作的高峰期却已然过去。他的诗集《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年)中有几首创作于1861年前。这部诗集中有21首叙事诗,模仿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而作,故事的讲述地点换成了马萨诸塞州的一家旅店。其中的《奥拉夫国王传奇》以斯诺里·斯特拉松的一个故事为蓝本。这部书中最著名的故事是《骑手保罗》。

朗费罗1868-69年间的欧洲之旅充满了鲜花和掌声。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都授予他名誉学位,他还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他为了缓解丧偶之痛而翻译了但丁的《神曲》(1867年)。译作很出色,但因为太忠实于原文而失去了朗费罗诗歌所特有的音乐特质。

在朗费罗从博多因学院毕业50周年庆典上,他朗诵了诗歌《Morituri Salutamus》(将死的人向您致敬)。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死于腹膜炎病。

人物生平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 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生于德国的石勒苏益格(当时属于丹麦)的加尔丁 。父亲是乡村牧师,母亲是教师。在家庭的影响下,蒙森自小便喜欢和熟悉古罗马史。

1838年考入丹麦的基尔大学法律系。1842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843年,蒙森接受丹麦国王的奖学金,前往意大利,从事古罗马法律的考察研究工作。1847年返回祖国,应聘到莱比锡大学任法学教授,后因发表攻击俾斯麦的演说,1850年被解聘。两年后,蒙森不得不辞职,因为他参加起义的是萨克森州。

在1852年他被任命为法律教授在苏黎世大学。他是法学教授的布雷斯劳(1854年至1858年),然后他成为教授的古代历史在柏林直到去世。他于1854年结婚的玛丽雷默,女儿的书;他们最终有16个子女。1858年担任柏林大学古代史教授,并应柏林皇家学院之聘,主编期刊《文典》。他担任成员的进步党在州议会的普鲁士1863年至1866年,并在此1873年至1879年。

1874年,再次被聘为莱比锡大学教授。1873至1882年,任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在议会中,他以自由派领袖的身份经常发表演说,抨击俾斯麦的国内政策,曾因"诽谤罪"受到司法机关传讯。蒙森为表示抗议,愤然退出议会。统一后的德国,蒙森坐在德国帝国议会。在1882年他被审判和被宣告无罪的负责污蔑总理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至1898年)在一次选举中讲话。俾斯麦认为,"只有一个完全就绪状态可以允许奢侈的一个自由的政府。"

蒙森要结合民族团结与自由(电影合成冯统一和自由)。他曾积极支持统一进程,但不接受其副作用,官僚主义民主集中制和盲目服从,在'德国的奴隶心态。蒙森还攻击了反犹太主义,他发现他的很多同事。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学者和新闻记者海因里希冯螟于187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反犹太主义运动,并维护自然排斥反应-固有的德国国家心灵-外国的影响。1880年蒙森超过70有影响力的人物抗议反犹太主义煽动行为。他写道,犹太人是德国和种族仇恨将结束迟早-不仅是宗教宽容将恢复正常,但会有真正的尊重独特的犹太文化。

蒙森和卡尔和埃米尔雅各布斯发表了大量的文本-有超过1000个条目的书目著作汇编的在1905年。蒙森用于科学研究和他的渊博知识的辅助科学的历史研究是独一无二的。他编辑了巨大的语料库,帮助修改华裔,从1873年至1895年他被常任秘书学院。1903年11月1日蒙森与夏洛特逝世。

蒙森的第一三卷历史的罗马,写得充满活力和活泼的风格,横跨罗马共和国从它的起源到46年的工作带来了蒙森好评整个欧洲,但他还指责的"新闻":把真实情况内政倒。在此和其他工程蒙森大胆提请相似之处当今时代和古罗马。埃贡Friedell认为,在他的模具文化史之新时代(1927年至1931年),在蒙森的手克拉苏成为投机者的方式路易菲力普,格拉古兄弟是社会主义领袖,格拉古是印度人,等等蒙森从未出版的第四部分,部分原因是他不能写的故事,人类的帝国当局,这是外国人对他"自由共和的情绪。

并已表示,关键问题是他负面可能关系到基督教。然而,作为其部分教学责任在柏林大学,他给了一些讲座的历史,罗马的皇帝。这份手稿的最后数量,是被烧毁于1880年。债券由两个蒙森的学生对他的演讲和1863年之间,后来1886年收集的历史根据罗马帝王,给蒙森解释的帝国时代。这本书,出版于1992年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发现。蒙森钦佩长臂猿的丰富多彩的衰亡的罗马帝国,但他的办法是不同的时期-个性确实有一个中心位置在他的思想。除了少数例外,所有的皇帝是无效的和极其平庸的维斯帕先以戴克里先。

个人作品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的研究。五卷本《罗马史》(1854-1885,第四卷未完成)是他积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史学巨著。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的信念,使他能以新的光辉烛照这个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他热烈赞扬富于民主精神、奖掖科学、艺术的凯撒,而把庞掊只看作一个善于练兵的低级军官。在展示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这部巨著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罗马史》的巨大成就,为作者赢得极高声誉,俾斯麦曾手持这部书对作者说:"尊著《罗马史》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罗马史》(1854-1885)这部着作是蒙森于1854年至1886年在德国三所大学任教期间历30余年的艰辛写成的,原计划写5卷,但第5卷未能完成,实际上只有4卷。它描述了古代罗马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为这个历时1000多年的古代文明大国注入了新的生命。该书准确系统的叙述使这部巨著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体现了在罗马史研究中运用的新史学方法。

前3卷详细地叙述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的罗马历史,第4卷记述帝国时期罗马各行省的历史。书中贬抑庞培,赞扬恺撒,视其为完人,意在以古喻今,说明德意志的统一也需要一位像恺撒那样的伟人来完成。《罗马史》的宏大气魄和作者精湛的学识甚至使他的政敌俾斯麦也曾当面向他表示钦佩。此书取材广泛而严谨,繁简适当,文笔洗炼而华美,擅长刻画人物,叙事亦生动形象,富于戏剧性,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蒙森的重要著述还有:《意大利南方方言》、《罗马编年史》、《罗马铸币史》、《民法集》、《罗马公法》、《罗马刑法》(1899)等,由他主持编纂的《拉丁铭文大全》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为此书所写的序文被公认为现代最精彩的拉丁散文之一。

1902,由于他是"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特别要提及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史》",蒙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认为,《罗马史》"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

他的直觉能力与创作能力,沟通了史学家与诗人之间的鸿沟。"蒙森对罗马史的研究非常深入,且有许多重要发现,例如,他以自己搜集到的原始材料为依据,指出罗马史上的大英雄庞培,其实仅仅是一个善于练兵的下级军官,并不具有特别大的历史功绩,这为我们客观认识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蒙森给予恺撒大帝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完人,因为他为人宽厚,有着浓厚的民主意识,对科学也很推崇,热衷艺术,这样一位民主政治家的形象是很符合现代人心目当中明君形象的,也与我们现代人的意识形态最为贴近。

蒙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从事罗马史的研究长达三十多年,于1885年完成了他的五卷本《罗马史》的编著。这个时候他已近古稀之年。

在这一著作当中,蒙森将一支如椽史笔直接指向了当时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通过对恺撒大帝的高度赞扬,来抨击俾斯麦当时的暴政,以恺撒的民主形象与俾斯麦的专制进行鲜明的对比。《罗马史》这本书既是一部历史巨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因之,蒙森被誉为"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1902年,诺贝尔基金会认为《罗马史》是"写出有理想倾向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授予蒙森文学奖。

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最能体现文学精神的奠基人

人物思想他非常关心的问题的学术和教育政策,并举行了国家的立场。失望的政治德意志帝国,关于他的未来相当悲观,最后他建议自由党之间的协作和社会民主党。蒙森坚决不同意奥托·冯·俾斯麦的社会政策,于1881年,用强有力的语言和勉强避免起诉。

1879年,他的同事海因里希冯螟(即所谓的柏林)开始了一个政治运动对犹太人。蒙森强烈反对反犹太主义和写了严厉的小册子,他在信中谴责冯螟的意见。蒙森认为解决的反犹太主义在自愿的文化同化,这表明犹太人可以效仿人民的荷斯坦奶牛,汉诺威和德国其他各州,这放弃了一些特殊的海关时,将在普鲁士。蒙森是一个暴力的支持者德国的民族主义,保持了激进的态度斯拉夫国家。

标签: 近代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