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滴答历史 95 0

(图说三国·人物解析·第83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嗜血的狼牙)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常用的成语,都与曹操有关,例如,有一次他在急行军的时候,士兵干渴不已,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他灵机一动,谎称前方有一片梅林,激励士兵坚持找到了水源,于是衍生出了望梅止渴这一成语;再例如,汉中之战的时候,战况不利,他忧心忡忡,随口说以鸡令为口令,经杨修一番解读之后,衍生出了味如鸡肋一词,等等。不过,同样是出自《三国演义》,同样与曹操有关的一个成语,他却大约并不想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此事还要从潼关之战说起,虽然真实历史上,马超之所以发动潼关之战,仅是因为听说曹操要攻打汉中,害怕曹操的真实意图是平定西凉,于是联合韩遂等人一起起兵,甚至不顾自己父亲马腾的生死。但是演义中,却对他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洗白——在演义中,马腾还未进入许都,就与黄奎密谋除掉曹操,曹操发觉之后,尽杀马腾及其家小,马超在西凉得知此事之后,立马兴兵为父报仇。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马超本就武艺高强,否则的话,他做不到十七岁就杀王方、擒李蒙,更不可能与许褚大战二百余合不分胜负;与张飞大战三百余合仍旗鼓相当;更不可能得到“马超有吕布之勇”的评价。于是,当他含恨出手的时候,超常发挥的他,更是英勇无敌——潼关之战,他与曹操两军对峙,例行骂阵之后,五子良将中的于禁率先出阵,不到十合便败下阵来;张郃出马,也坚持了不到二十合;曾在宛城之战助曹仁度过危机的李通出手,更是直接被马超一枪挑于了马下。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我们都知道,在演义中,两军对阵的时候,一般先由主将单挑,哪一方的主将胜了,哪一方就开始掩杀,从而获得整场战争的胜利。这一战也不例外,马超连胜三场之后,“把枪望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操兵大败。”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西凉军深谙此道,于是大家都来捉曹操。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识曹操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为西凉军一边追杀敌军,一边在不断的相互科普,“穿红袍的是曹操!”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曹操正巧听到了这句话,不过他素有急智,于是一边纵马逃亡,一边做了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马上急脱下红袍”,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脑补出曹操当时的狼狈。可是他有张良计,西凉军也有“过墙梯”,于是他们立马替换了科普的内容,大喊:“长髯者是曹操!”曹操在逃亡之时,倒也算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句话又被他听到了,于是他再次实施了应急方案,用配刀割掉了自己的胡子,于是其狼狈又更胜一筹。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更可笑的是,西凉兵依旧不肯放过他,又开始大喊“短髯者是曹操!”这会曹操自然不可能再把胡子接回去,于是只能用旗角把下巴和脖子一起包了起来。试想,一边逃跑,一边在提防着靠近的敌兵,还要做出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曹操戎马一生,有哪一战是这般狼狈,又有哪一战是这般搞笑的呢?甚至,在整部小说中,都少有比这一片段更加搞笑的部分了吧?

曹操最狼狈的瞬间,令人忍俊不禁,留下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当然了,我们在读这一段故事的同时,收获得不仅是欢笑,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形容,曹操当时之狼狼的成语,即“割须弃袍”,这个成语自《三国演义》成书以来,就开始存在,直到如今依旧被广泛使用。每当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想到曹操在逃亡时,做的这一系列动作,想到他的狼狈,而忍俊不禁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标签: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