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滴答历史 103 0

​东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东临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靠京津唐经济区,南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º5′,北纬38º15′之间。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挂牌。东营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故里、山东地方代表戏曲吕剧的发源地和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崛起地。东营市自古至今人才辈出,今天我们来聊聊东营市的八大名人,你们都听过哪些呢?

孙武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其主要活动时期为公元前5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他所撰写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名著,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被称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该书对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郭无为郭无为(?-公元969年),字无不为,号抱腹山人,五代青州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方颡鸟喙,杂学多闻 ,长相很特别。好学多闻善于谈辩,未知其师承关系,穿着粗布的道士服装,隐居在武当山。后汉乾祐中,郭无为“杖策谒于军门”,后汉大将郭威(后为周太祖)“欲留守军门、但为左右所阻”。其后,北汉刘承钧即位,征召郭无为为谏议大夫,不久,又以其为相,执掌国政。968年刘承钧死后,刘继恩继位,怨恨郭无为在立储问题上不曾为其出力,欲逐之,未果。同年刘继恩为侍从所杀,郭无为立即迎立其弟刘继元,时人多有怀疑他是幕后主使。969年,宋太祖征北汉,郭无为欲降,被刘继元绞死。

倪宽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倪宽(?—公元前103年)西汉官员,字仲文,西汉武帝时千乘郡(今广饶县倪家村)人。因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为汉武帝所赏识,擢升左内史,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倪宽升任御史大夫,随武帝东封泰山。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倪宽奉诏与司马迁、公孙卿、壶遂等修改历法,经过精心推算制订出新历法--《太初历》,比秦朝的《颛顼历》有很大进步。广饶城西2.5公里处有倪宽墓。

李延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李延年(1904—1974),字吉甫,山东省广饶县人,20岁时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追随蒋介石参加东征、北伐。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后,22岁的李延年已任国民革命军一军二师五团团长。1929年,李延年被升任为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驻军汉口;1930年在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时,李延年以一旅的兵力,抵挡住冯玉祥部一个师的强攻,随后被调升为八十八师副师长,驻军杭州。此后经徐州整编,奉命征讨白崇禧、李宗仁,转战于河南民权一带。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与蒋介石,向浙闽方向开拔。蒋介石即急调李延年、李玉堂两师星夜疾驰闽北,沿建瓯、古田公路追击、堵截蔡廷锴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延年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5月,李部奉命日夜兼程,赶赴徐州第五战区,增援台儿庄战役。1940年李延年部进驻湖南省常德稍事整编,先后参加宜昌江防守备战和宜昌攻坚战。此战李延年部与日军交战近五个月之久,直到日本投降,日军终未能前进一步。1945年8月李延年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负责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1949年4月21日,共产党军强渡长江,国军全线崩溃,李延年率部向福建退走,同年8月共产党军攻陷福州,进军平潭。李延年指挥失灵,慌忙撤往台湾。1974年11月17日病逝,终年70岁。

綦公直綦公直,是元朝初年的名将之一。他曾为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王朝、统一中国、镇压部族反叛、建立和巩固军事封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等职。

李舜臣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李舜臣(1499~1559),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县城西南李鹊庄(今李鹊乡李鹊村)人。李舜臣稳重文雅,气度甚伟。自幼好学,“读书若渴”,尤喜古文。明嘉靖二年(1523年),以会试第一名(会元)成进士。初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因反对佞臣张聪“兴大礼”,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罢免。后被起用,封员外郎,继又出任江西省提学佥事,升南京国子司业,晋为太仆寺卿,不久,引病归里。从此,不谋政事,专致力于学。

毕鸣岐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毕鸣歧(1902—1971),字凤岗,山东省利津县人;早年曾在沈阳礼和洋行、福茂洋行、上海德孚洋行任翻译、文书、华人经理等职。建国后,任新民化工厂、建业砖瓦厂经理,曾被选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积极开展天津市进出口同业会的工作,为国家进出口业务的发展做出贡献。抗美援朝他捐献飞机1架,认购公债,并任赴朝慰问团副总团长赴朝慰问。1954年,毕鸣歧参加公私合营,创办、资助社会福利和教育事业;“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1年5月15日逝世;1978年,天津市委为他平反,恢复名誉。

丁莱夫山东省东营市八大名人,你知道东营市的哪些名人呢?

丁莱夫(1912~1983),原名丁之夏,广饶县高卜纸村人。1933年起,在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读书期间,他组织创办进步刊物,任学校的抗日救国会主席。1937年4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被分配到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9月随军挺进晋察冀,开辟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阜平县政府秘书长,唐县动委会主任、县委书记,晋察冀二分区地委民运部长、地委书记,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旅政委等职。

1951年7月,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组织部部长,后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兵团党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等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l1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六军政委 ,后任六十三军政委。1962年11月,丁莱夫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第一书记,为发展国家的广播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75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80年转任通讯部顾问,正兵团级。

标签: 秦朝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