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秦国崛起

滴答历史 85 0

进入战国时期后,秦国并没有立即突颖而出,相反一直停滞不前,内政不稳定,频繁更换君主。直到秦孝公继位,广招贤才,图强称霸。这时候在秦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商鞅。

战国七雄之秦国崛起

史记里记载商鞅本名叫卫鞅,魏国人,梁惠王时期,被推荐,“用之则是王佐之才,不用则杀之”梁惠王不以为意,既没召纳商鞅也没杀商鞅,商鞅得知在魏国没有发展可能,而此时秦孝公的求贤令传入商鞅耳中,于是商鞅入秦国,通过景监,秦国的太监,见到了秦孝公。后世有部分人对商鞅的这个行为 还是有很多不赞同的看法,觉得商鞅吃相不好看,因为在当时的儒家,很讲究这类门第礼节,孔子周游列国住谁家里都是很谨慎的。

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商鞅讲了帝制,秦孝公睡着了,第二次见面讲了王道,秦孝公依然不为所动,孝公回复两字“久唉”

战国七雄之秦国崛起

直到第三次见面,商鞅说了如何实现霸业,孝公被打动,立即开始变法图强。

商鞅变法分两次,前后18年,第一次变法核心是:重视农业,打击工商业,做工商业的交税双倍,同时改变了贵族的继承制度,无军公不能入籍,驱农归战。这一点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相似,最后也难逃和吴起的同样的命运。

其中还有一条对人性挑战的法令也为后来秦灭亡埋了伏笔,让农民互相监视,互相告发,也就是荣辱共同体。

第二次变法首先迁都咸阳,增加赋税,设县制管理,统一度量衡,做土地改革。

变法让秦国的国力增强,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从整个的历史长河来说,商鞅的法家变法,也把中国历史拉下了一大截。

首先鼓励大家以军功论赏,可以升官发财,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一夜之间坑杀了40万人。重视小农,导致其他的工商业发展落后,以刑为刑,暴力推进法制,把人性最恶的一面都激出来了, 所以也导致秦国建国后到处都是盗贼。

商鞅的法家变法有成效后,有一部分人夸赞商鞅的变法使社会进步了, 商鞅又觉得这些人不公正,把这些都发配了,不许人发声。

这么看来,商鞅这个人是酷不入情啊,活的很理想,活在自己建的理想国里,要追求法家的公正。

太子犯法了也要和百姓一样,不论情面,只视法制,这位太子也就是秦惠王继位后,在公元前338年,商鞅以谋反罪被判车裂之刑。

经过一系列的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强秦的局面开始出现。

标签: 秦朝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