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古代君王就像老虎一样,脾气阴晴不定,非常难伺候。今天高兴了,下属就能升官发财,但明天就可能就被鸡毛蒜皮的事激怒,杀你全家。
所以几乎所有做臣子的人,对君王都是如履薄冰,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生怕惹君王生气,即便有点怨气,也只敢在背后说两句,还害怕被人听见。
但是历史上却有很多做臣子的,很有脾气,生气了敢当面骂皇帝。有的人骂,不但没被杀头,反而被欣赏提拔,但有的人骂,就被杀头灭族。
下面是5个敢当面向君王发脾气的人。
1.蔺相如怒斥秦昭襄王嬴稷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众所周知,除此之外,蔺相如还有另一个更英勇的故事。
秦昭襄王嬴稷派使节告诉赵惠文王赵何,说愿意与赵国结盟,要求在河外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会面。赵何打算拒绝,廉颇、蔺相如不赞成,说:“大王不去,显示我们赵王国胆怯。”赵何只好前往,蔺相如一块随从。
廉颇把赵王送到边境,跟赵何说:“大王前去,计算途中行程跟高阶层会议时间,往返不会超过三十天。三十天还不回来,我们就拥护太子继位,以断绝秦王国的要挟。”赵何允许。
两国国王会谈后,嬴稷跟赵何对饮,将醉未醉,嬴稷请赵何弹瑟,赵何不敢拒绝,只好弹瑟一曲。蔺相如迅速反应,立刻要求嬴稷敲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打击乐),嬴稷拒绝,认为有损尊严。
蔺相如严肃地说:“五步之内,我脖子的血可要溅到大王身上。”侍卫正要拔刀相救,蔺相如怒目大喝,侍卫唯恐伤及嬴稷,不敢再动。嬴稷一肚子不高兴,勉强敲了一下,不欢而散。嬴稷始终无法占得上风,又因为赵国方面也严密戒备,秦国也无可奈何。赵何回国,擢升蔺相如当上卿,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评:廉颇是文臣却很勇猛,在宴会上为赵王挣回了面子,赵王当然很高兴。不过嬴稷不敢胡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赵国当时依然是强国。
2.毛遂怒斥楚考烈王芈完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孝成王赵丹派平原君赵胜到楚王国求救,赵胜要选了二十位文武俱备的宾客随从,但只得到十九人,差一人再也物色不到。
毛遂向赵胜自我推荐,赵胜说:“一个贤能的人才,活在世界上,好像铁锥放到口袋里,尖端会立刻显露。先生在我这里,有三年之久,从没有人称道你,我也不知道你,是先生没有才干的明证,还是请你留下。”
毛遂说:“我请求随你前往,正是要把铁锥放到口袋里。如果已经放到口袋里,早就连锥柄都破袋而出,不仅只露出尖端而已。”赵胜勉强允许。十九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露讥笑。
赵胜到了楚国,跟楚考烈王芈完会谈,重提缔结南北合纵同盟,分析利害,从早上谈到中午,都没结果。毛遂突然站起来,右手按着剑柄,迅速登上台阶,对赵胜说:“合纵同盟的利害,简单明了,两句话就可说完,从早上谈到中午,还在喋喋不休,原因何在?”
楚王芈完大发雷霆,喝令:“还不下去,我跟你的主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毛遂做出随时都可以出击的姿势,紧握剑柄,走到芈完前面说:“大王所以敢对我随意吆喝,仗着楚王国的百万雄兵罢了。可是,十步之内,你那百万雄兵可一点用处都没有。大王必须知道,你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当着我主人的面吆喝我,是什么意思?
商朝的子天乙只有七十里的土地,就当了天子。周文王姬昌只有一百里的土地,就使所有封国国君臣服,他们靠的不是军队多和战斗力强,而是抓住机会,发挥威力。现在,楚王国拥有五千里广大土地,战士一百余万人,这是当霸主的资本。以楚王国的强大,天下无人可以抵挡。白起,不过无知之辈,率领几万人,发动攻击,一战攻陷鄢城、郢都,再战烧掉祖先坟墓所在的夷陵,三战凌辱大王的祖先。这是楚王国百世怨毒,连赵国都感到羞辱,大王却并不在意。南北合纵同盟,事实上是为了楚王国,不是为了赵王国。在我主人面前,为什么吆喝我?”
芈完连连道歉说:“谢谢你的解释,楚王国决定追随赵王国。”毛遂说:“既然如此,是不是现在就可订约?”芈完说:“现在就订。”毛遂吩咐芈完的侍从说:“请把鸡、狗、马的血拿来。”
毛遂把畜牲的血倾到铜盘里,在芈完面前跪下呈献,说:“大王应先歃血,表示缔约决心,然后是我的主人,然后是我。”于是就在宫殿之上歃血结盟。
然后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右手招请十九人说:“就在这殿堂之下,你们也参与这次歃盟。各位庸碌之辈,因人成事而已。”赵胜既跟楚国缔结盟约,返回赵国,然后对人说:“从今以后,我再不敢说我能看透人了。”尊崇毛遂做上宾。
评:平原君经常自夸自己能识别人才,其实他喜欢的不过是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是能办事的人。毛遂这种人,身上有刺,平原君这种人其实是不愿意重用的。
3.范增怒斥西楚霸王项羽
刘邦和项羽都率军打进了关中,范增秘密计划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项羽也同意了,但是消息被项伯泄露给了张良,张良又告诉了刘邦。
在鸿门宴上,刘邦巴结项羽,让项羽逐渐打消了杀刘邦的意思。这个时候范增一直给项羽使眼色,让他杀掉刘邦,可项羽就是无动于衷,无奈只能让项庄去舞剑,趁机杀掉刘邦,没想到项伯也起来舞剑,阻挡项庄刺杀刘邦。
刘邦借上厕所的功夫,和张良樊哙商量对策,决定趁机偷偷逃走。鸿门距霸上刘邦的军营有四十里,刘邦不敢坐他来时的车辆,把车都留在了鸿门。
脱身后,只有一匹马,由刘邦一人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手提佩剑盾牌,步行保护。从骊山下,穿过芷阳,从小路直奔霸上。留下张良向项羽当面道歉,并献上贵重礼物。刘邦告诉张良:“从小径到军营,不过二十里,推测我已到达,你再行动。”
张良在外,一直等到他觉得刘邦已经安全,才进帐向项羽叩谢,说:“刘邦不胜酒力,不能面辞。他差遣我奉上白璧一双,呈献将军。玉斗一双,呈献亚父范增。”
项羽问:“刘邦在哪里?”张良说:“他听说将军有责备他的意思,心里害怕,先行躲避,大概已到军营。”项羽接过白璧,放到桌上。范增却把那双玉斗放在地上,拔剑砍碎,对项羽恨恨说:“不长进的东西,怎么能共谋大事?夺取你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都会成为他的战利品。”
范增当面骂项羽,让项羽很没面子,从此关系就疏远了,后来陈平又使了一个离间计,让项羽怀疑范增与刘邦暗中勾结,范增暴脾气又来了,随后离开了项羽,在回家的路上得病死了。
评:范增年龄大,脾气也大,说话也不给项羽留面子,偏偏项羽又是个非常好面子的人,真是水火不容。也许范增在刘邦阵营,可能待遇就不一样了。
4.周昌怒斥汉高祖刘邦
周昌从创业开始就追随刘邦,始终忠心耿耿,刘邦非常信任他,周昌做人也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看见刘邦做得不对,就敢当面硬杠。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特别宠幸美女戚姬,也特别喜欢戚姬生的儿子刘如意,封赵王。刘邦对吕雉生的太子刘盈,一直都不满意,认为刘如意才像自己。所以,就想犯浑废长立幼,让刘如意当太子接他的班。
有一次刘邦打算撤销刘盈的太子封号,改封刘如意,高级官员们全体极力反对,都没有用。御史大夫周昌,在御前会议上,据理力争。刘邦问他什么缘故?
周昌说话有点口吃,又在激愤情绪之下,不能畅言,只说:“我口不能言,然而我期期知道不可以,陛下要废太子,我期期不接受命令。”
刘邦看他急愤的表情,忍不住大笑。一场严重的巨变,在笑声中暂时中止。吕雉躲在金銮殿东厢,侧着耳朵偷听。朝会完后,见到周昌,向周昌下跪叩头致谢,说:“如果没有你仗义执言,太子就完了。”
还有一次,周昌去找刘邦去汇报工作,看见刘邦正抱着戚夫人缠绵。周昌一看是这情形,工作是没法汇报了,于是很不高兴地回头就走。
这时候刘邦看见周昌不高兴,连忙放下戚夫人,紧赶慢赶追上了周昌,骑到周昌脖子上,问说:“我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周昌仰起头,伸直了脖子,毫不客气地骂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刘邦听了哈哈大笑,也没有处罚周昌,而且以后对周昌更是敬佩甚至是敬畏了。
评:周昌骂刘邦暴君昏君,要放在一般皇帝,早拖出去杀头了,而刘邦还能哈哈大笑处理,可算是真够哥们,能分清好赖话。
5.方孝孺怒斥明成祖朱棣
方孝孺是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大臣,是当时儒林宗主,在读书人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替他策划了叛乱夺权计划的智囊人物道衍和尚(姚广孝)就告诉朱棣:“攻破南京城之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请你不要杀他,如果你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朱棣点头答应。
朱棣打进南京城后,想让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诏书,这对一般文臣来讲,是莫大的殊荣,朱棣把这个荣誉交给方孝孺,就像借此向方孝孺示好,以便通过收服方孝孺,让天下读书人都臣服于他。
方孝孺接到朱棣的命令后,在大殿上放声大哭,声音响彻整个大殿,这个时候朱棣表现出一种礼贤下士的姿态,走下宝座,然后说:先生别再悲伤了,我只是想效仿周公辅佐周成王呀。
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呀?”(成王代指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说:“他自焚被烧死了呀。”
方孝孺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呢?(言外之意:为什么不立建文帝的儿子)
成祖曰:“国家需要年龄大的皇帝呀。”(指建文帝的儿子年龄大小,不能承担重任。)
孝孺曰:“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呀?”(指建文帝的弟弟,年龄足够。)
朱棣被问得无话可说,着急了说:“这是我的家事儿。”
然后朱棣,压着怒火,让旁边的人把笔和纸给方孝孺,皮笑肉不笑地说:“昭告天下的诏书,非先生不可呀。”
方孝孺把笔往地上一扔,边哭边骂说:“死就死,诏书我是不会给你写的。”
山穷水尽的朱棣,终于被逼得原形毕露,大发雷霆之怒,命令将方孝孺处以“磔”刑。“磔”刑,就是一种将犯人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的极刑。方孝孺自己被杀不算,朱棣还复诏“诛其九族”,说是“五服之亲,尽皆灭戮”。将方孝孺血缘相近的亲族全部杀光,朱棣还不解恨,闻所未闻地“诛十族”。
评:方孝孺不能上马杀敌,但他是读书人中的清流宗师,他死后,读书人这股清流就逐渐变得浑浊了,可惜可叹。
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敢当面骂皇帝,可以在留言中补充他们的故事。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