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滴答历史 99 0

引言自古以来黄河流经的中原地区都被视为国家的中心地带,那里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因此每当汉族人民失去中原地区的统治权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有志之士力图恢复中原。在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第一次沦陷发生在西晋的永嘉年间。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西晋的中央政府走向崩溃,以匈奴,羯为首的少数民族趁此机会迅速占领了中原地区,而晋朝政府则去到了江南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有许多爱国人士便力图恢复中原,虽然当时中国南方的发展程度还不能与北方相比,作为弱势的一方在此时提出北伐似乎是不理智的。但他们相信依然留在中国北方的汉族人民会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北伐依然有着胜利的希望。而祖逖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显露了远大的志向,之后又在东晋政府不甚支持的情况下进行了北伐。在北伐的过程中祖逖显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行,赢得了中原人民的支持。但是当时中原地区的人民没能很好地团结起来,加上东晋政府内部的不稳定导致无力支援祖逖,这位满怀雄心壮志的民族英雄只能接受北伐失败的结局,不禁令人扼腕。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东晋名将祖逖

年少怀高志,闻鸡起舞时祖逖出生在西晋的一个官宦世家,其父亲祖武曾经历任西晋的王掾、上谷太守。不过祖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祖逖也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太多的教诲,而是由其长兄们照看长大。祖逖的兄长们大多很有才干,可是祖逖在年少的时候不爱学习,也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也不通文字,这让其兄长们十分头疼。但年少的祖逖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任侠的一面,他乐善好施,重情义,得到了周边百姓和家族长辈的喜爱。

随着年纪的增长,祖逖也逐渐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努力学习,他博览群书,通晓古今,身上的才华也渐渐得以显现。可是祖逖对于当时的西晋政府却不是特别满意,因此政府的多次征召都被祖逖拒绝了。后来他在司州担任主簿的时候,结识了好友刘琨,两人都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希望能够平定中原。他们经常在一起休息,当深夜鸡鸣的时候,祖逖就会起来练剑,这也是"闻鸡起舞"一词的由来,由此可见祖逖的努力程度,以及为国效力的决心。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

后来祖逖曾经跟随晋惠帝北伐,之后又受到了多位诸侯王的征召,但是祖逖并没有成行。恰逢此时京城失陷,祖逖只能带领其家人南渡。在南渡的过程中,祖逖能够体谅身边的老弱乡亲,将车马让出来给他们乘坐,得到了人们的赞扬。而且祖逖有谋略,识大局,后来被众人推举为一行人的领袖。在到达江南之后,祖逖被东晋政府授予了徐州刺史的官职,将宗族安置在丹徒的京口。

此时的东晋政府立足未稳,正在与江东士族积极接触,希望能够稳定自己在江东地区的统治地位,因而无暇北顾。然而祖逖等人却认为现在是北伐的优秀时机,一来当时的少数民族首领们还没有完全占据中原地区,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统治体系,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发动攻击无疑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来此时王室南渡不久,中原百姓对于晋朝政府还有很强的归属感,如果此时王师北渡,定能鼓舞人心,赢得中原人民的支持。

晋元帝也认可了祖逖的分析,但是碍于当时王室衰弱,而且北伐与江东士族的政治目的并不一致,因此东晋政府只给了祖逖少量的钱财和装备,令其自行招募兵勇。祖逖便带领自己之前的部曲百余家渡江,开始了他的北伐征程。在渡江的过程中,祖逖奋起手中的船桨,用力击打江水并立誓如果自己在夺回中原之前就南渡的话,下场就如同这被打乱的江水。这样的誓词激起了将士们的雄心,大家更坚定了跟随祖逖北伐的决心。此事在《晋书》中有如下记载: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于中流击楫的祖逖

无论是闻鸡起舞还是中流击楫都是对年轻祖逖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最好描写。在那样的乱世之中,祖逖还能将恢复中原作为一生的目标,而不是投身于东晋的政治运动,这无疑是可贵的。毕竟祖逖能够率领的只有自己旧时的部曲,身后也没有足够的支持,但也正是这样艰难的环境才能体现出其无畏的爱国情怀,让人至今依然为之神往。

攘外必先安内,祖逖对于中原地区反抗势力的整合济发展祖逖带领其部队在江阴整理了军备,之后就去到了中原地区。在祖逖看来,当时中原的汉人们应该正在翘首以盼王师的到来。不过当时中原地区的形势却和祖逖的认知不同,虽然汉族人民确实联合起来抵御石勒的进攻,但是他们却将祖逖视为外来者。祖逖也感觉这些人不能与自己精诚合作,因此在到来之后祖逖就设计杀死了流人坞主张平,希望能够得到中原地区的控制权。

但是祖逖的行为却激起了樊雅等人的反抗,汉人之间出现了相互的攻击。祖逖虽然依靠自己出众的指挥能力击败了原先囤聚在中原地区的反胡势力,但这终究是汉族抵抗军之间的内耗,对于之后收复中原地区是十分不利的。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东晋坞堡模型

而在这次冲突之后,部分原先抵抗军将领反而去投靠了羯人领主石勒,这对于中原地区汉人的军事实力显然又是一次比较大的削弱。之后石勒曾经多次发动针对祖逖的攻击,但是祖逖依靠出色的战术指挥屡次击败石勒,稳定了局势。并且他还从中调节了中原部分小势力的冲突,将他们都收归于自己帐下,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祖逖除了军事行动上的胜利之外,还对中原地区进行了相对有效的治理。他不但积极发展农业,让人民重新回归土地,解决了粮食问题,还将在战事中去世同胞的遗体收回安葬,并且进行祭奠,赢得了民心。在百姓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坞主前来归附,黄河以南的土地大多被祖逖收复。此事在《晋书》中有如下记载:

"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后赵明帝石勒

祖逖在渡江之初,并没有寻求与当地反抗势力的联合,而是打算将其收编,但是没能如愿,造成了中原抵抗力量的严重损失。虽然之后祖逖有效地整合了其他较小的势力,也在对羯人的战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是之前的行动还是有些莽撞,如果能够采用更加温和手段,说不定之后的中原战局会对祖逖更加有利。

出师未捷身先死,勇将祖逖的孤独与遗憾前面提到祖逖在多次战胜石勒之后,已经基本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且石勒已经不敢前来进犯。但是祖逖深知即使这样,自己的实力还是不足以渡河征战,夺回旧都洛阳。因此祖逖便多次向东晋政府请求支援,但是当时的东晋朝堂之中的权力斗争十分激烈,王敦与刘隗都忙于击垮对方,根本无暇北顾,这让祖逖十分焦虑。

与此同时东晋政府还派出戴若思担任都督,准备接手黄河以南的防务。祖逖知道戴若思是吴地生人,与自己不同,并没有收复失地的理想,一旦由其接任,那么东晋恢复中原的日子就将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祖逖心内焦虑,身体也逐渐垮了下来。此事在《晋书》中有如下记载:

"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乃致妻孥汝南大木山下。"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祖逖依然在用心经营河南一带的防务,兴建了多处堡垒用以抵御胡人的进攻。但是祖逖的身体确实一日不如一日,也没有精力再次发动战略进攻,收复失地了。随着祖逖身体日渐衰弱,他深知自己一生的志愿难以实现,便借天命道出了心中的不甘,说出了"为方平河北,而天欲杀我,此乃不祐国也。"不久之后祖逖便撒手人寰,而河南地区的民众都万分悲痛,为其立祠,并时时打扫,由此亦可见祖逖在人民心中的威望。

虽然祖逖在临终的时候,说自己不能实现恢复中原这一理想的原因是天命,但实际上真正造成祖逖失利的因素却是其孤立无援的状态。假如东晋政府能够给予祖逖适当的支援,那么祖逖就很有可能依靠其在河南地区的强大影响力取得更大的战果,不得不说王敦等致力于朝堂争斗的大臣们都是祖逖忧愤而死的罪魁祸首。

闻鸡起舞的东晋名将祖逖,究竟建立了怎样的功业

东晋权臣王敦

结语西晋灭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在让百姓蒙受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给了英雄人物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东晋名将祖逖作为西晋旧臣,并不甘心偏居江左,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北伐收复中原的事业之中。虽然祖逖能力超群,又得到了中原地区百姓的鼎力支持,但是在得不到政府支持的背景下,还是壮志未酬,一生都未能渡过黄河。

虽然说祖逖的失败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但是东晋政府的不作为绝对是最重要的原因。而这其实在祖逖出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晋元帝虽然支持祖逖,但是却不能给他一兵一卒,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初来乍到的东晋政府在江东是没有实权的,而且后面北方士族与江南士族的政治斗争也都是可以预见的,因此祖逖的选择未免略显草率。再者祖逖对于中原的抗胡势力并没有做好整合,也损失了一部分资源,这都是我们需要承认的。但是能够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选择战略进攻,并且依靠个人强大的能力和个人魅力在中国北方与胡人战斗半生,祖逖还是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其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精神更会鼓励无数后来者奋进。

参考文献1《晋书》

2《资治通鉴》

3《魏晋南北朝史》

标签: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