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罗贯中用了6000多字的篇幅来描绘这段被后世誉为千古佳话的故事,写的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令人难忘。
一个故事能够被演绎到如此境界可谓达到了艺术的极致。但即使是这样精彩的故事到今天,或许是因为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或许是对历史真实的求索,竟被质疑起来。例如质疑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出来的,还是他自己毛遂自荐出来的。应该说这种建立在求知基础上的回味和质疑是值得提倡的,他可使人的知识面更加宽泛,也使名著更贴近真实。
而其中最大的始作俑者非易中天莫属,而易中天的武器就是用《三国志》和其它史料解析对比《三国演义》,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易中天解说的平民化视角。以前的学者们尽管也经常的拿《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比较,但却因其过于的学术化而未能得到推广。这一点在易中天回答央视记者的时候也曾经提到。他就是要用常人的思想理解英雄,那个历史英雄当时可能就是自己现在的邻居。的确,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英雄,也很少有人在活着的时候就以为自己会是流芳百世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踏实的,是否英雄更多是身后的事情。
有了这个前言我们可以说说三顾茅庐了。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一位比周瑜年长的长者,其实却恰恰相反。为了故事的精彩,罗贯中甚至把一些属于周瑜和其他人的故事给了诸葛亮。的确,在那个人均寿命普遍较低的时代,年轻的诸葛亮才更可能具有远大抱负,如果年长更多的可能倒是暮气沉沉无意进取了,而刘备也不可能为了这样一个身体差的人而三顾茅庐了。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属于归隐的状态,但他并非是真的归隐,而是待价而沽。这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风气,没有科举,隐士们大都以此以退为进。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其实在刘备来之前,诸葛亮并不是没有机会出山,他哥哥诸葛瑾不就投了孙权吗?他是在等待,诸葛亮是一个宁做鸡头,不当牛尾的人。而从经济的角度说,诸葛亮并不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人,尽管他在《出师表》里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那更多是一种自谦而已。这至少说明他还是有待价而沽的经济基础。
所以说刘备找诸葛用“礼贤下士”这个词汇就有些勉强,诸葛亮并非下士,而当时的刘备也更非显赫。刘备之所以表现出那样的求贤若渴并不奇怪,因为人往往只有在处于困境的时候才会谦虚谨慎,而在他强大的时候却要骄横了,例如在后来刘备打东吴的时候就不是很谦虚。
同样让刘备为之倾倒震惊的《隆中对》三分天下的说法也非诸葛亮的独创,鲁肃就曾经提出过,可以判断之前在和诸葛亮相处的名士阶层中已有了类似的版本。
这个版本刘备或许听到过,或许没有听到。这对刘备并不是十分重要,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尽管拥有的一个忠诚的团队,但还是有人才结构上的缺陷,他需要一位懂得军事谋略的人才,否则他也不会找诸葛亮了。
但我们还是不能想象饱经沧桑的刘备会那么冲动的被诸葛亮的一番话感动。当然我们绝不排除他真诚的希望诸葛亮真的能够帮助他成就大业,但至少他要考察一段时间,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规则。让他三顾的原因里既有对诸葛亮的尊敬,也不排除有释放礼贤下士的作秀,在这时候他的这个举动是有利而无害的,而他恰好又在刘表哪里被冷落着,所以他有的是时间,三顾不行,还可以七顾八顾,到那时反而会弄得诸葛亮无趣了。
要知道刘备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从三国开始到三顾茅庐,尽管经历了那么多坎坷他都应付过来了。再说他还有两个好帮手,关羽和张飞。今天人们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道理在刘关张这里同样适用。
可以说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玩的是一个游戏规则。诸葛亮要想出山当鸡头似的人物在当时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诸葛亮能干固然好,不能干让他干点别的的也无所谓。领导冷落下属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当然无论是诸葛亮或是刘备都知道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努力,在这一点上双方取得了共识。正是有了这个共识,双方在三顾茅庐的故事里合作愉快,于是人们对于刘备礼贤下士的胸怀,给予了最为热烈的赞美,对诸葛亮的才能有了最初的认识。于是三顾茅庐成了后来一个经典的人力资源案例。于是后来的人才要感慨在1 800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中还有多少像刘备这样尊重人才的领导者。殊不知这种评价是来源于结果,而不是三顾茅庐之时。
所以这种背景下的三顾茅庐也可以说是一个俗套的故事,只是被罗贯中演绎出了精彩。
不知道我的闲话是否符合易中天所讲历史的套路,尽管我非常欣赏他的讲座,但之后我却生出另一种担心——他的历史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损坏了《三国演义》原创魅力呢?
当然这不能完全责怪易中天,他是在借用《三国演义》说他的“真实的历史”。这是对之前大肆戏说历史的反动,也是中国人普遍具有研究历史的癖好,他们需要更好更新的解读。而易中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历史的三国和艺术的《三国演义》中间找到了解析的缝隙。
但无论怎么讲或者谁在讲,最后的问题是我们要在易中天们的这种解析中得到什么呢?
或许对易中天们来说他们是获得了一种参与“流行”的机缘,对大众则是获得了一个从另一角度看历史的机会。“流行”主宰了一切。那么我们可以由此发问:下一次又会流行什么?
没有人知道下一次会流行什么,除非他是神,但神是不会与凡人一起比赛的。所以只能再次借用那句老话: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中国类似易中天这样学富五车的学者很多,但他恰好抓住了这个机缘,于是他成功了。
标签: 三顾茅庐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