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开始,潮汕就设立了潮州府,统辖着整个潮汕地区,因此整个潮汕地域都习惯称为“潮州”,潮汕人也一直有称为“潮州人”。
素有“岭南名邦”,“海滨邹鲁”美誉的潮汕地区,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之地,唐朝之后,在韩文公治潮州之后,潮汕大地向学之风盛启,文化更是逐日昌明,学而优则仕,成了潮汕学子们的一大人生目标,通过读书,科举考试而改变命运,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
潮汕的每朝每代,都有名人贤士的诞生,历史上前后出现了两个“潮州八贤”的著名人物,一个是以唐宋时期潮州的优秀人物赵德、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等八位贤才,又称为“潮州前八贤”,另一个就是以明朝时的“潮州后八贤”。
在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崇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是戊辰年,这届的科举也就叫“戊辰科”,那年整个潮汕地区同榜登第的进士竟然有八人之多,这在潮州府科举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盛事,他们是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粱应龙、杨任斯、陈所献、李士淳等八位,这八人被尊称为潮州“戊辰八贤”,也被称为“潮州后八贤”。
为了纪念这一盛事殊荣,潮州府内特地修建了“八贤亭”和“戊辰八贤”的牌坊亭楼,纪念这一份荣耀,“八贤亭”现在已经不见了,而“戊辰八贤”的牌坊,就再次耸立在潮州市的牌坊街上。贤人志士的辈出,凸现出了潮汕大地重教育,重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及勤奋读书学习的良好民风。
“戊辰八贤”的牌坊亭楼
今天要聊的人物,就是后八贤之首-----辜朝荐。
辜朝荐(1598~1668),享年71岁,字端敬,海阳县大寨人,就是现在潮安县金石镇辜厝村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辜朝荐从小就酷爱读书,后在揭阳读书。
1624年明熹宗天启四年考中举人,时年27岁。
1628年明崇祯元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时年31岁。
中进士之后官任现在的安徽桐城县知县,
1633年崇祯六年升任山东道御史、户科给事中,后补礼科给事中。
1639年崇祯十二年,辜朝荐负责督催湖北、湖南练兵军饷,就是采集军粮,因为提前完成任务,督饷有功,多次受到崇祯皇帝的赞赏,并获赐御宴多次,
1644年,辜朝荐任礼部给事,负责南京、江西、广东、广西四省的粮饷,恰逢闯王李自成率兵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大明王朝破灭,接着就是吴三桂引领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并在北京正式建立了满清王朝政府。
身在京城之外的辜朝荐得知天下已变,为保持他的立场,他坚决不与清朝庭为伍,返回故乡,陪同老母亲隐居桑浦山间,与友人一起,赋诗言志,抒发他们不向清朝屈服的决心和情感,以及对天下的担忧。
1647年,桂王朱由榔在广东即位,建立起南明朝,年号永历,辜朝荐被授为太常寺少卿。他一心想匡扶南明朝,完成反清复明的大计,但是南明朝的力量过弱,机会渺茫,辜朝荐也未曾到任。
当时恰逢郑成功也在福建厦门,金门屯兵抗清,辜朝荐义无反顾地,不惜捐献所有家产,只身前往厦门投靠郑成功,辅助郑成功,以继续完成他反清复明的理想,而郑成功对辜朝荐也是十分礼遇以及信任,有记载说郑成功在“军国大事,悉以咨之”,大小事情,都与辜朝荐商量咨询,辜朝荐也就成为郑成功幕僚中最得力的明朝旧吏“七公”之一。
随着清廷势力的强盛,郑成功的反清复明大计难以实现,辜朝荐转为积极支持郑成功出师台湾,赶走殖民者收复失地。
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辜朝荐则留守厦门,为郑成功固收大本营。当郑成功渡海赶走荷兰人收回台湾之后,南明永历帝还派人到台湾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而辜朝荐也被封为兵科给事中。
郑成功逝世以后,辜朝荐随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也渡海登上台湾,在台湾居住了六年,在台湾的这段时间,辜朝荐协助郑经兴办学校、开科取士,与当时居台的王忠孝、郭贞一、李茂春等人一起引进倡导中华的传统文化,开启了台湾岛被殖民以后回归的文化新篇章。后来的文学界和史学界,都称辜朝荐这一批人是“台湾文化的开拓者”。
1668年康熙七年,辜朝荐在台湾去世。当地民众特地为他建祠,纪念他在台湾的功绩。
有关辜朝荐的史书记载有:
清朝时期王必昌纂辑《重修台湾县志》卷十一里的人物志,侨寓:辜朝荐,字在公,粤之揭阳人。登崇祯戊辰进士。始任江南安庆推官,历掌谏垣,晋京卿。与黄奇遇、罗万杰、郭之奇,号为四骏。初栖浯岛,继入台卒。一子文麟,长回粤,登国朝进士,为安溪令。
民国时期的《台湾通史》史卷二十九.列传一:志台湾者多取资焉。同时居台者有徐孚远、王忠孝、辜朝荐、沈佺期等,亦一国之贤者。
辜朝荐字在公,广东揭阳人。崇祯元年进士,始任江南安庆推官,历掌谏垣,晋京卿。北京破,南归,居金门,既为延平郡王上客。后入台卒。子文麟,及长回乡。
(因为辜朝荐是在揭阳读书,并且参加科举考试的,所以有的文献记载会将他归入揭阳)
等等。
辜朝荐画像(源自网络)
辜朝荐生活的年代是相对动荡的时期,年轻时期以读书走上仕途,中年时期则遇到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大事件,他保持着坚强的民族气节,当满清族入侵,大明朝灭亡以后,仍然坚决不向清朝庭屈服,没有为自己的利益去投降去换取官职,而是坚定地站在守护大明王朝的立场上,成为一名积极的反清复明斗士。
辜朝荐秉承着辜氏宗族世代流传的“修身重德、志远才高、忠孝两全、为国为民……”的族训。继承和弘扬他们辜家的优秀家风,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为了理想而不惜抛弃所有的财产地位,抛弃安逸的生活环境,而是奔波奋斗终生,最后还是客死异乡
辜朝荐的良好家风也让辜家后人受益,他的孙子辜文麟在清朝康熙年间也中了进士,辜朝荐一族享有“公孙双进士”的美称。
现在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辜厝村,有几座完整的辜氏家庙,有大宗祠,有“郎宿公祠”,有“太卿第”,它们虽然都不是特别的富丽堂皇,但是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清廉之气,在简朴的风格之中散发出的是那种明朝时代的清幽和优雅,洋溢出的是浓郁的正义。
“太卿第”就是供奉着辜朝荐的,它是前、中、后三进格局,前是大门,中间是孙子辜文麟的进士牌匾,而最后一座,则是供奉着辜朝荐牌位的大厅,顶梁上悬挂着“岁进士”的牌匾,门前还有特殊的红绿色栏栅的围护。
辜朝荐公孙双进士的荣誉,在家庙里是得到显著的展示,展示了这一门双进士的非凡荣耀。
这座家庙建于明末崇祯年间。
太卿第里的两块进士牌匾
据看门的大叔介绍,这座“太卿第”始建于明末年间,而这最外面的一道大门,是到了清朝时期修复时候再加建的,可以看到,相对里面的简朴,这道大门的风格就显得气势和雄伟,2只清朝的石雕狮子,守护着这个大门,一幅“八贤门第,四俊家声”的对联,完整无缺地展示了主人家的身份,八贤指的就是“戊辰八贤”,而四俊呢,就是当年这八贤之中,辜朝荐,宋兆禴、郭之奇、黄奇遇他们4人是同学,他们一起在揭阳读书,一起赴考,一起中举得到进士功名,所以4人也被称为“戊辰四俊”
太卿第的大门正面
良好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家庙祠堂这些场所,就是在弘扬传承家风当中发挥作用的,它可以讲述先辈的荣誉,可以凝聚族人的心,可以让后代有学习的榜样。让传统不断,让优良永传。
这些在风雨中屹立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家庙祠堂,在今天,它们依然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老村寨的那片残破之中,正是它们在演绎着历史的沧桑,以其独有的沉淀出来的魅力,散发着它的光彩,展示着一个家族的荣耀,展示了地方的历史,展示着我们潮汕大地,无穷的人文光辉。
本文4-24日发表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网
标签: 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