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抗日战争最大的战略损失,肯定非“皖南事变”莫属。探讨“皖南事变”,新四军其实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避免这一历史悲剧的发生。特别是陈毅、粟裕曾力促项英将皖南军部尽速东移苏南,为此粟裕还曾亲自制定了三个团接应的作战计划。以粟裕的缜密与精算,这个计划无疑是周密可行的。那么,为什么粟裕接应军部东移的计划最终不得不搁浅,未能付诸实施呢?
第一,陈毅粟裕认为苏南战略环境远好于皖南,力请项英和军部来苏南共同发展。
1940年,为了对付皖南和苏南的新四军,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调集了约18个团的兵力,首先切断新四军皖南与苏南的战略联系,其次摆出围歼皖南、威逼苏南的架式。顾祝同等人还这样分析道:“叶(挺)、项(英)在皖南,如瓮中之鳖,手到擒来;陈(毅)、粟(裕)在苏南,如海滨之鱼,稍纵即逝”。
面对严峻的战略形势,陈毅、粟裕研究认为:“皖南、苏南分则力弱,合作可以开展局面”,为此,“应先放弃皖南,集中全力发展苏南,直到海边”。如果我在皖南和苏南两处分别应敌,则只能是疲于应付,根本不是明智之举。最主要的是,苏南的敌情与皖南有很大的不同,苏南是敌后地区,国民党军队一般不敢去,至少是不敢大规模派兵前往。如果去少量部队的话,一旦摩擦起来,新四军并不怕,完全能够应付。
然而,项英此时的主张是:皖南与江南组成两个独立的作战单位,在不影响争取苏北的条件下,主要还是由江南加强皖南的力量。在国民党大举进攻皖南新四军军部时,先打破其进攻,随即“向浙闽发展”。
显然,项英与陈毅、粟裕的意见相左。
第二,粟裕制定了三个团接应军部东移计划,如果项英下决心双方对接没问题。
对于项英主张向浙闽发展,陈毅、粟裕坚决反对。他们甚至这样发电向项英表示:“皖南部队企图于顽方进攻时长征闽浙,不可轻试”。
为了迎接项英和新四军军部来苏南,陈毅、粟裕一方面多次打电报力请项英东移,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做好迎接军部东移的有关准备。
一是考虑到电报毕竟受文字和篇幅所限,不一定能详细地、原原本本地反映陈粟的意图和想法,于是陈粟主动派人到军部联系,汇报他们的想法,以更好的说服军部来苏南。
二是考虑到双方能够快速对接、取捷径对接,粟裕命江南指挥部作战科长吴肃率领侦察组,与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率领的侦察组,分别从江南和皖南对进勘察行军路线,从中选取合适可行的军部东移路线。为使吴肃更好地遂行勘察任务,粟裕在他出发前还做了特别的交待,叮嘱吴肃一定要关注好山川、河流,以及当地的民社情等重点科目的勘察。吴肃受领任务后,与李志高的对接勘察进展得比较顺利。任务完成后,吴肃即向粟裕作了详细的汇报。
三是考虑到军部东移可能遇到的敌情,粟裕制定了详细的对接兵力使用计划。经粟裕与参谋人员测算,从江南指挥部控制的水阳、狸头桥到军部驻地皖南泾县云岭,最远不到150公里的路程。粟裕最终拟定了“派三个团接应军部东移的作战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实施,双方互相对进的话,只需一昼夜便可对接上。
第三,项英迟迟就是不来苏南,陈毅、粟裕没办法只好渡江开辟江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5月4日,中央连发两电给项英:要求“新四军军部、后方机关及皖南主力移至苏南”,“新四军主力发展方向是在苏南、苏北广大敌人后方直至海边之数十个县,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
对于中央的明确指示,对于陈粟的力请军部东移,项英仍不为所动,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此时,大江南北反共风云日紧,反共摩擦愈演愈烈。特别是江南的新四军战略环境越来越严峻。国民党已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对新四军布好了进攻的阵势。
形势的发展已到了最后抉择的关键时刻。陈毅、粟裕分析认为:此时如果不跨江北上,江南新四军势必陷入国民党军的战略包围之中,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1940年6月15日,陈毅、粟裕急电中央、项英和胡服(刘少奇):“目前只有集中苏北攻击韩(德勤)或者集中苏南打冷欣两个途径。一切应付已到穷尽之时,再不决定必致苏北苏南两方受损”,“我决心布置移往苏北”,“皖南军部方面宜速部署”。
迟迟等不来军部东移,面对严峻的战略形势,陈毅、粟裕最终不得不放弃对接军部东移作战计划。陈毅于6月28日先行过江北上。粟裕于7月8日率江南指挥部主力胜利渡过长江。
最终,陈毅、粟裕在江北得以大发展。而新四军军部这边却留了历史遗憾,军部共9千余人遭受了痛心疾首的“皖南事变”。
主要参考文献:《陈毅传》《粟裕传》
标签: 皖南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