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读东周第三六期——桃花夫人

滴答历史 20 0

  戊申读东周第三六期——桃花夫人

  戊申前面讲过几个女人,褒姒、武姜、宣姜、文姜、哀姜,全都不是好东西,好像好女人都死绝了,其实不是,今天戊申就讲一个好女人的故事。这个好女人就是息妫,春秋四大美女之首,另外三个是——文姜、夏姬、西施,西施是个女间谍,文姜和夏姬是大荡妇,西施还好,息妫和文姜、夏姬之流并为春秋四大美女,真是辱没了她。

  从息妫的名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姓妫,她老头儿姓息,所以她叫息妫。妫是上古古姓之一,是五帝之一舜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陈国,也就是今天河南的淮阳。息妫是舜帝的后代,陈国的公主。息妫拥有绝世容颜,俗词不足以形容。

  息妫还有一个姐姐叫蔡妫,书中没有交代蔡妫的容貌,估计也不差,蔡妫嫁给了蔡哀侯献舞,息妫嫁给了息侯。有一次,息妫回家看她爹妈,路经蔡国,蔡献舞知道他小油有绝世之貌,存心不良,以蔡妫之名,派人请息妫到蔡宫中赴宴。宴席上,蔡献舞讲了个黄段子,调戏息妫,息妫大怒,愤愤而去。息侯知道后,恼足了,就想办法要干蔡献舞一下。

  当时南方诸国,以楚最强最大,先后灭邓,克权,服随,败郧,盟绞,役息,汉东小国,无不俯首称臣。

  只有蔡国和齐国亲近,因为齐桓公的第三位夫人就是蔡国宗女蔡姬,两国有婚姻之好,而且蔡献舞还参加过齐桓公的北杏会盟,所以蔡国虽然和楚国接壤,但是关系一般,反而和齐国关系很好。楚国到了楚文王熊赀这一代,威势更胜从前,兵力强盛,人才济济,斗祈、屈重、斗伯比、薳章、斗廉、鬻拳等人齐聚麾下,野心勃勃,虎视眈眈,渐有侵犯中原之意。

  息侯想来想去,只有楚国可以帮他出一口恶气,于是派人到楚国交公粮,趁机向楚文王大进谗言诡计,曰:蔡献舞这个人,自以为是齐桓公舅子,不把大王放在眼里。怎么办?干个舅子。你这样,你先打我,蔡献舞和我是担儿挑,我向他求救,他肯定来,到时候咱们合兵一处,打他龟孙,让他知道知道厉害。熊赀一听,好好好,你的良心大大的坏。

  楚文王正愁蔡国不肯归顺,就来了息侯这个枕头,非常高兴,当下兴兵伐息。息侯向蔡求救,蔡献舞果然出兵相救,和息侯估计的一样。熊赀早就设好了陷阱,蔡献舞一来,掉里了,赶快撤兵,想进息城躲避。息侯命令关闭城门,蔡献舞没处跑,被活捉了。息侯终于报了戏妻之仇,犒劳楚国大军,亲送楚文王回国。蔡献舞才回过味儿来,知道自己中了息侯之计,把牙恨掉了。

  蔡国大臣带着money和女人到楚国赎献舞,蔡侯得以放回,临行之际,楚文王设宴饯行。宴席上,山珍海味,歌舞升平,熊赀指着其中一个歌女说,这女人美吧。蔡献舞心怀记恨,趁机说道,美个粪,天下女人,息妫为最。熊赀也是个色鬼,问息妫哪美。献舞说,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天人之姿,当世绝色。把楚文王说得心痒难搔,欲火难耐。

  献舞走后,熊赀想见息妫,就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息侯摆下酒席,宴请楚文王。席间,熊赀要求息妫出来敬酒,息侯不敢不从。息妫盛装而至,肤如凝脂,脸若桃花,果然人间绝色,熊赀大为倾倒。息妫不卑不亢,施施有礼,敬完酒就回去了。席散后,熊赀神魂俱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想息妫想得睡不着觉。第二天,熊赀以摆酒答礼为名,邀请息侯到馆舍相见,其实早已安排甲兵,息侯一到,立即抓起来,随后就去内宫找息妫。息妫闻变,想跳井自杀,被楚将斗丹抓住,熊赀说,跟谁不是跟,跟我吧,只要你从了我,息侯我不杀了,也不绝其祭祀,如若不然,国族夷灭。息妫无奈只得相从,楚文王抚慰一番,就在军中立息妫为夫人,因其有桃花仙容,号为桃花夫人。至于息侯,史上有两种说法,其一说他悲愤至极,气死了;另一种说法是苟延残喘,给楚王看守城门。

  自此一场为了息妫而展开的东方特洛伊战争落下了帷幕,以蔡国的惨败,息国的亡国而告终。这一切仅仅是由于蔡献舞的无耻行径,息侯头脑发热时的错误决定造成。但在春秋时期,看似偶然灭国的息国,其实有其必然性,弱肉强食,才是生存法则,息国、蔡国注定要亡。

  再说息妫,成为楚文王夫人后,荣宠无比,三年内生了两个儿子,老大熊囏(读音:坚),老二熊恽,熊恽就是以后的楚成王。息妫虽然做了三年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但不苟言笑,从不与楚王说话。熊赀很奇怪,有一次就问息妫为什么不说话。息妫泪曰:吾一女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有何面目言语。

  楚文王听后,不但不生息妫的气,反而愈加敬重,却把满腔怨气发在蔡侯身上,说,夫人之恨,皆蔡献舞那兔孙弄的,我饶不了他。就因为息妫的一句话,熊赀兴兵伐蔡,把献舞打得吐血,蔡侯签约赔款,才算作罢。

  后来楚文王死了,二子年幼,熊赀他兄弟子元当了令尹,存心不良,一想篡位当王,二想霸占息妫,可是斗伯比很厉害,他怕斗伯比,一直隐忍。等到斗伯比也挂了,子元开始肆无忌惮,在王宫旁边盖了别墅,每天看艳舞,叫舞女唱些淫词艳语,以此勾引息妫。息妫知道后说,先君习武事,征诸侯,列国朝贡不绝。而今楚兵不出十年了,诸侯早将强楚抛之脑后,令尹不知图强,只闻歌舞,真废柴也。子元听到后很羞愧,觉得自己连个女人也不如,于是兴兵伐郑,想用军功取媚息妫。可是郑国有良臣叔詹,大摆空城之计,子元不敢打,一点儿便宜没捞着,又怕就这么回去让息妫小瞧,就假装打了胜仗,敲锣打鼓唱着凯歌退兵了,脸皮真厚。回国之后,子元叫人先报告息妫,说此次出兵大获全胜,未损一兵一卒。这倒是真的,尼玛都没打,当然不损一兵一卒。息妫说,打了胜仗应该宣示国人,在我这儿显摆什么。子元马屁又没拍响,息妫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后来,子元作乱被干掉了,他对息妫的不良用心也随着他的死灰飞烟灭了。

  关于息妫的死有很多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第一种,息妫趁楚王外出打猎,出宫和看守城门的丈夫息侯相会,然后双双撞墙而死,有的说是撞树,反正他俩彼此殉情了。

  第二种,息妫没出城,也没一头撞死,而是辅佐儿子楚成王,选良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提出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楚国大治后还政于君,隐居深宫不问世事,后来当然是老于楚国了。

  关于这两种说法,戊申有些不同意见。第一种,不太可能,因为首先,息侯的死活还是个大问题,文中交代他是忧愤而死,还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楚文王把息国灭了以后,只留了几十个人跟着息侯,既无经济来源,又没有外部援助,那几十个人估计也很难对息侯好到哪里去,息侯不死就是奇迹了。就算没死,守城门,息妫能轻易见到他么?息妫知道他的消息么?息妫有两个儿子却是真真切切的,三年之后,她会抛下幼子,找寻那个生死未卜的前夫?可能性很小,也很难。

  第二种,更不可能,这简直是武则天嘛,楚国的强大好像全是因为她,而且这么厉害的一个女人居然不贪恋权力,该收手时就收手,简直太难得了,古往今来这样做得最好的也就周公旦了,周公旦是谁,圣人啊,息妫成了圣人了,意淫不?

  不管这两种说法是真是假吧,至少反映了一点,人们都很喜欢息妫,很怀念她,愿意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放在她的身上,因为她虽然再嫁楚文王,可她的心从来没有变过,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不满与反抗。关于她的死,第一种说法显然是女人的美好愿望,那些有些节烈情操的女子觉得息妫是完美的,如果有这样一个结果,那就更加完美。第二种则是男人们的异想天开,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有这样一个贤内助,把这种期望投射到息妫身上,如此而已。可以看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很喜欢息妫的。“屈身入楚宫,三年无只字。”这大概就是息妫身上所闪现的最为耀眼的光辉吧。

  话说楚国令尹子元,因为息妫的只言片语,兴兵伐郑,被郑国空城计吓退,到底此计如何,请继续关注戊申读东周系列。

标签: 东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