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在政治上李斯对于秦国的统一以及秦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贡献,李斯强烈建议实行郡县制,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分封割据的祸根。
而另一方面,李斯在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货币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夸张点说,秦始皇如果可以称为千古一帝,那么他背后的男人就是李斯,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大多出自李斯之手,这就是李斯的能耐。
关于李斯如何被秦始皇重用,这是一个较为曲折的事情,在司马迁著作的《史记•李斯列传》中,写道李斯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扰。“
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为老鼠哲学,意思是说,在厕所中的老鼠吃点屎还要担心人和狗的恐吓,而在粮仓中的老鼠,住在粮食里,根本就不害怕人来打扰他。这个小故事让李斯感叹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人想有什么样的发展,还是靠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人要想成功,平台的确很重要,但是也必须要有金刚钻,没有金刚钻也拦不了瓷器活,李斯悟出这个道理后,辞去在楚国的小吏,到齐国去稷下学社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荀子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李斯在荀子的教授下,很快学业有成,并且最终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平台和能力都有了,其实还缺一个机遇,我就是金融专业出身,虽然是个二本渣,但是学的内容却大多都是宏观调控之类的,我毕业之后,连宏观调控的渣都没看到,所以我给他起名叫屠龙之术,空有一身本领,奈何世界没有龙。
帝王之术也像屠龙术一样,都是天大的本事,但是苦于没有机会,李斯到了秦国之后投奔了当时秦国的权相吕不韦,成为吕不韦三千门客中的一位。
吕不韦也是战国一个奇人,吕不韦担任相国期间,编纂了《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史称“杂家”。
吕不韦门客众多,李斯还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脱颖而出,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后有幸被吕不韦推荐给了秦始皇嬴政,吕不韦成为嬴政启用李斯的一块跳板,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吕不韦因为牵扯到嫪毐谋反案被罢黜,李斯看准时机,步步高升,最终接替了吕不韦的位置,成为了秦国新一代丞相。
李斯向嬴政建议:"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他劝诫嬴政要抓住机会,趁着秦国强大,各国衰弱的时机兼并六国,并且提出了让间谍离间各国君臣的计谋,李斯逐渐被任命为客卿、廷尉。
可以说,李斯从楚国小吏到秦国重用,主要是平台的选择,能力的提升,机遇的把握。
那么秦始皇的死跟李斯有没有关系?
嬴政在完成六国统一后,心态是明显有些飘的,首先是名称的变化,由大王称呼为始皇帝,以显示千古第一帝的地位,因为这一切来的太不容易,嬴政因此想要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来统治这个天下。
李斯当时应该劝嬴政不要沉迷在这些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活动当中,但是李斯也深知他的地位和嬴政统一天下一样难得,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太不容易了,他害怕一旦惹嬴政生气,会失去所得的一切。
因为得到的不容易,所以才倍加珍惜,甚至变得有些冥顽不灵,患得患失。
嬴政在没有人劝阻的情况下,估计纵情声色,吃丹炼药的事情没少干,因此壮年在巡游的过程中把命交代了,嬴政的死怪不到李斯的头上,完全是其咎由自取。
但是嬴政死后,李斯作为宰相却背叛了嬴政,与赵高和秦二世勾结起来篡改了嬴政想要立扶苏遗诏,帮秦二世胡亥登上了皇位。这也让李斯为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最后被赵高搞死,夷三族。
标签: 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