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谬的传统教育之下,大部分人都认为,历朝历代的兴亡,与君主的英明与否息息相关。如果王朝多出几个明君,体恤百姓,那王朝就能欣欣向荣;而如果皇帝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帝国就离衰亡不远了。对于这种观点,儒家也非常赞同,并据此劝导帝王推行仁政。
事实上,这种结论与事实恰恰相反。一个王朝越是昏君多,越能维系得长久;而如果碰到杨坚这样的英明君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那多半没几年就要亡了。
纵观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便可发现历朝历代无不陷入兴衰交替的怪圈,从开国之初的生机勃勃,走向终结时的民不聊生。其实这种交替的规律并不奇怪,核心处就在于两者:人口变化和财富兼并。新王朝在战乱中诞生,人口在战争中锐减,而土地又刚刚重新分配,比较合理,所以百姓安居乐业。但随着时间流逝,人口在和平年间大幅增长,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等到人均耕地突破了临界点----让大多数百姓还能勉强活下去的临界点,义军蜂起和改朝换代就随之而来。然后又是人口锐减,土地资源重新较为平均地分配,百姓安居乐业,开始另一个循环……
用宏观的视角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组令人深思的数据。
文景之治(人口1400万)、光武中兴(2100万)、太康之治(1600万)、贞观之治(1300万)……
秦末大乱(4000万)、绿林赤眉之乱(6000万)、黄巾之乱(5600万)、隋末大乱(4600万)……
我们可以看到,每当人口只有一千多万时,就是“大治”、“盛世”;而一旦人口恢复到五千万左右,就是“大乱”、”农民起义蜂起“。这种规律出现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一直都集中在古老的黄河流域。耕地一直都是有限的,在明清两代对江南充分开发之前,五六千万人口,便是这中华大地所能承载的极限。一旦到了五千万左右,耕地不足以支撑人口,哪怕君明臣贤,分配的平均合理化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也肯定会有人要饿肚子。何况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是无可避免的,一旦土地聚集到少数人手中,上层社会奢侈浪费,贫富差距加大,往往不到五千万人口时,百姓就已民不聊生。等到改朝换代,战火消灭了大量人口,人均耕地再次宽裕,前朝土地兼并被一扫而空,资源被相对平均分配后,百姓就再次可以吃饱肚皮。此时即使统治者是夏桀与蔡京的完美组合,"盛世"想必也不会爽约。
以隋朝为例,人口的数量已经决定了大隋的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大运河、三征高丽劳民伤财,这些都不过是加速他的灭亡罢了。如果没有这些灾难,或许4600万人口时百姓还能支撑,还能再挺上数十年,人口增长到五千六百万,再亡不迟。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国的几任皇帝越是英明神武,爱民如子,休养生息,人口的恢复就会越快,帝国的灭亡就会越早到来。杨坚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这无疑是自掘大隋的坟墓。如果他再昏聩一些,那隋朝也未必会两世而亡。
标签: 历史各朝代统治时间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