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明朝十六帝之朱棣

滴答历史 37 0

我眼中的明朝十六帝之朱棣

  姓名:朱棣

  明朝第三位皇帝(实际上的第二位),庙号成祖,谥号文皇帝

  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人)

  在位时间:(1402年-1424年)

  年号:永乐

  陵墓:北京明十三陵之长陵

  明朝所有皇帝中,要论控制力最强的,有两位皇帝不得不提到。一位是明朝的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一位就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这也符合历史规律,大凡王朝之始,开国之君与继任之君都很强势,后世之君则日渐势微。

  谈起朱棣,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嗯,哪里不对?其实人都是很复杂的,朱棣的一生做错了很多事,同样也做对了很多事。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悖论,其实不然,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哪一个人,生下来就会做事的,普通人也罢,皇帝也罢,都在五行中,不脱凡胎,只是杰出者比常人经受了更多的淬炼而已,百炼成金。

  朱棣的一生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为人诟病者,主要来说有两点,“得位不正”和“诛戮过重”。

  明成祖朱棣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他自然与皇位无缘。朱元璋也没有把他作为继承人考虑,因为他一直在把长子朱标作为接班人培养着,让朱标积极参与政事,还时不时派朱标和众兄弟回安徽凤阳老家“忆苦思甜”下,生怕长子忘了往日的苦和创业的艰难。而朱棣,在二十岁就被安排到燕京北平做了藩王,人称燕王。其他诸子也都个个被安排到了各地做了藩王。不出意外的话,朱棣就将在燕京了此一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离世。作为父亲与皇帝的朱元璋自然悲痛欲绝,而作为兄弟的朱棣一干人等似乎有了机会。如果说太子朱标在世时朱元璋没有考虑过其他继承人选还可能,那么如今朱标病故,朱元璋就不可能没有考虑过诸子诸王,而朱棣作为诸子诸王中的佼佼者自然不可能不被朱元璋着重考虑过。可老皇帝最后还是选了太子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做了皇太孙,命运似乎和燕王朱棣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不知道当时的朱棣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时会作何感想,当然其他诸王也是如此。

  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之大自不必说,仅仅六年之后他也撒手人寰了。可现在作为帝国掌舵人的他还不能倒下,他还需要为朱家这“偌大”的产业找到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为他这辛苦一生打下的“基业”不致“二世而亡”而奋斗 。以朱元璋的本心来讲未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毕竟自己的儿子们都已长大成人,羽翼渐丰,相比皇孙们来讲优势明显。作为政治强人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可朱元璋最后还是把目光落在了皇孙朱允炆的身上,在他看来尽管允炆肩膀稚嫩,性格文弱,但是如今大明天下已经步入正轨,自己虽已年逾花甲,但还能活个几年,加之自己的儿子们(也就是朱允炆的叔辈们)为大明守护着边疆,可保无虞,不至起大乱。唯一忧虑的倒是那些“外人们”,于是朱元璋晚年又对功臣勋旧进行了一次“清洗”。

  朱元璋选“孙”不选“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怕继世之君乱了“成法”。“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作为创始之君的朱元璋不可能也不能开这个“口子”,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兄弟阋于墙”的悲剧就将再一次上演,帝王之家不等同于寻常百姓家,民间常言:“最是无情帝王家”。朱元璋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是不可能感情用事的,一旦选了诸子中的任何一个,其他诸王不服,在他死后作乱,不惟朱家天下难保,天下苍生怕也难保万一。

  朱允炆可能不是个“出色”的继承者,但在朱元璋看来却是一个最“合适”的继承者。“嫡长子继承制”可能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却是最高权力交接中最为平稳稳妥的一种方式,就像被人们“诟病”,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一样。虽然弊端多多,但是其优势却无可替代。至少在找到一种新的“完美解决方案”时,它们是最优方案,不是吗?

  尽管朱棣以“靖难”“清君侧”的名义从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帝位,尽管自己亲手践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成法”,尽管他心里知道这种制度的不尽然(不足之处)。他还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长子明仁宗朱高炽。就像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样,他自己虽然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却不希望别人也同样如法炮制。

  朱棣虽有为人诟病的缺点却不失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朱允炆虽与之相比仁厚却也难成大器。明成祖比之明朝诸帝(除明太祖朱元璋外)皆能盖之。明成祖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由后世明世宗改为“明成祖”,倒也颇符其实,明之诸帝能与明太祖朱元璋比肩的也只有明成祖朱棣了。

  明成祖朱棣一生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功绩莫非“迁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边疆”。当然还有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等。

  明初定都于应天(今南京),是基于当时时势的最优选择,而如今时移世易,大明定鼎天下已久,各方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主要的威胁已经变为北方的威胁。其实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就动过迁都的念头,只是没有找到相对合适的地方,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时机不成熟。大明初得天下,大战之后,民生凋敝,虽得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但面对迁都这一浩大工程还是难以为继,加上定都于应天,已非一朝一夕,人们颇有“安土重迁”之感。其阻力也不小,所以在朱元璋时期迁都一事就被搁置了。

  直到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开始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并争取与蒙古各族建立友好联系。鞑靼、瓦剌各部先后接受明政府封号。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北征,巩固了北部边防。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修建北京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加强中央集权这件事,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开始做了,别的不说,废除“丞相制”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同样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也有着自己的“代表作”那就是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未竟的事业“削藩”,当然藩王中最强的北藩也因“由王而帝”的华丽转身而就此湮灭。朱棣以什么起家的自然不言而喻,他比朱允炆更能切身体会到藩王之害,也比朱允炆更有手段处理这些问题,他绝对不会让朱允炆的事情在自家身上再上演一遍的。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不仅仅因为北京是他的就藩地,是他燕王一系的基本盘,更重要的是他就藩于此这么多年,基于北京这块战略要地的认识。他是个同他的父亲朱元璋一样不会感情用事的人,是个可以成大事的人,只有这么做能获得相当利益才会去这么做。而不是仅仅凭一句我喜欢。当时明之主要的威胁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要想抵御他们势必要积蓄相当的力量去防御或“以攻代守”,为此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明自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之后,正式进入了“守成”阶段,后代多为守成之君,甚至出了几个“败家子”。幸而,创业之君打下了丰厚的家底,可以让他们好好败那么好一会儿,要不明之国祚,还有没有几近三百年之天下还很难说。

  与其功绩相比明成祖朱棣更为为人所熟知的一面是一个残暴的“暴君”形象,在对待建文遗臣问题上着实过于“阴狠”,动不动就诛人九族发其先人冢墓,还实行所谓“瓜蔓抄”株连了许多人,其中以建文遗臣方孝孺为代表的诛“十族”最为人熟知。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对待建文遗臣使用如此雷霆手段,固然有建文遗臣不肯合作的原因,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妄图使用杀戮震慑一切“异己”力量,在他看来这是一切办法中收效“最快”的办法了。当然他走了这个看似“捷径”的道路就势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便他贵为“天子”。是的他因此成为了后世人眼中的“暴君”,在一些人看来他比他晚年的父亲朱元璋更为“残暴”。

  斯人已去,功过后人评。明成祖朱棣过失固然大,但与明而言,他的功绩不容抹杀,毕竟继明太祖朱元璋之后进一步夯实了明朝江山的根基,与国而言,功大于过,与私德则有亏焉。

标签: 明朝十六帝个个是奇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