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儿童中普及中国近代历史,公益项目寻求支持帮助

滴答历史 29 0

  90年后期,小学里取消了历史课,只在5、6年级的社会课里讲一些中国近代的历史,课本不按照时间顺序,跨越度大,小学生难理解。到了初中,语文、数学等主课受重视,历史由于要背哪年发生

  绘本中国近代 历 史 故 事

  目 录

  1 懒皇帝万历

  2 努尔哈赤的兴起

  3 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

  4 非常了不起的康熙皇帝

  5 林则徐虎门销烟

  6 多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7 太平天国的成功与失败

  8 甲午战争的惨败

  9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

  10 武昌起义

  1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2 北伐成功

  13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4 二万五千里长征

  15 日军侵华

  16 艰难的八年抗战

  17 三年解放战争

  18 新中国的成立

  1 懒皇帝万历

  (1)600多年前的元朝末期,官吏贪婪无度,加上大旱灾害、黄河决口,百姓难以生活,不断爆发农民起义。

  (2)朱元璋是一支起义队伍的首领,经过多年南征北战,推翻了元朝,也打败了其余几支起义队伍。

  (3)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朝。后来他的儿子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了方便出征元朝残余势力,把国都迁到北京。

  (4)此后200年,明朝经历了9位皇帝,有英明治国的,也有昏庸享乐的。有1位昏庸皇帝竟然被蒙古人俘虏。

  (5)当10岁的万历皇帝登上皇位时,明朝已进入了中后期。多年与蒙古人的作战,国力已经大不如前。

  (6)大学士张居正用心良苦,亲自给小皇帝制作图文并茂的教科书,讲解历代帝王如何管理天下。

  (7)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对教育也十分重视,指派一个学问和书法都很好的太监冯保陪伴他读书。

  (8)因万历尚未成年,前10年的国家大事都由张居正代理。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9)张居正的改革,使明朝经济好转,国库充实。同时张居正使用勇将镇守北方,确保边境安全。

  (10)张居正去世后,万历20岁,开始亲自处理朝政。他勤于政务,还带着大臣步行到天坛求雨。

  (11)宁夏和川贵发生叛乱时,他派兵镇压。日本入侵朝鲜,他派兵进入朝鲜,帮朝鲜打退了日本侵略。

  (12)万历非常喜欢郑贵妃,郑贵妃生的儿子是万历的三儿子,万历一直想立三儿子为太子。

  (13)但按照规定,大儿子才能立为太子。所以满朝大臣都反对万历的做法,导致万历对大臣们反感。

  (14)另外大臣之间出现了许多党派,他们互相攻击,使万历非常厌烦,由此万历决定不上朝理政。

  (15)万历当了48年皇帝,后面的30年基本不上朝,大臣的奏折也很少批示,朝廷陷入混乱的局面。

  (16)万历躲在宫中贪图享受,派太监到各处搜刮钱财,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2 努尔哈赤的兴起

  (1)明朝时,东北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女真族。但女真族也分成好些个部落。

  (2)女真各部落为了争抢地盘,不断进行战争。明朝为了控制局势,有时也会参与部落战争。

  (3)努尔哈赤是女真族里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喜欢读《三国演义》,了解汉族社会经济情况。

  (4)他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任命的官员,在一次明军攻打部落的战争中被误杀,努尔哈赤则逃了出来。

  (5)他以替家人报仇为由,开始了大小征战,逐步打败了许多部落,成为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6)此时由于万历皇帝不上朝,大臣们之间又忙于党派攻击,都忽视了逐步强大的努尔哈赤势力。

  (7)努尔哈赤一边进行部落征战兼并,一边又对明朝称臣进贡。明朝封了他一个将军官职。

  (8)努尔哈赤为了适应生产和战争的需要, 建立了“八旗制度”。在平时,旗人从事生产劳动。

  (9)需要打仗时,旗人马上加入军队进行战斗。这种制度为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

  (10)努尔哈赤还建造城池、创制满文、颁布法律、选拔人才,使他统治的地区实力大为增强。

  (11)经过30多年的征战,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女真族。他建立后金政权,正式向明朝宣战。

  (12)努尔哈赤接连攻破明朝两座城池。万历皇帝震惊,调集4路大军10万人马,围剿努尔哈赤。

  (13)努尔哈赤看出明军兵力分散的弱点。在萨尔浒地区,他集中优势兵力,分别击败三路明军。

  (14)明朝第四路大军只得撤退。这场战役中,明朝2个总兵官战死,阵亡4万5千人,实力大为减弱。

  (15)在后面几年间,努尔哈赤又攻占明朝上百座城池。当他68岁去世时,已占领辽东大片土地。

  (16)努尔哈赤征战四十多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儿子建立清朝后尊他为清太祖。

  3 李自成的成功与失败

  (1)明朝为了抵挡努尔哈赤的进攻,需要大量军费。于是朝廷向百姓增加税收,贪官就趁机大肆盘剥百姓。

  (2)陕北大旱,但官府仍要求百姓缴纳税收。许多百姓只能吃树皮,树皮吃完吃石头,最后痛苦地死去。

  (3)陕北百姓为了生存,纷纷起义。起义队伍由少变多,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不断和官府打仗。

  (4)此时明朝皇帝是崇祯,是万历的孙子。千疮百孔的明朝,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就要大崩溃了。

  (5)李自成是一支起义军的首领。他善打仗,部队纪律好,常把官府钱粮分给百姓,大家称他李闯王。

  (6)一次,李自成在陕西作战时误入车厢峡,被官军围困70天。他叫手下人用财宝贿赂官军,假装投降。

  (7)官军接受财宝,同意投降。起义军走出峡谷后,李自成马上指挥战斗,突破包围圈,转入河南作战。

  (8)十四家起义军在河南会合,李自成提出分四路进攻,他从东路一直打到明朝皇帝的老家凤阳。

  (9)崇祯十分震惊,严令各路明军十面张网,围剿起义军。起义军受到重创,一部分人投降了明朝。

  (10)李自成在潼关遭到伏击,最后剩下18人逃入商洛山。此时努尔哈赤的儿子在东北建立大清政权。

  (11)清军逼近北京皇城,崇祯只好把围剿李自成的明军主力调来抵抗清军,放松了对李自成的追捕。

  (12)李自成重新拉起队伍,攻克洛阳、开封、西安等大城市,最后率领数十万大军,打到北京城下。

  (13)守城明军溃逃,崇祯在景山上吊身亡。起义军顺利进入北京,李自成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14)李自成对明朝官员拷打,要他们交出金银财宝。起义军在北京城里抢劫杀人,变成了土匪强盗。

  (15)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本已投降李自成,因父亲被拷打,一怒之下又向关外清军投降。

  (16)吴三桂和清军击败李自成,李自成一路败退,从北京退到西安,从西安退到江西,最后死于湖北九宫山。

标签: 中国近代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