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的奇特神效在于彻底改变一个女人的形象魅力,而且这种魅力放射出女性那阴柔之美的活力。的确,口红给女人增加光亮感——揪住异性心神的力量。
——法国口红专家鲁尔特·巴比《口红的神效文化》
1.从一些最有趣的事实说起
中世纪的教士先生要是看到现在女人们乱七八糟的口红颜色,一定会惊诧不已。然而,这却是事实,我也不明白的事实。
——匈牙利社会学家李金德《口红流行文化之我见》
口红之趣本身就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也能看出口红历史的迷人之处。没有这种趣闻,口红便变得像一块石头。但是,有许多女人并不知道多少口红的趣闻,更谈不上历史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显得轻飘——不要笑,我们是指你对口红文化理解较少。也许,只有掌握口红的历史,才能更加展示口红之美——在你的嘴唇上作动人的表演。
要了解口红与女人的历史的密切关系,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一些最有意思的事实,以作为你正式迈进口红世界的热身运动。
(1)看到红色,人的代谢速度会提高13.4%;
(2)研究表明,搽抹红色口红的女性笑的时候更多;
(3)红色通常会引起人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如使血压升高,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加快。红色还能促进食欲;
(4)研究发现,带紫色和带黑色的红色通常表示较强烈的感情,多数时候跟性有直接关系;
(5)索菲娅·罗兰谈到红色口红时说:“你下次去买化妆品的时候,不妨把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丢开,试几款你以前想都没想过的红色口红,就算取乐吧,非常值得一试。”
(6)古英语中的“口红”一词,出现于大约公元1000年;
(7)英国女王有一种特制的蓝色口红,用于她的加冕典礼,以跟她的紫色和鲜红色王袍相配;
(8)一支口红大约可用1325个小时;
(9)只有8%的男人乐意亲吻涂抹带香味口红的女人;
(10)平均一个女人一年要用5支口红;
(11)世界上第一支口红是用铅白做成的;
(12)大多数口红的成分,的%的是蓖麻油,25%的是蜡,5%的是羊毛脂,另外还有染色剂和香料;
(13)直到本世纪60年代,鱼鳞一直被用于制造口红;
(14)40年代战时的口红盒里还装有一支手电筒,以备停电时急用。
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2.口红发展小史
口红之所以可以称为一种文化,因为它与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它兼具宗教性、社会性与男女地位等研究意义,如果这也不算是一种文化,就没有什么可称为文化的了。
——美国美容专家特拉明戈《口红新探》
口红的历史是生活的智慧集锦。
在展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给出一个充满文化意味的答案,口红是生活的产物,是热爱身体的需要!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和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有了人类,美容就在有意无意中诞生了。人类的祖先茹毛饮血、赤身裸体,为了抵御寒冷,他们采用树叶或兽皮遮身以助保暖。生活的经验使他们懂得,遮体的兽皮,除了保暖之外,还要轻便合体,利于劳作。人类就是从这种基本的生活需要开始了原始的对美的追求。他们在劳作之余,学会了用动物的牙齿、骨头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品;用天然的颜料如储红、黄褐等色来涂抹脸和手脚。最原始的美容,包括口红,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了。因此,考古学家不论在原始社会的古墓群中,还是在十七八世纪的古城堡遗址中,总能挖掘出形式、材料各异的装饰、美容用品,从石头、贝壳、骨头、陶瓷、象牙制的项链、耳饰,到金属、宝石制的衣饰、戒指、头饰等,应有尽有,更有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的脏器提炼制造的美容化妆品。直至今日,民间还留传着直接用植物的茎、叶来制造护肤美容品的方法,其中自然包括了制造口红的原始做法。
考古学家认为,最早有意识地使用化妆品来装饰个人的是古埃及人。他们使用化妆品的范围很广,无论是个人使用或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甚至在葬礼中为死者化妆都可以看出他们对美容的偏爱。
虽然关于口红的历史,尚无明确的记载,但从古代遗迹和金字塔等中所见到的壁画、雕刻以及陪葬品等考察来看,人类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口红的伊始,他们在唇部面部、自体上涂上各种颜色的土,表示对神的敬畏,以祛魔逐邪,同时显示了自己的地位和存在。因此,埃及是应用口红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天然色素和动植物油脂是人们最早的制口红原料。古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时期,女王用驴乳沐浴使皮肤细腻增白,用散沫花染指甲、手掌和嘴唇等使化妆品艺术达到高峰。埃及壁画上就出现过有着多彩多姿唇形和唇色的宫女画像群。当然,这种说法目前还存在争议,有人就认为口红最早是在希腊出现的。
古希腊妇女们从指甲花里革取红色染料,涂抹嘴唇和两颊。到了公元前460-14 6年间,希腊文化达到巅峰,人们大量使用香水和化妆品,同时还发明了保养皮肤与指甲的绝佳方法,口红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主要以不同花种革取的不同颜色来区分。这些“纯天然”的口红带着鲜花的芬芳,使妇女们的樱唇更为楚楚动人。另外,古希腊人还用烟黑涂描眼睫毛,然后涂上黄白色的天然橡胶浆,以美化睫毛。
非洲人从天然环境中发现了许多美容原料,他们充满艺术气氛的发型精致复杂,别具一格。他们所特有的某些服饰及化妆术,即使以现代眼光来衡量,还是相当时髦。如标新立异的“洞穿唇”效果,现在正在欧美一片“返朴归真”的呼唤声中越加流行。
奢侈时期(公元1755-1793年),玛丽·安东妮为法国王后。在此时期有地位的妇女用草莓汁或牛乳来沐浴,并且使用大量昂贵的化妆品,她们将淀粉磨细做成香粉,扑在脸部,嘴唇与面颊则涂用鲜明的化妆品,颜色从粉红色到橘黄色。而她们当中最“前卫”的瓦尔戈夫人,则率先在一次宫廷舞会中使用紫色口红,令在场的所有人惊诧不已,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紫唇的特殊魅力。
古代东方人对口红的使用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公元601年,高丽僧人把口红传到了日本,18世纪初口红在日本女子中盛行。为了加重口红的颜色,她们在涂口红之前还先在唇上涂上黑色。
中国的美容记载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楚辞》说:“粉白黛黑,唇施芳泽。” 说明古时候的妇女已用黛修饰眉毛,用芬芳光亮的颜料来美化嘴唇了。
在中国古代,点唇用的也称为胭脂。如《红楼梦》中说贾宝玉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实际上是指的口红。“胭脂”在文言文中还可写为“(月燕)支”、“燕支” 等等。据文献记载,约在公元前1320年就有了使用口红胭脂的记载。《中华古今注》云,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衣汁凝成(月燕)支。”;韩非子《显学篇》:“故善毛嫱面施之美,无益吾面,而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等。到了汉代,便有了“妆点”、 “粉妆”、“妆饰”等专门术语。
这里的“脂”、“点”等实际上都是指的口红。
唐代的口红化妆开始向塑造和美化形象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口红化妆的艺术性。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就自制了多种化妆品,为此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种植各种香料香花的园圃。其中仅供制胭脂口红的植物就达二三十种。显示出我国唐代制口红的技术已趋于完善并且多样化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口红为代表的化妆品已经深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天,每个人都在使用,而且长期连续地使用。从化妆品的起源上可以看出,美容修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欲望,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仅女人用、儿童用、而且男人也用化妆品。使用口红人群的年龄幅度也正在逐渐增大,可以说口红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越来越重要了。
口红,不仅伴随着女人的历史,而且它正逐渐进入全人类的历史。因为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应该拥有一张健康的嘴唇。而口红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正充分体现着人们追求健康与美丽的需要。
任何一项科技发展的历程同人类认识过程一样,都必然经历“从简单趋向复杂再回到简单”的漫长回归周期,最终的成熟标志是理性与直觉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统一,达到和谐、简明而随意的境界。纵观世界口红的文化发展史也是如此。下面将做详细介绍。
3.朱色不深匀——口红的原料历程
使用棒式口红,方便如同用肥皂洗手。
——1916年美国口红广告
口红之美,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冲击着女人之心,在此,不妨去感受一下口红的历史之迹。
(1)中国的饰红之品
颊红与口红,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初起之时,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所以在中国,汉代以前,妇女们妆面的红色,多为既以敷面,又以画唇。
①渥丹、苏木与紫矿
以红为装饰色,大约在山顶洞人时代就开始了,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以赤铁矿末染红的各种石、骨、贝壳类装饰品。嗣后,彩陶文化中红黑两色的内容极为丰富,并向染布发展,到商周之时,红色的染料已发展为源(浅绛)、 (赤贞)(浅赤)、纟熏(浅红)、朱(深红)、纟取(青赤)等多种色彩,红色颜料的取材范围,也由矿物扩展到植物,而矿物除赤铁矿外,据史料的记载至少还有朱砂等,植物则有紫草、红花、山花、石榴。玫瑰等。
朱砂又名丹,一作“渥丹”,《诗经》中的《秦风·终南》篇有“颜如渥丹” 句,《邶风·简兮》篇中,也有“赫如握赭”句,汉刘熙在《释名》中进一步说: “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可见朱砂妆颜与饰唇的功用。从朱砂最早见于《诗经》,直至《释名》对它的定义,参之近年考古学者在江苏的海州和湖南的长沙汉墓中出土的盛放在漆器奁具中的油质朱砂膏,以及北魏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朱砂唇脂制作方法的介绍,可以推想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朱砂是妇女饰容的主要原料之一。据考占报告称,这些朱砂油膏虽埋藏在地下达两千年之久,但出土时色泽依然红艳。《齐民要术》中记载其制作方法是朱砂膏用的油质原料的牛脂或牛髓,丁香、藿香酒、青油,将它们混合煎煮,加入研磨匀净的朱砂末,凝而为红脂,即可饰容了。
除朱砂外,又有一种很奇异的“紫矿”,被古人用作制胭脂的材料。这种紫矿其实非矿,性质颇类珊瑚,明人李时珍说:“紫矿出南番,乃细虫为蚁虱缘树枝造成……今吴人用造胭脂。”紫矿由一种如蚁虱的昆虫——紫胶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此虫生于树木,分泌物呈紫红物,状如树脂,颜色非常漂亮,可作色剂。它产于我国云南、西藏、台湾等地,古时将它与象牙、乳香等一起列入贡品,故并不普及于民间。
古时的颊红初无专名,自汉代引人红蓝花作胭脂后,后人即统称为“胭脂”,如《中华古今注》云:“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并据说是姐己先用,以此脂产于燕国而名。事实上,“胭脂”从“焉支”或“阏氏”来。应该说,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叙述的“(妇女)以染帛之余为燕支”比较符合于妆料依附于染织业发展的情况。周时染帛的红颜色已有5种,取其原料作颊红已绰绰有余。《续博物志》云:“三代以降,涂紫草胭脂”,可见有一种名为“紫草”的原料作的颊红。此外,还有产于南方的苏木与山花等植物可从中提取红色素,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云:“苏方木(即苏木)出扶南林邑,外国取细破煮之以染色。”苏木是一种常绿的矮乔丛木,开黄色小花,取其嫩干切成薄片,煮于沸水,可得红色颜料,若沥之使干,即可得红粉直接妆面。“山花”,唐人段公路的《北户录》云: “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兰,其花似蓼,抽蕙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采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红蓝花。”此事虽为唐人所记,但因’土人采含苞者卖之”,可见以山花作染料妆粉,已有相当的源流了。据其所记,以山花取红料的方法是:专取未开放之花苞,在钵中研磨至碎,放清水调至稠状,用绵绢绞,取其细者,再原汁人一特殊的被称为“通油瓷瓶”之器物之中,用“文武水”(意义不明,是否指冷热水交替)煎,煎到碎花片浮上水面,待冷却后捞起揉而至泥,放人绢袋沥干后即成红料,若绢袋小,扎紧缝合以后,即是一个便于携带的颊红红饼了。这种以花作妆料的制作方法一直传承至清,如清廷的玫瑰胭脂,制法也是先选花料,以颜色新鲜纯正的玫瑰花瓣,人石臼中反复研磨成浆,用绢纱滤去杂质后,取其厚而纯的红色液汁,一周以后取出玫瑰汁丝饼,选晴好天气曝晒四五天至干透,即可人妆袋,用时只需以清水稍儒,即芬芳扑鼻。
除此以外,“五月石榴照红眼”的石榴花,亦同样被古人取花瓣作胭脂用。据《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是否汉时已开始使用石榴花汁助妆尚不知,但至唐已有相当普及的程度,《北户录》云:“……石榴花堪作烟支。代国公主,睿宗女也,少尝作烟支,弃籽于阶,后乃丛生成树,花实敷芬。”即可证明。
还有一种“紫茉莉花”也不能不提。《本草纲目·拾遗》载:“紫茉莉,二、三月发苗,茎逢节则粗如骨节状。叶长尖光绿,前锐后大。小暑后开花,有紫、白、黄三色,又有一本五色者,花朝暮合。结实外有苞,内含青子或簇,大如豌豆,久则黑,子内有白粉。”《草花谱》则载:“此花不但可作胭脂,也可作妆粉,真乃女儿花也。”故又有异名为“粉豆花”、“粉孩儿”、“胭脂水粉”、“粉团花”、 “水粉子花”。《红楼梦》中宝玉给平儿的“轻、红、白、香4样俱美”的妆粉,就是以这种紫茉莉花中的粉为原料做的。
②神奇的红蓝花
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为红蓝花。汉代以前,红蓝花群生于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焉支山,此山又名燕支山、瘀氏山、胭脂山,地处今甘肃省永昌县西,绵延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因所开花红而叶又似蓝,故中原人称其为“红蓝”。匈奴人则称其为“燕支”(其实这是汉人记其发音而成,故又有许多同音的异名)。据传张骞在出使西域的途中,经陇西焉支山而将其植物带回,始为中原人所识。《本草纲目》云:红蓝花汁比之上述山花、石榴、苏木等做的染料,色泽鲜艳红润,且不易褪色;红蓝花籽还能榨油,是车轮的润滑剂;更能做日用的必需品蜡烛。晋人习凿齿在《与燕王书》中说:“山下有红蓝花,足下先知不?北方采红蓝,取其花,染绊、黄;该取其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吾少时再三遇见烟肢,今日始视红蓝,后当为足下致其种。匈奴名妻作‘阏氏’,言其可爱如烟肢也。”此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至少在晋时,作为一种成品的胭脂已被引进中原,但作为原料的红蓝花,尚未在中原种植;二是正因为红蓝又有如许高的经济价值(可吃,能用,治病,又助妆),所以匈奴人以此植物既以名山,又以名妻,可以想见,这种植物对匈奴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是多么的重大,故当汉武帝三次与匈奴大战,迫使匈奴远适而放弃陇西时,他们唱出了一阙流传至今的悲歌,歌云:“邙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先秦古籍中从未有过的一个新名词“燕支”,从西汉以后,开始出现。前引史料中,《史记·匈奴列传》里写作“焉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写成 “燕支”,《汉书·习凿齿传》的《与燕王书》中作“烟肢”。此外,又有燕脂、烟脂、(赤因)(赤支)等异名,纷繁多见。直至唐代,才定型为“胭脂”,并沿用至今。
红蓝花至西晋时,才被移植中原,但到了南北朝时代,已在北方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据明人李时珍记载,明时红蓝已成为一般农家必种的植物,因一年可种两季,故其加入若折合成米,每顷约可达200石之数。其花第一季于2月末种至5月收摘;第二季在5月种至7月收摘,每摘花时须赶在日出之前,凡开者均须摘尽,否则日出后若垂闭即不可用了。此花旋摘旋开,产量极高,尤以夏日(即5月一季)的花质量为好,颜色深鲜,制汁色匀。
胭脂的做法有很多,如玫瑰花汁作成丝绵红饼;也可作膏瓣;也有与米粉混合,作粉质胭脂盛于盒中;膏体的除做成瓣状之外,亦有豆状、饼状、柱状;至于以材料浸渍而用者,除饼状外,也有卷状的,称“棉胭脂”,还有用金箔纸浸染的小薄片,轻巧便携,一次一枚,称为“金花烟支”。而且,随着胭脂类型的增加,特别是膏体的广泛应用,朱砂作的口脂渐被取代,如《红楼梦》中宝玉对平儿说,他屋里丫环们使用的胭脂“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可见此胭脂是口红与颊红通用的,且宝玉爱红成癖,常偷吃胭脂,若含朱砂,这位粗通药理的少爷是决不会吃的。
(2)从胭脂虫到棒式口红
在欧洲,直至近代,尚无现在所称的口红(“棒式口红”)单词,拉丁语中的 “rubeus”一词,成为法语与英语中红妆品的语源,即“rouge”。
①辰砂与胭脂虫
大量地在脸上妆红之风气,在欧洲始于希腊。希腊的游女们在脸上、唇上涂红外,还在手、脚与臀部也妆上红彩。据记载,希腊人用于制造红妆品的红色颜料,取材于海中含红色素的海藻、陆地植物中的桑椹、地衣、指甲花以及壳类动物中的紫贝,矿物中的辰砂。海藻、桑椹、地衣等均经磨捣后取其红色液汁;紫贝则将其贝身粉碎后以其粉尘与米麦类粉混合而成;辰砂则是在所有染料中最鲜艳的一种,它是制水银的主要矿物原料,为一种鲜红色的结晶。公元前3世纪,一位古希腊诗人、剧作家特奥克里托斯曾在他的剧本中写过这样的内容:一位女儿说“这个时候,如果叫父亲买苏打和胭脂的话,他买来的却会是盐!”可见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胭脂已成为日常用品,在一般的店铺里可以随意买到。据记载,当时的胭脂大部分做成液体状或膏状,也有做成粉状的。罗马时期,化妆风习比希腊更为普及,但其红妆品基本与希腊相同。
文艺复兴以后,化妆风潮如狂飙突起,红妆品主要的材料是辰砂。17世纪的法国路易王朝大行红妆,脸颊涂得如赤,因此有英国妇女到法国后大吃一惊,写信回去说法国女性个个面颊如火,“望之不似人脸”,她们用的就是一种以辰砂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被称为“维埃鲁依沙”的特别鲜艳的胭脂。另外,此时的英国人也引进了一种甲壳虫,以这种虫作原料做的红妆品颜色如红宝石般鲜明闪亮。这种虫原产于墨西哥、秘鲁,是寄生于仙人掌中虫类的一种,人们取其雌性虫,用蒸汽蒸杀,然后捣成浆,加上蛋白、无花果汁、明矾、阿拉伯像胶等配料,就制成了色彩特别亮丽的胭脂,故此人们称其为“胭脂虫”。以这种胭脂虫作的染料还有一个好处,即除了作成大红外,由于处理方法的变化,还可得到橘红、绊红等颜色,至今仍是人们用来作为食品染色和绘画颜料的材料。在17世纪传入英国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种植物的种子,试图引进种植,但英国的植物学家马丁于1672年证明了它是一种生物而非植物,而且指出它绝不适应欧洲的气候环境;这位杰出的植物学家还作出了一个正确的推测,即认为有一种叫“凯瑞梅斯”(kermes)的虫与胭脂虫是同类生物,有取而代之的可能。1703年,荷兰学者莱威普克确认了马丁的推测,于是欧洲人开始大量养殖这种被称为“凯瑞梅斯”的小虫。由于它是一种无毒的染料,所以被欧洲人认为是化妆用料上的一次革命。由英国诗人理查德于17世纪创造的表达“化妆”的一个名词“make up”,在此时流行于全欧,成为化妆的定义词,它曾经于19、20世纪之际消失,但20世纪40年代,又在以美国好莱坞式化妆的风潮下复出,成为广义的化妆世界的泛语。
②歌手们的杰作
进入20世纪以后,戏剧、电影的发展,给化妆提出了“舞台妆”的专业要求。与此相应,化妆品进入了一个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美国成了化妆世界的先行者。
1915年,第一枝眉笔与第一瓶指甲油诞生于美国,并同时开发出金属的盒式化妆品容器产品,而口红也进步到了现代的形式——棒式口红。最初的棒式口红的名词,出现于1880年左右的美国,那是一些模仿黑人装扮而巡回于各地旅行、演唱的美国年轻人,他们把焦炭棒作为涂黑口唇、颊的专门化妆工具,以后市场上就将这种涂唇棒生产出来,以每磅25美分的价格整箱出卖。1915年美国的化妆品制造商将膏体的口红也制成棒状,并加以塑料、金属的外壳包装,涂用十分方便。当时由于化妆品的品质尚不十分精良,胭脂、妆粉易落,口红更是溶于口水,时髦的女性一般30分钟要涂一次,非常麻烦,而有了盒装胭脂与棒式口红,女士们随身携带,随时补妆,当时的男性评论说,女士们涂口红,就像她们用肥皂洗手那样地频繁而自然。美国人用动物的脂肪加上石膏粉以及各种深浅不一的红色染料做成的棒式口红大受美国以及欧洲妇女的欢迎,从美语中流行出lipstick(棒口红)这个新名词。此后,德国于20年代运用了合成染料的技术来制造口红,口红突破了红色的限制,有了咖啡色系、橙色系等。至30年代后,口红加了光亮剂、着色料,附着力与色彩都大大强化,再也不需半小时补一次妆,而且又推出了口唇描线笔,使喜爱漂亮的女性,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曲线分明的可爱红唇。同时,胭脂、眼影又从膏状发展到粉状,推出配套的系列,尤其是当银色眼影在一战后被推出后,在长有深陷眼窝的欧洲女性中风靡一时,因为这种银色眼影粉呼应其眼形深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欧洲女性的眼睛风采。
纵观口红原料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鲜红亮丽的长卷,其中的文化灵魂,在于人类对美的永恒追求。
4.中国古代口红的特点与传说
窄袖半掩,莺啼处,点破樱桃一点红。
——南宋词人何冠《凤凰台上忆吹箫》
华夏文明的丰富性,有口皆碑。提到口红,依然是丰富无比,像说不完道不尽的唐诗宋词一样,别有一番气韵。
“中国的石榴娇”这话大约会使人想到妆唇的红色,其实不然,它是中国古代女性描唇的一种形式。与眉妆同样,唇妆也有它繁复的花式,这在世界化妆史上,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口红文化现象。
(1)红脂与口脂
妆唇以红,在中国起源亦早,楚宋玉的名篇《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若其丹”。“丹”即朱砂,它是古代妇女妆唇所用红脂的主要原料, “朱”的色彩为“红”,故古人常称女性的口唇为“朱唇”。《释名》定义曰: “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以朱砂研磨后得出的红色颜料可以饰颊,人们又将颜料拌人动物的油脂,使之凝结成脂类物,既滋润口唇,又增添红色,且不易脱落,深受先秦至汉时期妇女的欢迎。1949年,湖南长沙市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古帛画,据测此画约距今2300余年,画中的女性口唇均饰朱色,则妆唇习俗,早在30 00年左右,已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在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的西汉墓中,甚至还发现了保存完好、存放在漆匣中的朱砂唇脂实物,可见唇脂是妆品中受重视的程度。在文献的记载中,它常与博面之粉、描眉之黛、沐发之泽并列而称。《淮南子 ·修务》曰:“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韩非子·显学》亦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皆是例证。
中国古代的口红,制作得是很精细的。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当时的制作工艺,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上好的裹人新收的、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时间为夏日1天1夜,春、秋两季为两天两夜,冬季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滚之后,撤火微煎,此时慢慢掺人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以青油调人,搅拌均匀,灭火后,待其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香气蕴藉,即为妇女喜爱的饰唇用品了。
古代的唇脂除红脂外,还有男用口脂。男用口脂仅以润唇护肤而不着色。古时帝京繁华之地,全在西北黄河流域,那里气候干燥,风尘漫天,至冬季则北风尤裂人肌肤。因此,唐时一到冬季,便由朝廷有关部门制作护肤用品,供应内廷所需之外,也分发百官。宋代皇帝甚至有自制护肤品的,如龚元英所著《文昌杂录》: “礼部王员外言,今谓面油玉龙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药,以白玉碾龙盒子贮之,因以名焉。”
口脂有盛于器皿中的,也有做成条状的。大致是先秦至汉唐以前,多以盒贮,口脂呈粘稠状,用时蘸取少许以妆唇;唐时开始出现颇类现代棒式口红的条状红脂。晚唐的《莺莺传》里,就有张生赠物于莺莺口脂的记载:“捧览来词,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之饰。”“口脂五寸”,将唇脂的条状写得十分明白。
红脂的原料在汉代以后,北地的红蓝花在内地得到广泛的种植,便取代了朱砂,原因是红蓝花汁色鲜,质地均匀细致,不似朱砂总带着粉粒,而且附着力强,不会轻易褪色。明人的《正字通》云:“燕脂,以红蓝花汁凝脂为之……后人用为口脂。” 清时统称为胭脂,既抹唇又妆脸。《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宝玉拿出一个盛了上好胭脂的白玉盒子,给平儿妆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说到凤姐过生日,贾琏却与鲍二家的女人厮混,算计着害了凤姐,却把平儿扶正,恰好被凤姐撞破,却打了无辜的平儿。后面的原文记载乃是:
宝玉便让平儿到怡红院中来。袭人忙接着,笑道:“我先原要让你的,只因大姐姐和姑娘们都让你,我就不好让的了。”平儿也陪笑说“多谢”。因又说道: “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袭人笑道:“二奶奶素日待你好,这不过是一时气急了。”平儿道:“二奶奶倒没说的,只是那淫妇治的我,他又偏拿我凑趣,况还有我们那糊涂爷倒打我。”说着便又委曲,禁不住落泪。宝玉忙劝道:“好姐姐,到伤心,我替他两个赔不是罢。”平儿笑道:“与你什么相干?” 宝玉笑道:“我们弟兄姊妹都一样。他们得罪了人,我替他赔个不是也是应该的。” 又道:“可惜这新衣裳也沾了,这里有你花妹妹的衣裳,何不换了下来,拿些烧酒喷了熨一熨。把头也另梳一梳,洗洗脸。”一面说,一面便吩咐了小丫头们舀洗脸水,烧熨斗来。平儿素习只闻人说宝玉专能和女孩儿们接交;宝玉素日因平儿是贾琏的爱妾,又是凤姐儿的心腹,故不肯和他厮近,因不能尽心,也常为恨事。平儿今见他这般,心中也暗暗的囗囗:果然话不虚传,色色想的周到。又见袭人打开了箱子,拿出两件不大穿的衣裳来与他换,便赶忙的脱下自己的衣服,忙去洗了脸。宝玉一旁笑功道:“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不然倒象是和凤姐姐赌气了似的。况且又是他的好日子,而且老太太又打发了人来安慰你。”平儿听了有理,便去找粉,只不见粉。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递与平儿。又笑向他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咸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宝玉又将盆内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与他簪在鬓上。忽见李纨打发丫头来唤他,方忙忙的去了。
(2)花式唇妆
南梁的沈约在《少年新婚为之咏》中,有这样的名句:“托意眉间黛,中心口上朱”,很形象地说明了妆饰在妇女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既然心情各异,朱唇也就会有不同的妆法了。
中国古代对女子面目五官的审美标准大概是:细弯的柳叶眉、圆圆的杏仁眼、小巧的樱桃嘴,至于鼻,则无物可状,以挺直而小巧为标准。女子若有其中一美,便可人美人行列。唐诗人白居易家蓄妓,有两人最中他的意,一位称樊素,貌美,尤以口型出众;一位名小蛮,善舞,腰肢不盈一握,白居易为她俩写下了“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风流名句。
唐时唇脂和白粉都已有相当的制作水平,女性们充分利用这两种覆盖力极强的妆品,创造出各式不同的口型。一般的饰法是先涂白粉,将天然的唇形掩盖,然后以唇脂描画出自己喜爱的样式,嘴唇左右角不同的可修正为对称,双唇太厚太薄的可以描成恰当的比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描为小巧为时尚。宋人《清异录》有言:“(唐)僖、昭时,都下竞事妆唇,妇女以此分妍否,其点注之工,名色差繁。” 字文士及在《妆台记》中进一步记录了这些妆唇的样式是: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17种。从名称上看,妆唇的红脂颜色有大红的、淡红的、掺金粉的、粉红的等等;妆成的形状有圆形的、心形的、鞍形的,不一而足。唐时妇女又喜用檀色(即浅绛色)点唇,如敦煌曲子《柳青娘》句有“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秦观的《南乡子》句:“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从现存唐代的一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略见当时的口妆样式,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女性泥涌,其唇被画成颤悠悠的花朵状,上下两唇均为鞍形,如四片花瓣;两边略描红角,望之极有动感,鲜润可爱。唐代的敦煌壁画《乐庭环夫人行香图》中的女性,有的将唇画成上下两片小月芽形,有的画成上下两片半圆,有的则加强嘴角唇线效果,使整个唇形呈菱角状。
唐代的唇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五代相沿唐风,花样繁出;至宋名目渐少,以唇薄嘴小为美,无复唐时的活泼丰满。民间妆唇,仍流行改措成鞍形唇,以显唇线之优美。明代的口妆修饰精巧,红唇一朵,优美自然。清代的口妆比较特别,用两种红色妆唇,在浅红色描完了唇形后,又用深红在上唇点两点、下唇点一点,使红唇有一种撅起如花蕾的俏皮感觉。
樱桃形圆色艳,清代“樱桃小口”一点点的时尚唇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用红色口脂点画出圆唇。所谓点圆唇,是为了造成一种错觉,只为缩小妇女的口型而产生一种清香的感觉。这表明当时人们注重唇色的同时,也注意唇形的变化所产生的美感。
古代有个词牌名曰“点绛唇”,令人勾起无限想象。试想一位古装美女轻拢琵琶低唱一曲“点绛唇”,樱桃小口微微开合,该是一件多么让人目醉心迷的乐事!
说到口妆,不由会想到西方的美人标准,在口唇上体现了较大的不同。中国自古以来,无论口妆式样有多少变化,总是崇尚“樱桃小嘴”,总的趋向是改大嘴为小嘴,虽不喜厚唇,但也鄙薄唇,以丰满适度为美。日本传统的审美观,也是尚淡雅崇小巧,明治以后,甚至只妆一半口唇,以求得半遮半掩的美感。而在西方,则强调口唇的夸张效果,从罗马尼禄皇帝之妻波普姬开始,到14世纪的意大利化妆风习,无不以口唇的鲜艳性感为最高的美。那时的威尼斯流行这样的美人标准:
白色:肌肤,牙齿,手;
黑色:眼睛,眉毛,睫毛;
红色:嘴唇,面颊,指甲;
长的:身材,头发,手指;
短的:牙齿,耳朵,足;
宽的:胸部,额头,两眉间距离;
窄、细的:手指,毛发,嘴唇;
小的:头,下巴,鼻子。
其中,对嘴唇的要求是鲜红而薄。到了近代,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欧风行大嘴妆,以嘴型大、嘴唇厚、曲线分明为美,认为这样的嘴富含女性的魅力。此风至今不衰,而且也渐渐影响到亚洲地区,使美容的原则起了“取法自然”的变化。
在口红历史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口红之韵美的文化内涵,是相当深厚的,有时甚至是使人们特意追求的生活理想。你别小看这“一点红”,它是中国文化绝不能缺少的成分。
5.日本女人的口红情意
直如囗色红,变幻总无因。
——(日本)无名氏《见斋物语》
提到樱花,我们自然想到岛国日本。在这个樱花的国土上,大和民族的文化对口红的尊重和发扬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日本被认为是世界四大口红生产国之一,其口红的文化特色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提到日本女人,大家都一致公认她们是世界上最有女人味的传统女人。那么日本历史上独特的口红文化都有哪些特点呢?
(1)樱色唇
日本上古时代有用储上涂面的风习,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妆品。6世纪时,有一位名叫昙微的和尚,从高丽渡海而至,把能绞取红色颜汁的植物带到了日本,从此才开始了妆唇的历史。在唐代文明的影响下,他们也在额头、眼侧及口边点红,称为“花子”,甚至还像西欧流行的“黑子”那样,用布和纸剪成各种形状贴在脸上。但是,以上的妆法,都只是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实行,而未曾普及到全国。尤其是口红的使用,一直要到公元17世纪,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才慢慢出现,至18世纪后,唇妆则风行于日本列岛。
在唇妆初兴的时候,与日本的整体审美观相适应,人们提倡“樱色唇”。所谓 “樱色唇”,就是指将唇红的颜色规定为樱花开放时的那种浅淡粉红。事实上,正常人的唇色,都比樱花要红,所以妆唇为樱色是不可能的,只是日本人极爱樱花,以其为国色,“樱色”是日本人心目中最美的一种素绚的轻红,它体现了一种淡雅的情调。不但妆唇,胭脂的运用、妆粉的运用都是同一标准,如《女用训蒙图汇· 卷三》曾这样教导女孩子:粉的涂敷不可太白,只要使肌肤显出柔和如玉即可,胭脂也要轻扑,以樱色为佳。《女重宝记》也明确规定:红应薄薄施,浓红为贱者所用。所以,中国的红妆可称“桃花妆”,日本的妆式则以名“樱花妆”为宜。
但是,这种传统的审美观,到了明治时代渐被淘汰。18世纪末、19世纪初,日本开始进行对外贸易,商业发达的结果,是游女遍天下,冶装风习一日浓似一日,并时兴下唇比上唇抹得更红的涂法,这种化妆的效果是缩小了唇形,而且丰厚的下唇看来比较性感,更女性化。
(2)笹色红
当时,在游女们所用的口红中有一种特别的颜色,名“笹色红”。“笹”字在日本语里就是竹类苇类的叶子,顾名思义,笹色红不是纯红,而是在深红中显青绿的颜色。这种笹色红如果浓浓地涂,会随阳光的明暗照射,呈现闪闪的紫、绿色光,给人一种相当醒目而又神秘的感受,日本人也把它称为“玉虫色”。所谓“玉虫”,据《嬉游笑览·卷一容仪》中载,玉虫于5、6月间生于草蔓之上,大于榆荚,类如金龟子,身上青翠金绿,非常漂亮,如玉虫死去,则金翠之光亦灭。人们将其放人粉盒以取其金色萤光,谓之“养粉”,相传它又能给人带来桃花运,所以又俗称它为“媚药”,游女们以这种颜色涂唇,大约亦含有这种意义。《嬉游笑览》著于19 世纪30年代,对这一现象也进行过非难,说是近来,女子们把唇抹成浓红,甚至发着青光,使唇失去本色,直如假物。笹色红的原理就是利用光合原理使红色显出铁锈色、黄金色、青绿色,在阳光下变幻不定(其色现虽不用以妆唇,但“玉虫色” 一词,却被广泛应用于政治领域,成为弹性法案、交易性政治的代名词)。这种红很贵,有“红一两,金一两”的说法,故一般的民间女子,就在妆唇时先以黑墨打底,然后再涂红色,也会取得差不多的效果。明治时代,由于女性饰唇已成了一般的习惯,故口红的种类不断地增加,有专装口红的小盒,在徐口红的小笔,有一种色彩极重的,产于当时首都京都的唇脂,称“京红”,为京都的名产,据说还有在冬季最寒冷的几天里制出的口红,又称“寒红”,色最纯正,是被公推的口红极品。笹色红的浓妆逐渐消失以后,人们仍又回到含蓄的、淡雅的审美观上来,口妆中对红的使用十分吝惜,口红不涂上唇,只涂下唇,或是小小的半圆,或是沿抿紧的双唇在中间染成一线。这种妆法到一战时,尚十分流行,从而成为日本女性的又一面妆特征。
6.西方口红的轮廓线
我总是认为,研究口红的历史,就是研究人性伸展与压抑的历史。至少,口红的发展历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
——英国口红专家杰西卡《口红与西方文化》
西方是现代口红的故乡,也是最早出现口红的地方。从罗马到巴黎,从巴黎到纽约是一条艺术之路,当然在这条艺术之路上有口红的地位。有人说,假如把千年来的一支支口红都整齐地摆好,就是一条从罗马到纽约的艺术之路,令人着迷。
(1)起起落落的唇妆
在面妆中,人们承认西方的描眉涂眼都学自埃及。至于妆唇,说古埃及人不妆唇,恐怕没有十分的把握,因为有一幅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埃及古画上,一位埃及女性左手持镜,右手持化妆的工具,对着口唇似正要描画。类似的古画并不止一幅,所以,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埃及女性是妆唇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至少妆唇在埃及人眼里可有可无,根据是世人所见的出土实物及存留的文献中,很少有妆唇的痕迹与记载;还有就是埃及人不懂接吻——因为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与罗马的安东尼有过一次国际婚姻,人们惊异地记录了这一点。因此人们推论说,古埃及人不注重妆唇,是因为女性们没有意识到嘴唇对于异性的特殊魅力,她们只是充分地运用了“眉目传情”的精神感应。
希腊人从埃及学到的化妆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描眉涂日以外,又敷粉妆唇,无一不擅,这不得不归功于“赫泰拉”们的积极运用与发明创造力。从希腊时代遗存下来的大理石雕像看,其眼、口均涂有色彩。据古文献记载,希腊人使用的红色颜料,取自红色海藻、地衣、桑椹等植物与辰砂等矿物性材料,此外尚有紫贝等。其中,以辰砂的颜色最为鲜艳。
到了罗马时代,口妆极为流行,有关口妆的风流轶闻亦逐渐增多。最著名的是罗马皇帝尼禄的王后波普姬发明的一种口红爱情游戏,据说她将口红抹好后与丈夫接吻,可以把红唇的整个形状完整地印在这位皇帝丈夫的口唇之上。当时整个社会都提倡享乐,上层社会更是穷奢极欲,香料与妆品的使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男性们甚至不无嫉妒地说:在脸上涂敷香粉和胭脂以及使用香料,已经成了妇女的特权。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美容教科书,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的美貌,是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得到的;但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像维纳斯那样的美人,却不注意保养的话,也会失去自己的美丽。”“无论什么样的女性,都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使自己的容颜上的缺陷得到弥补。”因此,在口妆上,罗马的女性也充分地运用化妆技巧,使之美丽动人——美女的口唇应是曲线分明,唇薄而小巧。
中世纪时,欧洲一片灰白,鲜艳的口妆消失达几个世纪之久。14世纪,以意大利为桥头堡,女性化妆以烈火燎原之势向西欧推进,意大利式的鲜红口妆在15世纪后传到英、法等国,厚妆风习首先从王宫开始流向民间。到了16世纪,甚至于男士们也涂白粉、描口红,上层社会人人都以拥有一张红嘴为美,这种浓艳的时尚,到 17世纪法国路易王朝的火红妆达到了顶点。到19世纪下半叶,因为维多利亚女王的丧居生活,使欧洲女性的化妆风习为之一变,艳丽夸张的贵妇人形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文静娴雅的淑女妆。由于那个时代人人以纤弱秀气为最高的美,所以口妆也换为淡色,有些妇女甚至只靠用手帕蘸水湿润唇部来达到妆唇的目的。那时诗人们对女性口唇的赞美句通常是“珊瑚色的小嘴”之类——当然,珊瑚也有大红的,但当时的审美观要求的是女性的那种柔和的美和色彩。
(2)棒式口红
棒式口红的出现,是世界口妆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发生在美国,那是在1915年,出现了棒式口红。这是一个商业广告刚刚拉开序幕的时代,于是,满街跑的卡车上,全国通行的火车上,巨大的壁画与标语式宣传,都写满了棒式口红的各种名称。有条著名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口唇不化妆的女性,就像不会发光的电灯泡。”对各种新的品种与使用方式的不厌其烦的宣传广告,充斥了整个社会。对于化妆品的品种、特性,几乎家喻户晓。在潜移默化中,社会的各种观念在不断地转变。在此以前,女性的化妆必须避开人的耳目,而到20世纪30年代,出入于电影院、咖啡馆的女孩子们,可以公然取镜描眉画目。1948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唇线笔,同时,口红的颜色也从大红、粉红、橙黄、咖啡甚至浅绿一直增加到无色透明,几乎应有尽有,各种小巧美丽的妆袋亦应运而生。女性的口唇,从来没有显得如此美丽,以致于在二战时,女兵们即使身处前线,闲空时,也仍然不忘涂红口唇,这得到了男兵们的热烈欢迎,也被军部予以推广,认为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极好方法,真可谓是口妆史上口红最新奇的妙用了。
就从此时开始,女士们身挎化妆包,可以游玩一天而不用担心化妆问题:餐馆、咖啡厅、电影院,都有为女士们专门设计的化妆室,明亮的灯光、大大的镜子供女士从容化妆。餐桌上相应地开始供应化妆纸,会餐馆、咖啡店老板头痛的是,杯、碗边缘满是口红印的状况迅速蔓延,使他们不得不寻求有相当去污能力的洗涤剂,这又促进了各类清洁剂的制造。口红的普及,几乎造成了一场社会服务业的“革命”,影响力持续至今。而口红的普及,更是一场妇女的“文化革命”,让她们在社会上更加从容得体,如鱼得水。
7.埃及艳后的红唇魅力
我爱你无与伦比的鲜艳红唇,它让我想起王冠上最瑰丽的红宝石。
——古罗马将领安东尼《关于口红的情感与回忆录》
有位历史学家说:埃及金字塔的光芒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犹如口红般令人神往,你看的色泽和造型,简直是人间奇迹!这就是埃及的文明!
提起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在世界史上举足轻重。
克娄巴特拉生于公元前69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奥雷特国王的长女。祖先托勒密曾在亚历山大大帝麾下任马其顿将军,后被赐封到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克娄巴特拉是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实际上,她并非人们想象那样长得美艳绝伦。貌如天仙。从流传下来、刻有她肖像的古代铸币看,她长着一个类似古罗马人的、突出的鹰钩鼻,有一双摄人心魄的大眼睛,特别是她匀称性感的嘴唇,含着东方人特有的神秘微笑,显示出一种富有教养、高贵庄严的王者风范。古罗马著名传记家普鲁塔克在《安东尼传》中描写道:
“至于她的美貌,据人们说,本身倒也不是那么出众,并非无人可比,也不是谁见了都会惊为天人。可是她的话语里自有一种令人无法抵御的魅力;她出现在何处,说话总是那么娓娓动人。她有一种风度,不知怎么总能驾驭与人交往的全过程。这二者加在一起,便有一种难以描摹的魅力。再者,她的声音亦极为甜美,她双唇如同玫瑰一样吐露着优雅的芬芳,她的舌头就像一件装有许多根弦的乐器,她能流利换说她选择的任何一种语言。只有很少几种蛮族是她需要通过翻译交谈的,对于大多数蛮族她都可以不用帮助自己直接回答,诸如托罗格洛戴特人、希伯莱人、阿拉伯人、叙利亚人、米底人和安息人。除此以外,据说她还懂得许多别的民族语言,虽然在她之前的别的国王连埃及话都不愿费心去学,他们之中有些人连马其顿话也忘了。”
可见,克娄巴特拉,这位兼具马其顿人。希腊人和伊朗人血统的埃及女王,除了完美的樱唇可以值得夸耀外,她本身的才智远比美貌更让人倾倒。
克娄巴特拉的父亲死于公元前51年。他在遗嘱中,按托勒密王朝世代相沿的近亲婚配传统(即只允许在皇族内的兄弟姐妹之间联姻,以维护王族血统的“纯净”),安排克娄巴特拉与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联合统治,并准备让他们结婚,同时请求当时已控制整个地中海沿岸、声势如日中天的宗主国罗马作埃及的保护者,以换取罗马的军事支持来维持已奄奄一息的埃及王国的独立。
克娄巴特拉继承王位时,年仅18岁。她与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3年后,双方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克娄巴特拉具有强烈的权力欲,她不甘心与弟弟共执国柄。但是,埃及宫廷的两位重臣——波希纽斯和奥克奇维安却投奔托勒密十三,与之结盟并计划除掉克娄巴特拉。这场权力角逐的结果,是克娄巴特拉于公元前49年被其弟从埃及赶到了叙利亚。然而,她并没有屈服,而是在那儿重整旗鼓,组建军队以图反攻回埃及。公元前48年,姐弟俩在拍鲁修摆开战场,准备为埃及王位进行最后决斗。正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伟大人物的到来改变了埃及的历史。他,就是朱利叶斯·他撒。
悄撒生于公元前102年,年长克娄巴特拉33岁。他到达埃及时已54岁。恺撒是罗马执政官和罗马共和国“前三头”中最著名的人物,他曾率罗马军团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同时又是一位纵横政坛、善玩权术的政治家。当“前三头”中的克拉苏在与东方帕提亚人战争中身亡后,恺撒立即率军渡过卢比康河,发动了争夺罗马统治权的国内战争。他在意大利击败了也属“前三头”的庞培,将他赶到希腊。接着,又乘胜追击,在法萨拉斯一举消灭庞培军团主力。当庞培仓皇乘船逃往埃及后,他撤仍穷追败敌而来,竟欲彻底消灭他。托勒密十三为了讨好和不得罪他撒,先派大臣波希纽斯去假惺惺地欢迎庞培,然后乘他离船登陆之际,阴谋刺杀了他,并将其首级献给了率4000名罗马军团士兵赶来的恺撒。托勒密等人想借此有利时机,依靠罗马人的支持来打败正准备与自己决战的姐姐。他撒则打算充当调解人以弥合双方矛盾。但克娄巴特拉远在国外,无法面见重重卫兵守护下的恺撒,甚至连埃及也不可能进入,她如何能够在他撒作出裁定之前为自己辩护呢?局势的天平显然不倾向她那一方。就在此时,克娄巴特拉以超人的胆识和智慧,上演了一出即令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也叹为观止的精彩一幕:
一个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有一位西西里人肩扛一卷巨大的美丽地毯,向恺撒所居住的王宫走来。他对挡住去路的层层卫士声言:奉大臣波希纽斯之命,为尊贵的罗马将军奉上精美的埃及地毯。士兵们都毫不怀疑地挥手放行了。地毯被送到恺撒面前并慢慢展开,当地毯完全铺开时,突然,一位美丽的姑娘如同海贝中诞生的维纳斯女神一般,出现在呆若木鸡的恺撒脚下。她长得高贵典雅、仪态万方面又风流浪漫,特别是一张无可挑剔的鲜艳樱唇,充分显示出21岁妙龄女子的成熟自信和非凡风度。恺撒尽管见多识广,却也被这出乎意料的戏剧性场面吓了一跳。这时,那位可以做他女儿的美人用甜美悦耳的声音自我介绍道:“将军阁下,恕我冒昧,朕就是克娄巴特拉女王。”
原来,克娄巴特拉在得知恺撒有意召见的消息后,便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胆大浪漫而又极可能成功的冒险计划:她悄悄乘船离开她在叙利亚的基地,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登陆。然后,她让那位智勇双全的西西里侍卫将她裹在地毯中,从王宫的后门走进去觐见恺撒。但是,如果她的敌人在地毯送达之前打开检查,或送进去他撒无心看礼物,或是不相信她而将她作为刺客逮捕并交给她的敌人呢?幸运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克娄巴特拉初步计划成功了。
可是,恺撒已是一位久经沙场和情场、饱经世故沧桑的老政客,也是罗马这个庞大帝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如果仅仅因为美貌而对克娄巴特拉心醉神迷,那他只要有兴趣,就可在罗马获得一打容貌甚至胜过埃及女王的绝色佳人。因此,吸引并征服了恺撒的,是女王具有的比其它姿容更令人心醉神迷的甜美迷人的声音,非凡的语言天才和优雅高贵的风度。这一切,女王的红唇功不可没。终于,恺撒站到女王一边,下令恢复已故老国王的遗嘱安排,由姐弟两人共掌国柄。而实际上天平已完全倾向女王一边。
恺撒在埃及度过一年多乐不思蜀的仙乡般生活,然后带着娇妻爱子返回罗马。据传他在人城时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他与女王容光焕发地向成千上万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罗马几乎倾城而出,前拥后挤的人们都纷纷为这对传奇非凡的统治者大声喝彩。
他撒遇刺身亡后,克娄巴特拉为了应付安东尼对埃及的进攻,又决定对罗马新的统治者展开“红唇攻势”。
克娄巴特拉乘坐一艘装饰得金碧辉煌的御船,穿戴着爱神维纳斯一样的精美服饰,沿着塞当斯河上溯至塔尔苏斯。泊岸时,安东尼正坐在市场上召集一次群众集会。突然,人群潮水般抛下演讲的安东尼,纷纷奔向河边,去观赏埃及女王创造的人间奇迹。千余年后,”莎士比亚曾用生花妙笔在《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中描述了这位女王的又一次非凡的表演:
“她坐的那艘画舫就像一尊在水上燃烧的发光的宝座;舵楼是用黄金打成的,帆是紫色的,熏染着异香,逗引得风儿也为它们害起相思来了;帆是白银的,随着笛声的节奏在水面上下,使那被它们击动的痴心的水波加快了速度追随不舍。讲到她自己,那简直没有字眼可以形容:她斜卧在金色的锦绸制成的天帐之下,比图画上巧夺天工的维纳斯还要娇艳万倍;在她的两旁站着好几个脸上浮着可爱的酒涡的小童,就像一群微笑的丘比特一样,手里执着五彩的羽扇,那羽扇的风,本来是为了让她柔嫩的面颊凉快一些的,反而使她的脸色变得格外绯红了……从这画妨之上散出一股奇妙扑鼻的芳香,弥漫在附近的两岸。”
见此情景,安东尼只得造人请她下船相见,不料,女王反而传话让他到自己的御船上来。这对于征服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公开挑战和抗命行为。然而,安东尼—— 这位叱咤风云、战无不胜的勇将,却对这种出乎意料的抗拒感到惊奇。他不由自主地上了船,走到芳龄已届甘八,却依然风姿绰约、美艳妩媚而又典雅娴静的女王身旁,立刻,丘比特的爱之箭,一下射中了这位自诩不将任何名媛淑女放在眼中、高傲自负的男人的心。安东尼魂不守舍地拜倒在女王的石榴裙下,成了克娄巴特拉的第二个爱情俘虏。而埃及女王不卑不亢的盛情款待,更使安东尼为其气质风度所折服。经过御船上连续几天的笙歌欢宴,安东尼不仅答应保持埃及的独立和女王的王位,而且决定放弃他原计划对东方帕提亚人的御驾亲征以及罗马的未来帝位之争,随同克娄巴特拉前往埃及。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12年、富有悲剧色彩的奇特爱情历程。
克娄巴特拉由于姿容并不十分出色,特别讲究对面容的修饰。历史记载,女王用驴乳沐浴,洗脸使皮肤细腻增白,用散沫花制成膏体染指甲和手掌。对于她最满意的部位——嘴唇,更是呵护有加。在她对口红苛刻的要求下,古埃及的制口红技术也日臻成熟,创造出了多种色彩和芳香气息的口红,使克娄巴特拉的整个容颜大为增色,得以用魅力吸引住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恺撒和安东尼,从而改写了世界的历史。
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留下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
“要是克娄巴特拉的鼻子长得短一些,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改变。”
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
“要是克娄巴特拉的口红用得不恰当的话,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改变。”
8.英国富廷中的口红秘闻
谁会预料得到呢?如果没有那种浪漫的口红,苏格兰的历史将会改写。
——克鲁吉亚历史学家别尔斯基《口红的历史》
口红是用来装点容貌的,它产生的本意是要为世界增添美丽。可谁又能想到,一支小小的口红却会让一位美丽的苏格兰女王走向断头台呢?
这位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1542年出生。
当时的苏格兰由于新旧教之争引起内乱而分裂,同时也受到来自邻国英格兰的侵略威胁。玛丽的父王詹姆世五世由于和英军作战遭到惨败而暴死,玛丽因此在出生刚6天时便即位成为苏格兰女王。为了阻止英国吞并苏格兰的野心,玛丽出身法兰西贵族吉兹家族的母后玛丽,决定把她嫁给前来求婚的法国皇太子弗兰西斯。于是,只有5岁零7个月的小女王玛丽便乘上未婚夫前来迎娶的龙舟,远嫁法兰西。
当时的法兰西正是文艺复兴运动最为鼎盛的时期。法兰西宫廷内,王公贵妇们白日骑猎冶游,夜晚诵诗欢舞,成为时尚。在这样的环境中,玛丽很快出落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因为舅父法王亨利二世的暴死,她的丈夫弗兰西斯即位成为法国国王。这时,玛丽刚满17岁。她天生丽姿,白玉凝脂般的鸭蛋脸儿,浓密如瀑的满头金发,灿然一笑时,明艳美丽得象晴朗照人的阳光,加之她举止大方,富有教养,受到整个宫廷的爱戴。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
可叹好景不长。就在第二年,病弱的法王弗兰西斯狩猎归来患重感冒发高烧。尽管美丽的王后玛丽尽了最大努力照料并挽救他的生命,不幸的国王还是象盛开的鲜花上的朝露一样,消失在夏日的阳光中。18岁的玛丽过早地成为孀妇,不得不含泪离开优雅的法兰西宫廷,回到在内战纷争中分裂、并且没有受到文艺复兴多大影响的故国苏格兰。玛丽心事重重地踏上归途。迎接她的,是母后的逝世,新教派传教士诺克斯势力的日趋膨胀,和异母兄长莫利伯爵视政府为掌中私物而大权独揽的祖国。作为天主教徒的玛丽,只能听任兄长们掌管国事,自己仅作为名义上的女王消遣度日,打发时光。
为了忘记现实生活中的烦恼,玛丽一味热衷于狩猎和舞会。在她的周围,聚集着各种法兰西派的人们,被称为“小法兰西宫廷”。他们整天欢歌纵舞,弹琵琶,打扑克,朗诵诗歌,嬉欢尽兴。芳龄21岁,青春美艳的孀居女王,成为众多国家君主梦寐以求的偶像。其中包括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西班牙王太子这样显赫的求婚者。作为一个小国的苏格兰,无论得到哪一个大国的保护都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旧教大国西班牙的提亲,玛丽本人很感兴趣。可是她的表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此深怀戒心,由于怕西班牙会因此而提携苏格兰,她坚决反对这桩婚事,暗示玛丽必须在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贵族中选择夫婿。对于玛丽来说,尽管满心不情愿,却不能无视来自近邻大国英格兰的干涉。
充满女性气质,为爱情而生活的玛丽,和理智、坚强、与王国结婚的铁女人伊丽莎白,这一对表姐妹简直是命中注定的仇敌。1558年,当伊丽莎白刚成为英国女王时,玛丽就曾对她的王位继承权提出异议。因为伊丽莎白是前英王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女儿。由于亨利八世和他的前妻凯瑟琳离婚未得到罗马教皇的承认,所以按照天主教徒的看法,亨利八世与安妮的结合无效,伊丽莎白只是一个私生女。如果这样看的话,只有亨利七世的曾孙女玛丽·斯图亚特,才是英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当时作为法国皇太子妃的玛丽,在所有文件上的署名都是“法兰西、苏格兰、英格兰的统治者玛丽·斯图亚特”。尽管在这对皇家死敌的来往信件上也是以“姐妹”相称,但无论玛丽还是伊丽莎白,在内心深处都极端仇视对方。据说,伊丽莎白女王就经常向驻伦敦的苏格兰大使炫耀自己有3000套华丽的服装,每交替穿着,并且还寻根问底地要他回答“玛丽和我相比,谁的头发更美丽”,“皮肤更白皙”, “到底我们两人谁更漂亮”等问题。由此可知,玛丽在她心目中是一个相当棘手的对头。
伊丽莎白女王对玛丽的嫉妒心很快达到了顶峰。
1565年2月,一位英国贵族亨利·达恩利勋爵突然出现在苏格兰宫廷。据说他是受到想使他成为苏格兰国王的母亲唆使而来的。这位长身挺立、擅长跳舞和骑马,也能作诗的花花公子很快就获得了玛丽的芳心。
而最让玛丽欣喜若狂的是达恩利带来了一种新的口红秘方并把它专门献给了自己。据说这种口红除了在自己所爱的男人身上会留下吻痕,在别的场合都不会掉色,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不脱色唇膏,甚至更富有神秘浪漫的氛围。玛丽获得这种口红后拒不外借,甚至当表姐伊丽莎白女王写信索要秘方时,也借故推辞了。玛丽甚至在背后讥笑伊丽莎白要了这种口红也没有用,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男人,也没有男人对她有兴趣。
玛丽完全被达恩利迷住了,常常以在达恩利满脸印上唇印为幸福。她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在相识5个月后就和这位青年贵族举行了婚礼。只要想到什么立刻就干这种急躁性格,常常在她一生中的关键时刻给她的命运带来很大变化。那有时是幸运的继续,有时则是不幸。和同为亨利七世曾孙的达恩利的结合,使玛丽要求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力更加强化,为此感到焦虑的伊丽莎白女王派出使臣企图说服玛丽,制止这一婚姻。然而,因爱情而变得盲目的玛丽对她的劝说置若罔闻。
不久以后;玛丽平安地产下一子,取名詹姆斯。苏格兰王太子诞生的消息传到英格兰,无疑对伊丽莎白女王是一个强烈的打击。当她听到这个消息时,不能自制地哭泣着说:“玛丽生了一个可爱的男孩,而我至今仍是一个干巴巴的老处女……” 对于刀岁仍然小姑独处,而且被人暗中讥为有生理缺陷的英国女王,苏格兰女王生产的消息显然使她感到一种极为沉重的失败感。
然而,新婚带来的幸福并未持续多久,达恩利粗暴、急燥。意志薄弱的本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不久,他就不再把妻子放在眼中,要求承认自己是苏格兰最高统治者。遭到玛丽拒绝后,他越发荒唐,每夜和妓女们鬼混,喝醉了酒就用不堪人耳的脏话辱骂妻子。完全绝望的玛丽终于无法再和他同床共枕,自己也开始有了众多的情人。在这些情人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这个博斯维尔。和弗兰西斯、达恩利这两个性格软弱的男人截然不同,博斯维尔是个精明强悍,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汉。据作家茨威格描述,玛丽对博斯维尔产生了发自内心、震撼心灵的热恋并委身于他。但当玛丽将自己的身心给了情人后,博斯维尔却移情别恋。为了夺回博斯维尔的爱,玛丽不惜孤注一掷,答应除掉丈夫达恩利,而将苏格兰的王冠奉献给博斯维尔。15 67年2月10日深夜,不知是什么人干的,他居住的房屋中发出一声巨响,房屋被火药炸得瓦砾纷飞。人们在山一般的瓦砾堆中发现了达恩利被绞杀的尸体。这仅仅是他和女王结婚一年零七个月的事。
人们的疑心集中到博斯维尔和玛丽身上。
苏格兰贵族们为此发动了叛乱,将博斯维尔放逐并处死。他们指责玛丽,高叫 “烧死这个谋害亲夫的女人”,“烧死这个淫妇”。在爱丁堡,玛丽就那样穿着被捕时的一身衣服被关在市长住的屋子里。这时,她是24岁零6个月。她作为一位女王的荣耀时光就此宣告结束。
第二天,玛丽被转移到她异母兄长莫利伯爵的异父兄弟领有的城市、洛赫利文湖(即利文湖)中一个孤岛上的小城。在这儿,恶运再次向她袭来,玛丽流产了。叛乱者们继续指责她杀死丈夫达恩利,必须毫无条件地正式宣布放弃苏格兰王位。精疲力尽的玛丽终于在放弃王位的文件上签了名。7月25日,玛丽年幼的长子詹姆斯作为苏格兰国王而即位,由玛丽的异母兄长莫利伯爵摄政。
绝望中的玛丽,又一次受到希望之神的眷顾。洛赫利文城主的弟弟、美少年乔治·道格拉斯,为玛丽的绝世风姿所倾倒。在她被监禁的10个半月后的1568年5月,帮助玛丽奇迹般地逃离了监禁地。玛丽喜不自胜,她召集对莫利伯爵的独裁统治不满的贵族和士兵,与莫利伯爵的军队在爱丁堡的山谷中决战。可是,幸运之神终于没有第二次向她微笑,她的军队因内部意见分歧很快便溃散了,她仅带着6名侍从逃到国境边上的丹道莱纳,并从这儿开始乞求表姐伊丽莎白的保护,进入英格兰。从此开始了她命运中的另一大关键变化。
英格兰因玛丽的到来而发生了很大的震动。以塞西尔为首的枢密顾问官们认为,如果让玛丽以自由之身居留英格兰,很容易引起国内天主教徒叛乱,成为他们拥戴的领袖(玛丽是信奉旧教的天主教徒,而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是信奉新教的国家);如果伊丽莎白女王对苏格兰的叛乱贵族们施加压力,帮助玛丽恢复王位,则会失去英国和苏格兰之间同为新教国家的友好同盟关系。这样一来,伊丽莎白只剩下一条路可以选择,就是把玛丽作为软禁的犯人,强制性地挽留她长住英国。
在长达十几年人监禁中,玛丽很快地憔。停了。她再也不用任何装饰,除了每天必抹达恩利献给她的口红,借以回忆她丰盛年华里的快乐与荣光。最后,由于她策划刺杀伊丽莎白女王,被推上了断头台。临刑前,她身穿大主教殉教者的火红长袍,描抹了同样鲜红的“达恩利口红”——她确实是这么叫它的。如果没有这口红,没有口红带来的丈夫达恩利,没有口红带来的伊丽莎白的炉嫉,也许,玛丽的生命会全部改写,苏格兰的命运也会全部改写。
9.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口红癖”
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口红爱好从来不曾间断,甚至引起了沙皇陛下的不满。可是谁也没法阻止这种狂热的爱好。
——俄罗斯历史学家阿斯汉诺克《叶卡特琳娜大帝的生活秘闻》
在历代俄国沙皇中,能被贯以“大帝”称号的只有彼得大帝和叶卡特琳娜二世了。这样一个专权而能干的女人,为什么会有“口红癣”呢?这还得从她不美满的婚姻讲起。
叶卡特琳娜是德国多恩堡公国的一个公主,出生于1729年。当她15岁时,俄国的叶利扎维塔女皇决定让自己14岁的外甥彼得(即后来的彼得三世)成为沙皇继承人,1742年将他召至彼得堡。而未来的俄国皇后,女皇则选了这个出身于这个外甥远支亲属的索菲亚·奥古斯特(即叶卡特琳娜)。
就这样,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德意志小公国的公主,有幸得以成为大俄罗斯帝国的皇后。
叶利扎维塔女皇为这对年轻的皇家夫妇改起了俄罗斯名字,让他们改信东正教,并于1745年8月结婚。这时,彼得17岁,叶卡特琳娜16岁。此后,在俄罗斯沙皇皇族们的血统中融入了德意志血统,而其本身的俄罗斯血统却变得相对稀薄了。因此,在彼得二世之后,人们也将沙皇家族的统治称国罗曼诺夫·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王朝。
在婚后长达9年时间里,叶卡特琳娜不仅没有像女皇所期待的那样怀孕生子,而且还保持着童贞之身。其中原因,是彼得患有性生理缺陷的毛病。据当时报道说: “大公不能传种接代。在东方各民族中本来搞一次包皮环割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他却认为无可救药了。”彼得没有勇气去做手术,同时又为自己不能履行作为丈夫的职责和义务而感到耻辱。这种心理使他想尽办法来奚落、责骂自己的妻子,并故意向她炫耀吹嘘子虚乌有的、自己同别的女人的种种风流韵事,以求得心理的平衡;而当急不可耐、盼望他们早日生子的叶利扎维塔女皇将他们软禁在两个房间内,不准他们外出游乐活动时,彼得宁愿在婚床上摆弄他的木偶兵,玩孩子们的打仗游戏,也不愿去碰一碰他美丽妩媚的妻子。大公夫人回忆道:“我清楚地看出,如果我和他分离的话,他是不会惋惜的。鉴于他对我的态度,我对他几乎漠不关心,但我对俄国皇位却不是漠不关心的。”为了皇位,她一方面不得不委曲求全,忍受女皇无端的责骂和丈夫的冷遇,力图维持实际早已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常常感受到难以排遣的孤独无助、寂寞凄凉。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希望从书的世界中寻求精神的慰藉和吸收有用的教益。她阅读了大量法国、德国作家的各种作品,对她未来的事业大有稗益。
但是,叶卡特琳娜毕竟还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充满青春活力的娇艳女人。她同样渴慕得到男性的爱抚和赞美,向往卿卿我我、耳鬓厮磨的热烈情爱。她仅仅由于受到叶利扎维塔女皇的严格监视而缺乏机会。终于,在大公宫廷的内侍谢尔盖· 萨尔蒂柯夫大胆、不懈的追求下,她的一颗芳心被深深打动,成了爱情的俘虏。不久,叶卡特琳娜便怀了孕。她的情夫为掩人耳目,经女皇同意之后,在一次晚宴上将彼得大公灌得酩酊大醉后,请医生给他施行了包皮环割手术,恢复了他行使夫妻之道的能力。而女皇在了解到彼得在传宗接代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后,便暗地里也鼓励和纵容叶卡特琳娜寻找情人。当她得知叶卡特琳娜怀孕的消息后,不由心花怒放。 1754年,叶卡特琳娜生下一子,他就是未来的沙皇保罗一世。事已至此,彼得明知保罗并非己出,却也只得打落牙齿肚里吞,承认了与他的父子关系。
叶卡特琳娜完成为大公传宗接代的职责后,她的地位不仅没有加强,反而发发可危。她的丈夫日益与她疏远,整日在外寻花问柳,饮酒作乐,他还真心爱上了一位叫沃伦佐娃的粗俗女人,并打算将来与她结婚,因为与她在一起,不会使大公有自惭形秽之感。此外,叶利扎维塔女皇不仅将保罗从叶卡特琳娜身边夺去抚养,还把她的情夫谢尔盖打发到国外任职。很快,一场灾祸发生了,它差一点毁灭了叶卡特琳娜的前途。
1757年,与法国、奥地利结盟反对英国、普鲁士的俄国,向普鲁士发动了进攻,但元帅阿普拉西初战告捷后,却突然下令退却。愤怒的女皇将他软禁起来,并追查是否受人指使才敢如此大逆不道。结果发现了叶卡特琳娜写给元帅的几封问候信,于是女皇怀疑元帅的所作所为完全出于她的授意,便对她进行了一次审讯式的公开对质。叶卡特琳娜施展自己全部才智,用眼泪、恳求、情感和无懈可击的辩解,终于打消了女皇的怀疑,重新赢得她的信任,避免遭受被驱逐出国或更重的惩罚。从此,她韬光养晦,轻易不涉猎政治问题,但暗中却在悄悄培植自己的势力,把那些不满彼得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与政治上的暂时失意相比,叶卡特琳娜在情场上却收获甚丰。初尝禁果的甜蜜,使她感到:“我的不幸在于,如果没有爱情,哪怕一小时我也受不了。”她很快便与小其两岁的波兰贵族斯塔尼斯劳斯·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双双坠人爱河,不久又为彼得增添了一位令他感到难堪的女儿。仿佛为了补偿她9年的损失,叶卡特琳娜开始放纵情欲,变得玩世不恭、寡廉鲜耻。她的“口红癖”也是这个时候形成的,原来,叶卡特琳娜在度过漫长的独居时光后,容色已没有年轻时那样光彩夺目,需要每天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化妆上。而她也意识到,口红的运用对自己的魅力影响甚大。
由于叶卡特琳娜发现爱情可以成为通向政治成功之路的一个很有用的阶梯,她开始试图引诱每一个她需要拉拢的男人。为了迎合不同男人的审美口味,同时显示出自己高贵而神秘的气质,叶卡特琳娜总是不停地变换妆法,试图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游刃有余的“千面皇后”。她拥有专门的化妆品库房,其中口红竟占了库房的一半地方。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性感更迷人,她总是不断地试用新的口红,甚至不惜重价派人去欧洲求购。渐渐地,她开始以收集口红为乐,这种兴趣一直伴随她经历了34年的称帝时期,她收集的口红也不计其数。在她的宠臣中,甚至有人是靠钻研久已失传的远古口红术而发迹的,如果说叶卡特琳娜先前对口红的喜爱眷恋还只是因为要靠容貌去培植亲信的话,她后来对口红无休止的追求,就成为一种纯粹的恋物情结了。
当叶利扎维塔女皇过世后,彼得三世即位。他的倒行逆施引来了全国的一片反感。相反,叶卡特琳娜皇后却以行动证明自己维护俄国人的利益,赢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彼得也正与自己的情妇沃伦佐娃及其家族策划早日除掉被他视为眼中钉的妻子,以便立情妇为正式皇后。他差一点下令要将叶卡特琳娜投入舒吕塞尔堡要塞幽闭起来。当时法国驻俄代办贝朗热看到:“以彼得三世的凶残乖戾,很可能会下手杀妻。”1762年6月27日,叶卡特琳娜的一个同谋帕塞克上尉因酒后失言被捕,而沙皇在出片丹麦前,却传旨将于6月29日回彼得霍夫行宫庆贺他的命名日,要皇后在那儿迎接。其中是否隐藏不可告人的阴谋,令人难以预测。在这千钧一发之机,叶卡特琳娜在情夫格里戈利和几个兄弟及一批禁卫军军官的策划下,控制了几支禁卫军团。6月28日晨,叶卡特琳娜被情夫派人接回首都圣彼得堡,在一所禁卫军兵营里,宣布她为全俄罗斯唯一的、绝对的女皇。怯弱的彼得被迫在叶卡特琳娜口授的一份逊位书上签了名,宣布“朕将永生永世放弃统治俄罗斯帝国”。政变仅一周后,他便在囚禁他的罗普霞别墅里的一次醉酒斗殴中,死于女皇情夫的弟弟阿· 奥尔洛夫手下,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从一位德国小公主到地地道道的俄国女沙皇,叶卡特琳娜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开始了她长达34年的专制统治生涯。
不能不说,叶卡特琳娜的“口红癖”在她的政治生涯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口红,伴随着女人的历史。它点缀着女人们的生活,丰富着女人们的文化,甚至可以改变女人们的命运。
标签: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