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三番五次向南宋借道灭金,南宋为什么不答应?

滴答历史 155 0

谢邀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很多人认为南宋政府不吸取北宋当年“联金抗辽”的教训而选择“联蒙灭金”,最终导致南宋的灭亡,着实可恨!然事实上南宋政府在最初贯彻的确实是防蒙政策,之所以说是防蒙而不是抗蒙,原因是由于金国的存在,南宋最初并没有与蒙古有直接的接触,但南宋政府在蒙古刚崛起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蒙古的潜在威胁,因而随着蒙金战事的持续热化,当蒙古决定要借道伐金的时候,南宋政府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蒙古三番五次向南宋借道灭金,南宋为什么不答应?

所以,大家以后不要再说“南宋不懂的唇亡齿寒”了,南宋政府懂,当蒙古借道伐金的要求被拒绝后,蒙古大汗窝阔台便派拖雷率军强制入宋境转而北上攻河南,宋军抵抗失败后,南宋政府迅速派出当世名将孟珙率军追击入宋的蒙军,而蒙军也没有丝毫停留,急行军入金国境内,与正面战场的蒙军前后夹击,于三峰山大败金国最后的主力,金国最后的名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均战死。

蒙古三番五次向南宋借道灭金,南宋为什么不答应?

“三峰山之战”发生于1232年,此战过后金国覆灭已成事实,谁都挽救不了,即便是金哀宗完颜守绪这等明君都不能延长金国的国祚,所以南宋政府明白金国对南宋而言已经失去了作为屏障的意义,与其与金国联盟提前得罪蒙古,倒不如与蒙古联盟,趁机抢夺土地,探一探蒙古的实力,为以后的宋蒙决战做准备。于是南宋政府再次派出孟珙领兵灭金,并带回了金哀宗的尸体,也算是报了当年“靖康之耻”的仇了,况且蒙古答应灭金后归还整个河南地区,这样算来,南宋“联蒙抗金”是有一定道理的。

蒙古三番五次向南宋借道灭金,南宋为什么不答应?

因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南宋不同意蒙古借道,甚至斩杀了蒙古使者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南宋的灭亡不在于联蒙灭金,只在于蒙古军队太过强大,在当时,任何国家政权都无法与之匹敌,而南宋竟能抵抗蒙古军队达半个世纪,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标签: 联蒙灭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