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与老子
世人都把老子视为道家创始人,道教的始祖,乃是最大的误区。为什么会如此呢,溯其源,时于西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他把《老子》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把老子的“五千言”称为《道德经》。据《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也就是说,老子留给关令尹喜的没有书名,仅以《五千文》称之。《道德经》是河上公给定的书名。后来的文化学术社团,宗教教派,为了以“道德”标榜自己的正统,纷纷牵附于老子,甚者以《道德经》作为教义之一。下面我们分述一下道家与道教:
一,关于道家:道家之名,初出于汉代的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 艺文志》称“道家”,列为“九流”之一。传统看法是,老子是道家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这是踵司马迁之说,老子与庄子在思想上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出入。在庄子前后,杨朱的“全性葆真” 说;宋鈃、尹文的“情欲寡浅”说;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说,都说为道家思想,有称之为道家别派者。这样以来,形成了的道家学说,是以不理解庄子的“寓言”,误认为的“遁世、虚无”,杨朱等人的“全性葆真”“情欲寡浅”“弃知去己”为主要内容,去牵强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等言辞,断章取义地歪曲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等观点。把老子说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 等,与儒墨之说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其后,这些所谓的道家思想,与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而法家申不害、韩非等,吸取道家“自然”之义作为法治理论的基础,故汉初黄老、刑名并称,颇为统治者所推重。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使黄老之学逐渐衰退。但其自然观对反对谶纬神学有很大作用,如唯物主义者王充即自言:“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意也。”(《论衡.自然》)
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河上公首以老庄解释《老子》经文,带有当时浓厚的玄学色彩,在一定的程度上促成儒道融合。后来的注解者,多取河上、王弼之义,形成以儒学为主,带有玄学色彩的《老子》译本占据了学术界。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称为“格义”,又有释、道合流之势。以后宋明理学家,大力倡导儒家道统,佛、老并斥。因此,世人对老子的理解,对《老子》注解,是基于庄子、杨朱等人的观点,揉合了玄学、佛家的因素,又正统于儒家文化。这种“四不像”思想,显然歪曲了《老子》之旨,是使老子思想几千年来得不到正本清源的因素之一。
二,关于道教:道教尊奉老子为教祖,其实老子之学,并非宗教,这是教派们借老子为幌子,为合法性、权威性而让人们去认可。
宗教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它是民族文化一部份。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一作鹄鸣山,在今四川崇庆境内)。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称“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之始。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主要经典作为教义。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一时成了农民起义的旗帜,即历史上的黄巾起义。东晋时,葛洪于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明了道术与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完成。唐宋两代,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了元代,都归并于正一教派。在北方,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牟平)创立全真派,其教徒丘处机,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重视,全真派因此盛极一时。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教派。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也有少数出家的),俗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派的道士须出家。
从以上的史实中,老子与道教无关,张道陵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为扯虎皮作大旗。至于道教教义,也是东晋葛洪,南北朝时陆修静等人,以《抱朴子内篇》“三洞经书”基础而完成的,并非《老子》之旨,把道教教义牵强于《老子》,也是老子思想得不到正本清源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学派、教派对《老子》思想影响,使其不能彰示真谛以外,还应有以下原因:其一是老子的《五千文》,最初不是归藏于官方,多流传于民间,故使多种版本略有差异,解释上也各取所需。再者,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多为借《老子》之言,讲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逐章注解;与其相像的《老子想尔注》,《老子列传》,《老子传》等,也仅断章取义地论述一下。以上这些文章解《老子》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多跳不出穴臼,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使得不能正解。
由此看来,道家始祖,是文化学派牵附于老子的;道教的太上老君,是教派牵附于老子的。荀子曰“学者牵于所闻”,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解老子时,都拘泥于前人观点:玄学者以玄学释之,佛学者以佛学理解,儒学者去依附孔孟,道家又“道法自然”去“升仙”,这就是《老子》百人有百种解的原因。
标签: 道家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