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西域感兴趣,但实力不足以征服。
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更新了《皇明祖训》,将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
这十五个国家,大致就是现在的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的东南沿海。
关于为什么不征讨这些国家,朱元璋在祖训中说的很清楚:北元才是大明的死敌,我们应优先解决北元。那些不征之国,都僻在一隅,打它们不划算。即便后世子孙要打,也应该在解决北元之后,再寻机攻伐。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所以很显然,按照朱元璋计划,北元(后分裂为鞑靼、瓦剌)和西域(即当时的亦力把里汗国),都在明朝的必征之国范畴内。
既然“必征”,那为啥明朝却不打西域呢?
说白了,就是实力不足。
这里的“实力”,有两层意思。
一是西域的实力。
当时亦力把里汗国(其实就是蒙古的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也是蒙古人)的实力,远不如北元朝廷。它对明朝的威胁也远不如北元。
而且,亦力把里汗国的统治者与北元方面也有矛盾。双方打了一百多年,形同死敌。明朝确实没有必要双线作战,给自己找麻烦。
二是明朝的实力。
其实我们知道,所谓的“祖训”。 从来都是废纸一张。当老辈的影响力不在后,后世子孙根本不会恪守祖训。
比如朱元璋强调过,安南(越南北部)是不征之国。可朱棣继位后,他还是灭了安南。
朱棣为啥要灭安南?说白了,有那个实力。
五十万明军浩浩荡荡,轻而易举就灭掉了。
但后来朱棣调头去打鞑靼,五次北伐,空耗大量钱粮,却灭不了鞑靼。这就很尴尬了。
而朱棣灭不了残元势力,他自然就抽不出精力再开辟战场,再去征讨西域了。
朱棣死后,仁、宣、英、代、宪,五代朝廷都在吃老本。对外政策愈发保守。
到了后来,明朝连鞑靼都懒得打了。所以很自然,对西域的态度就更保守了。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清朝。
其实清朝自入主中原后的前八十年。清朝上下对西域的态度,也一样很保守。
比如雅克萨之战期间,噶尔丹攻入外蒙。
康熙认为这会破坏“满蒙一体”政策,会动摇清朝的统治根据。便决心反击。
然而,他的主张却遭致群臣的集体反对。
当时的满朝文武,按照惯性思维,觉得西域不在中原王朝固有的领土范围内(西域自安史之乱后,有近一千年时间不在中原王朝领土范围内)。攻之无益。就让噶尔丹和外蒙王公相互攻伐,也没啥不可以的。便极力劝阻康熙对噶尔丹用兵。
如果不是康熙态度坚决,力排众议,铁了心的要出兵反击。并打退噶尔丹。(九年后彻底击败噶尔丹)
不止西域,可能外蒙也保不住。
但后来,受到舆论氛围的影响。
再加上清朝前期的实力,本身也确实无法远征准噶尔。所以终康熙一生,他对西域的态度也是相当的保守。即:认为只要能保住青藏和新疆东部。切断准噶尔对青藏和外蒙的威胁,就可以了。(康熙时的清朝西界与明朝一样,也在哈密一带)
远征西域,灭掉准噶尔汗国,超出了当时清朝的能力范围。
雍正继位后,国力有所恢复。他一度燃起灭掉准噶尔汗国的雄心壮志。
为此,他在公元1731年,趁准噶尔军主力西征哈萨克汗国之际,调集十六万大军,兵分两路,对准噶尔进行灭国级的战争。决心一战定乾坤。
可是,清军在和通泊惨败。仅正二品以上将领就战死18人。其中还有两人是国公。
这场惨败,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雍正的雄心壮志。
后来。等到清朝真正消灭准噶尔汗国,收复西域。并在西域驻军,实际进行控制。那已经是三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准噶尔汗国频繁作死,威胁到了清朝的满蒙一体政策。动摇清朝国本。让清朝注意到了其对己身之威胁。(明朝就是因为西域对其威胁不够大,所以一直缺乏攻打的欲望)
如果,不是雍正改革,给儿子乾隆留了份充足家业,让他有资本去打准噶尔。(明朝中期恰恰就是缺一个雍正式的皇帝)
如果,不是后来准噶尔汗国爆发内战,给了清朝趁虚而入的机会。
如果,不是乾隆、傅恒等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灭掉准噶尔汗国。
就以乾隆中后期以及嘉庆、道光二朝,清朝的实力,以及对外的保守政策而言。错过了那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可能,清朝也收复不了西域。
有些机遇,一旦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
很庆幸,乾隆抓住了。令新疆,又重新归入到了中国的版图内。
标签: 中国历史时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