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建党100年 齐鲁问初心|渤海走廊:渤海溅血祭刀枪,军民如铁“廊”如钢
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开辟了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北部榆树园子村,主体为昌潍根据地、中心在昌北的“渤海走廊”,架起了胶东根据地、沂蒙根据地和延安往来的“红色生命线”。
1940年,胶东与鲁中的另一条通道“滨海通道”被日伪军切断。直到1943年,“渤海走廊”一度成为“敌必攻、我必守”的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的唯一通道。在那段岁月里,这条通道发挥了护送过往干部、协助跨区调兵、密运战略物资三大历史作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昌邑市北部,渤海莱州湾畔,已有了些许春日的暖意。波涛汹涌的海水不断拍打着滩涂,仿佛在诉说这里过去发生的事情。
穿越历史时空,来到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包括昌邑北部、潍县北部、寿光北部在内,我党在这块东西长约120里、南北长不过10余里的土地上开辟了根据地,成为胶东通往清河、鲁中根据地和延安的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
钢铁之廊
抗日战争爆发后,齐鲁大地上鲁中、胶东、清河等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然而,在日伪顽的反复“扫荡”“蚕食”下,夹缝中生存的根据地面临着相互之间距离较远、联系困难等难题。1938年5月,山东省委鉴于当时局势,指示胶东特委尽快打通胶东与鲁中、胶东与清河的道路。“这是山东省委提出打通‘渤海走廊’的最早指示。”昌邑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党史研究者汲生昌说。
“渤海走廊”创建于最为艰难的抗战相持阶段,其主体是昌潍根据地,中心在昌北,如同一条带子,东西分别伸向胶东和清河抗日根据地。尤为重要的是,在1940年胶东与鲁中的另一条通道“滨海通道”被日伪军切断后,“渤海走廊”一度成为胶东与清河、鲁中根据地联系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在这条险恶的交通线上,胶东的黄金安全运往鲁中和延安,无一闪失;数十万部队和2400多名党政军领导来往调动、东征西战;大批医药、粮食、棉花和文件运往各根据地,为全省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汲生昌说,我党经过“渤海走廊”最后一次运送黄金是1944年5月,南掖独立营与平西四区队用20头骡子、40个铁(木)箱运送金银及小手榴弹。其中,金银送往山东分局,小手榴弹送往渤海军区。
“扬帆东渡胶东地,穿越大泽过青烟。”1942年6月中旬,时任115师秘书长的欧阳文前往胶东任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他从鲁中出发,到达清河军区后沿小清河向东,经“渤海走廊”到达昌邑下营,改乘木船到掖县虎头崖登陆,到达西海军分区后写出这样的诗句。
当时,“渤海走廊”沿线基本上是一望无际、毫无遮掩的盐碱海滩,日伪军在附近驻有重兵。单就昌邑县而言,逾千名日伪军驻扎在县城及北部柳疃、青乡等沿海据点。坚持根据地斗争,坚决保卫“渤海走廊”畅通,成为了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党政军民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1941年春开始,敌人对昌潍根据地频繁扫荡。为此,昌邑独立营和昌邑县委组织根据地军民在平地上挖沟,改造地形。经过一个冬天,‘抗日沟’做到了村村相通、沟沟相连,军民外出行动均在地平线以下。昌邑独立营利用‘抗日沟’作战、转移,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敌来我跑的被动局面。”汲生昌说。
英勇的三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不怕牺牲,用血肉之躯筑起一条钢铁之廊。为保卫“渤海走廊”,从1940年至1943年,昌邑先后重建改建了7次县委,包括第一任县委书记张智忠、副书记王炳亮在内的十几名党的领导干部光荣牺牲。
红色传承
“太伟大了!为保卫‘渤海走廊’,涌现出了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像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掩护干部转移的大娘,像连续几天几夜划桨护送过往部队却分文不取的潍河老船工……”3月4日,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导演于克在参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后感慨地说。
时光荏苒,精神永传。昌邑市自去年启动了大型音乐剧《渤海走廊》创作,打造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的精品剧目,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通过带领大家参观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学习这段红色历史后,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将音乐剧打造成精品剧目。”于克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抓紧排练中,在今年“七一”前后上演。
于克所参观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坐落于昌邑市龙池镇。为把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昌邑市从2018年10月份开始,用8个月时间打造了展陈面积2650平方米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
3月4日,记者来到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一进馆,气势磅礴的大型雕塑《信仰》就映入记者眼帘。《根据地的“识字班”》《我送大军过“走廊”》等一件件作品栩栩如生,让历史与现实交汇,将记者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硝烟已散,精神永驻。陈列馆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史为主线,根据有关历史照片、文献资料、老人口述回忆等,多维度全景式再现了昌邑、潍县、寿光北部地区军民保卫“渤海走廊”的英勇事迹。从开馆到现在,已有970批次5.7万人次的党政干部、社会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少年学生来到这里,聆听历史、感悟沧桑、缅怀先烈、激发斗志。
“我们走访老战士、老党员和革命先辈后代600余人次,征集实物400多件(套)、资料1800余份,保存下40多万字的文字记录、200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和近3万张珍贵图片,总结提炼了上百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激情的革命题材故事。”指着陈列馆内的展品,渤海走廊党性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徐言斌说。
昌邑市还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为主体,打造了与之配套呼应的95处红色村史馆、9处专题展馆,形成渤海走廊全域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已举办210多场次的‘渤海走廊·红色课堂’,编印14套(本)红色教材,编拍18部党性教育电视片,命名18处中小学校‘英雄大队’,使可歌可泣的‘渤海走廊’革命历史走向更多群众、走向全省全国。”徐言斌说。
深挖内涵
不同于北方传统民居大门朝南的布局,走进被誉为昌北根据地“红色堡垒”的昌邑市龙池镇马渠村,部分有年头的民居却是东、西朝向的入户门格局。
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马渠村党总支书记魏广政解释道:“这都是当年为了保卫‘渤海走廊’作出的调整。”原来,为便于开展游击战争,作为昌北县委驻地的马渠村采取了堵大门开小门、堵大街转小巷和开便门、户相通等办法改造,使来犯敌人的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
抗战时期,马渠村因对敌斗争顽强,民兵威震四方,掩护干部伤员,积极参军而闻名。如今,马渠村因为红色旅游而闻名潍坊,每年总有游客慕名而来参观村史馆等红色景点,触摸那段光荣历史。
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印记众多、仁人志士辈出,如何将红色资源的作用放大?龙池镇党委书记马伟莲告诉记者:“我们要提升‘红色龙池’品牌价值与内涵,继续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陆续推出一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党性教育’的红色文旅综合体,走出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站在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往西望去,相隔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是红色文化展览中心,半径3公里的红色教育聚集圈已有规模。“我们重点面向潍坊及周边地区,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串联抗日殉国烈士祠、陈干故居、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全武红色展馆、马渠村史馆路线,吸纳潍坊地区乃至全省的红色研学资源,叫响‘渤海南、昌潍北、龙池红’品牌。”马伟莲说。
“我为家乡代言”、“党的百年历程”红色文化文物展、“红色拜年”团拜会……这是从去年12月开始,昌邑市龙池镇启动的“红色基因传承年”部分活动。全年开展十大文旅活动,几乎每月都有重头戏。昌邑市龙池镇,这个昌北抗日根据地和“渤海走廊”红色交通线的指挥中心,正以自己的方式向建党百年致敬。
文明新风
潍河侧畔,草木长青。站在昌邑市区潍河大堤向西望去,一座现代化城市已经跃然画卷之上。
与不少昌邑市民交谈,他们的话语中满是对城市变化的赞扬和肯定。“天更蓝了,潍河水更清了,城市愈发美了。”3月5日,昌邑市民刘少武感慨说,去年让他最为激动的事,就是昌邑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
如今的昌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流动的“红马甲”成为昌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昔日脏乱差的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得到了集中治理;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让居民生活更便捷……
六年磨一剑,“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得来不易。更为重要的是,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红色的引擎。“创城过程中,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强力推进重点难点问题‘八大集中整治行动’,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昌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术叁说。
在昌邑,红色引擎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论是去年的疫情防控,还是复工复产,昌邑市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为企业、项目解难题、出主意。去年,昌邑市在省内率先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邑办理”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建立“招商项目管家”系统,“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成为常态。
3月3日,昌邑市总投资近180亿元的27个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新一年攻坚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相关链接】
红色“渤海走廊”的识字班
抗战时期,山东解放区识字扫盲运动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妇女识字班,参加学习的是清一色的年轻女性,而且主要是未婚的姑娘,“识字班”便成了年轻姑娘的代名词。在被誉为红色“渤海走廊”的昌邑、潍县(今潍坊奎文、潍城、寒亭区)、寿光抗日根据地,“识字班”们勇敢地走出家庭,宣传鼓动、传送情报、站岗放哨。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不少青年妇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坚强力量。
挨户敲门动员
“识字班多是瞅中午饭后空闲的时候上,也就一两个小时。冬天农闲,就会上个大半天,农忙时就停下了。”家住寒亭区丰渔村84岁的老党员邢世英回忆,她在娘家蔡家栏子村上识字班时才16岁,“我记着是在一个大院子的东屋里,教我们的叫王方春,过去是个私塾先生。”
识字班刚开始办时,招收学员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昌邑县西下营村85岁的李京兰,15岁就跟着姐姐搞动员。李京兰娘家是与西下营村隔河相对的东下营村,姐姐李京芝是村妇救会主任。李京兰非常佩服姐姐,“死人也能让她说活了。大约‘开辟’了一个来月,家长们开始松口了。”
说到这里,李京兰老人解释道:“‘开辟’是那个时候时兴的新词儿。后来才知道,当时姐姐已经是党员,是来‘开辟’革命工作的。”识字班上课灵活自由,有时在闲置的屋里或借用小学的教室,有时干脆在场院里,小黑板往树上一挂就开课。她们学的都是常用字,学习一年半载,大多能写简单的信。
在识字班里,年轻老师或八路军干部还会教她们唱进步歌曲。“经常教我们唱歌的是胶东来的一个八路干部,我那时学的歌有一二十个,有些到现在还记得。”说到这里,寒亭区走马岭村84岁的老党员王兰英激情唱起来:“鬼子大扫荡,扫荡固堤场,五天以里来了三趟。机枪嘎嘎着响,老百姓逃出了庄,不知哪里来的饥荒。叫声我儿媳,儿媳你听知,这是四队勾来的鬼子;叫声我的娘,娘你听端详,四队不是人生父母养。叫声我的娘,娘你听端详,俺那个肚子还饿得慌;叫声我儿媳,儿媳你听知,鬼子不走咱捞不着回家去……”
歌中的“四队”,是投降日寇的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厉文礼所属第四支队,对“渤海走廊”抗日根据地不断袭扰。这首歌运用当地方言,借用流行的秧歌曲调,很受老百姓欢迎。
敌人眼皮底下送情报
“说起那回送情报,还真是有点后怕。”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李秋兰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她第一次送情报的冒险经历。
1943年初秋,当时21岁的李秋兰虽已结了婚,因工作需要,仍然住在潍县北部周家官庄村的娘家。这天村里来了大批伪军,需速将敌人兵力部署的情报送出去。“我背上柳条笼子,拿着镰刀,就出了庄。写着情报的纸条,就塞在笼子底下的夹缝里。走到村头,我装作没有事的样子。路过岗哨,敌人没怎么问就把我放了出去。”在村外与她接头的是本村的留柱。“留柱是小名,他参加八路后,我再没见过他。老远看见一个人那边割草,我就顺着沟一边割草一边挪。等挨得近了,认出了是留柱,头上顶着一个破苇笠。”李秋兰从笼子底下抠出纸条塞给留柱,又边割草边走开。“纸条上写的是啥,我也不知道。我上了一年识字班,字也认得一些,可是不能看,这是纪律。”趁着夜色,李秋兰随武工队突围出来。在李秋兰的记忆中,“掉脑袋”的风险不知经历过多少次。1947年,李秋兰入了党,在村里当了妇救会主任。
死也要保守党的秘密
“可惜啊可惜,姐姐死在鬼子的扫荡中,那年还不到二十岁。”李京兰提起姐姐李京芝的牺牲,伤心不已。那是1943年6月6日下午,驻在附近李刘村据点的日伪军突然袭击东营村。李京芝与李桂花一起组织村里的妇女积极分子转移。东下营村85岁的老党员李桂花回忆,“村西有条河,敌人前面骑马的追得快,眼见就快到了跟前。俺俩没了去路,一头扎入河中。不知凫了多远,糊里糊涂爬上岸,敌人已经不见了。我就顺着河沿跑,一直到了最北面的央子。后来听说李京芝没有了。”李京兰她们在北海滩熬了一夜,晚上飘起了小雨,“第三天,听邻居说从河里漂上来一个人,可能是姐姐。俺娘赶紧带人去捞,果然是姐姐京芝。”
“姐姐常跟我讲,死了也不能让敌人抓去;抓去,也不能暴露秘密。那时我不知道姐姐是党员,当时党员都是秘密的。姐姐是42年入的党,才一年就牺牲了。姐姐死了,娘要我接着干,替姐姐报仇。”姐姐李京芝牺牲后,她参加了村里的工作。一年后,虚岁18的李京兰被吸收入党,担任了东下营村妇救会长。
渤海走廊的历史使命
1941年春,我党在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的昌邑、潍县(今潍坊奎文、潍城、寒亭区)、寿光三县北部沿海地区,开辟了一片抗日根据地。它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一带,中心区东西长120多里,南北宽仅10余里,像一条狭长的走廊,两头分别连接胶东和清河抗日根据地,成为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的交通要道。中共山东分局以及胶东、清河两区的党政领导形象地称此为“渤海走廊”。
从1941年春到1943年秋,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渤海走廊”为抗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大批干部通过这里来往于胶东和鲁中根据地;胶东每年有相当数量的货币、药品、军火等物资通过此运往鲁中根据地。抗战最艰苦时期,许世友数次率部穿行于“渤海走廊”。抗战八年,中共胶东特委从敌占区夺取黄金数十万两送往延安,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渤海走廊”输送的。
1943年7月,我滨海、鲁中和胶东部队奉山东军区命令进驻诸(城)日(照)莒(县)一带山区,打通了鲁中和滨海、胶东的联系。至此,“渤海走廊”完成了它特殊的历史使命。(大众日报2012年9月25日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标签: 中国历史时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