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死后,他的孙子楚平王继位。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废掉太子建。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镇守在城父(今河南襄城西)。楚平王怕伍奢反对他这么做,就先把伍奢关进监狱。
楚平王派人去杀太子建的同时,逼迫伍奢给他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写信,叫他们回来,以便斩草除根。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便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往宋国。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吴子胥,也逃离了楚国,他在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久,宋国发生了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他们请求郑国出兵攻打楚国,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情急之中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取郑定公的兵权,结果被郑定公杀了。吴子胥带着公子胜从郑国逃出来,投奔吴国。
楚平王为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画像。挂在楚国各地城门口,并重金悬赏。伍子胥和公子胜逃出郑国后,怕被楚人发现,白天躲了起来,晚上才赶路。到了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时,关卡上的士兵盘查很严。传说伍子胥为了过关而忧虑,一夜间头发都愁白了。幸亏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等人的遭遇,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 ,长的有点像伍子胥 ,而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了,面貌也变了,守关的人也没认出来,混出了关。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公子光正在谋划夺取王位。吴王诸樊的小弟弟季札博学多才,吴王十分喜欢幼弟,为了能让他继承王位。死时遗命王位继承实行弟继兄位制。周景王18年公元前527年,吾王夷末死,应由季札即位,季札坚持不就。结果夷末的儿子僚继位为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认为自己继承王位才合理,于是暗中打算夺位。
专诸刺僚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与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四月,公子光先于地下室埋伏甲士,然后设宴招待吴王,吴王僚戒备森严,为了防止有人将兵器带入刺杀吴王,端菜的人要在门外换别的衣服,才能进门。专诸把匕首放在鱼肚子里,然后膝行而入,在上菜时抽出鱼肚中匕首猛刺并杀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甲士乱剑刺入胸膛而死。伍子胥帮助公子光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继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处理内政大事,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伍子胥将军事家孙武推荐给吴王阖闾,孙武与吴王讨论晋六卿强弱 ,开始治兵。此年12月,吴灭徐。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吴王采用伍子胥的谋略讨伐楚国,吴军分为三师,轮流出扰,彼出此归,彼归此出,楚军疲于奔命。吴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楚国的军队一路败北,吴军乘胜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在吴军到来之前就跑了。伍子胥对楚平王恨之入骨,刨了他的坟,还把楚平王的尸首挖出狠狠地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楚国郢都,当时的局势只有秦国和晋国有实力帮助楚国。且秦国与楚国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楚国人申包胥逃往秦国求救兵,秦哀公没有答应。申包胥在秦宫外卖赖着不走,日夜痛哭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派兵救楚国,并击败吴军。
孙武练兵
孙武,世人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孙子的祖先本姓田氏齐国王族。其祖父田书颇有军事指挥才能,曾被封一块封邑,获赐孙姓。父亲孙冯,做过齐国的卿相。孙氏家族后因无法忍受齐国内部激烈的权力纷争,去了吴国。在吴国,孙武一边耕田,一边写书。后得好友伍子胥七次推荐,被吴王拜为大将。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一只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来。
一天,吴王同孙武讨论起晋国的政事。吴王问道:“晋国的大权掌握在范氏、中行氏、智氏和韩赵魏六家大夫手中,将军认为哪个家族能够强大起来呢?”孙武回答说:“范氏、中行氏两家最先灭亡。我根据他们的亩制,收取租赋以及士卒多寡,官吏贪廉作出判断。六卿之中,这两家田制最小,收取租税最重。公家赋敛无度,人民转死沟壑;官吏众多而骄奢,军队庞大而屡屡兴兵。长此下去 必然众叛亲离,土崩瓦解!而在六卿之中,赵氏收取的租赋历来不重,苛政丧民,宽政得人。赵氏必然兴旺发达,晋国的政权最终要落到赵氏手中。”孙武论述晋国六卿兴亡的一番话,就像是给吴王献上了治国安民的良策。
孙武不愧为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伟大军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吴国不但很快从一个贫弱小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还实现了吴王阖闾称霸诸侯的梦想。公元前506年,在柏举之战之中,孙武仅以三万兵马就击溃了楚国的20万大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吴王阖闾死后,夫差继位。孙武又辅佐夫差征服越国、讨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使得吴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吴王也成为了春秋时代的又一个霸主。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吴国的胜利和孙武是分不开的,正是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才将击败强大的楚国,威震齐晋,名扬诸侯。
孙武的思想主要都集中在《孙子兵法》中。传世本《孙子兵法》13篇,是孙武一派兵家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属于孙武,但经过他的门生和战国兵家的整理补充。该书中所描写的战争规模 似乎是战国时代的情况。现存的《孙子兵法》是经过三国时代曹操删定编著的,全书分为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长期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论是孙子军事学说的整体部分。孙武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战略概念――“庙算”,具体论述“安国保民”的最高目标、“五事七计”的全局运筹、“不战屈敌”的止战谋划、“知己知彼”的作战指挥等战略思想。在战略论中孙子提出“安国全军”、“唯民是保”的战略目标,把“重战”、“圣战”作为根本用战原则,并从其对待战争的严肃态度出发,评述了“五事七计”的重要性。“重战”,及重视战争,提高警惕 加强戒备 ,应取态度是:“无恃其不来事,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战即开始须慎重,其原则是:“非利不动,非地不用 ,非危不战。”“五事七计”书中详述“道”(治道)、“天”(天时)、“地”(地利)、“将”(将帅)、“法”(法度)五要素,及其“主孰有道、将熟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个对战被全局作出正确估计的七个条件。但孙子并没有认为军事力量越强越好,而是主张顾及国力。有限的发展军事,孙子反复强调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的决策。总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而在实战中争取一“军”、一“旅”、一“卒”、一“伍”之“全”仍不失为上策。如此,“谋”、“攻”思想已贯彻到底。
孙子关于“知己知彼”和“致人而不致于人”之说,为作战指挥的战略原则,并尽可能“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争取“先机之利”,“致人”、“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二、作战策略思想
以战略为基础,孙子提出相应用兵策略。其重要策略原则有六:其一,因利制权,因敌制胜。其二,奇正相生,出奇制胜。其三,避实就虚,击其惰归。其四,我专敌分,以众击寡。其五,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其六,示形用诈,诡道制胜。
三、军事哲学思想
孙子论“天”:“阴阳、寒暑、时制也”,是自然界之天;论“道”:“令民与上同意也”,具有民本主义因素。在书中把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放在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的主体地位,并详细分析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孙子重视矛盾的相互依存,尤其重视矛盾的相互转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无恒形”,关键是造成“胜兵先胜”的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方面发展。《孙子兵法》除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孙武的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膑、吴起的兵书吸收了很多孙武的思想,曹操亲自为《孙子兵法》作过注释;唐太宗盛赞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颁定《孙子兵法》为《武书七经》之首。
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1772年,《孙子兵法》背一首法文版本,英国的汉学家称《孙子兵法》为“世界最古的兵书”,美国人则是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的确堪称“百世兵家之祖”。
孙武的军事思想还被广泛的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竞赛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勾践卧薪尝胆
晋国在邲打了败仗,霸业开始衰落。楚国渐渐强盛起来。此后,晋楚争霸各不相让,后来经宋国调停才罢兵讲和。
在中原局势趋于稳定的时候,南方的吴越争霸开始了。吴国的国王阖闾依靠吴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之战中打败了楚国,但就在吴军攻入郢都的时候,越国军队向吴国发起了进攻,从而揭开了吴越争霸的序幕。
吴王阖闾得知越国攻吴的消息,立即从前线回师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发兵攻打越国。两军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展开大战。结果,吴军大败,阖闾中箭受了重伤。阖闾临死之前,对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要忘记越国的仇恨。”
吴王夫差
夫差继后发,誓一定要打败勾践,为父亲报仇。他任命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励精图治,准备攻打越国。
越王勾践
过了两年,勾践探知夫差昼夜练兵,想先发制人。吴王夫差率兵迎战,双方大战于夫椒。结果,越军大败。勾践战败逃到会稽山上,被吴国追兵围困起来。
勾践以为局面已经临近最后关头,准备杀妻与吴王决一死战。他手下有两个很有才能的,人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他们认为一味蛮干,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先贿赂吴国权臣伯嚭,以求生路。暗中派人把一批越女和奇珍异宝送给他,托他在夫差面前说好话。伯嚭果然接受礼物,在夫差面前劝说一番。
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条件,但勾践要到吴国去赎罪。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后,就带着夫人和大夫范蠡去了吴国。夫差派人在其父阖闾墓旁筑建了一个石屋,将勾践夫妇君臣赶进屋中,换上囚衣去做喂马的苦役。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叫勾践牵马,叫范蠡伏于地上当马镫。
这样过两年,勾践在吴国吃尽了苦头。文种又给伯嚭送去珍宝美女,请他在夫差面前进言放回勾践。夫差对伯嚭一向唯命是听,又觉得勾践这两年的表现确实是真心归顺了他,也微笑点头答应。
勾践在吴三年,受尽苦难。周敬王29年公元前491年,吴王夫差赦勾践回国,自此勾践广纳贤士,立志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屈辱,磨砺志气。他自身身穿粗布衣服,不吃肉食,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做褥子。吃饭的地方悬赏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先尝一尝苦胆 然后大喊一声:“勾践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不断激励自己,振作精神,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由来。
勾践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劳作,让夫人织布裁衣,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最终从失败中重新崛起。
面对越强吴弱的发展态势,伍子胥忧心如焚,他对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与百姓同甘共苦。”夫差不仅不听,反而疏远了伍子胥。又过了两年,夫差带兵进攻齐国,得胜而归。文武官员全说恭维话,只有吴子胥在夫差面前批评说:“这次进攻齐国,只能算是一次小胜利。如果越国不灭,才是心腹大患。”吴王夫差大怒,赐伍子胥一把宝剑,令他自杀了。不久,勾践留下文种处理朝政,自己与范蠡率精兵五万攻打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
公元前473年,勾践再次进攻吴国,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随后,越军消灭了吴军。勾践封给夫差一块地方叫甬东,在会稽东边的一个海岛。夫差悔恨自己相信伯嚭之言,而忠言却听不进去,于是他以布蒙面,伏剑自杀了。勾践以国王的礼节埋葬了夫差,又诛杀了伯嚭。
越王勾践剑
当时,吴越之地铸剑技术很高超,与勾践相联系的一把名剑――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然很锋利,剑身布满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2000多年,纹饰仍然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此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和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一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国宝。吴越战争是春秋时期尾声。到了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了。
标签: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