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市,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同人以忠勇见称,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忠烈爱国之士。在大明王朝统治末年,内忧外患之际,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俩人,他们为了力挽狂澜,南征北战,最后双双马革裹尸效死疆场,为大明王朝落日余晖中留下了一缕难能可贵的光芒。
(图片均取自影视资料)
叔叔曹文诏,早年在辽东从军,因抗击后金入侵,积功升至游击将军。崇祯二年冬天,清军包围北京,曹文诏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在保卫北京、收复失土中立有战功,升任参将。然而就在此时,陕西农民起义爆发,曹文诏恨不能保家卫国,只好奉命带领关宁军入关打内战。曹变蛟二十出头,他随叔父一起参与了对农民军的征讨。在曹氏叔侄打击下,农民军畏之如虎,大都流入山西境内。
然而论功行赏之际,时任延绥巡抚洪承畴却没有给曹文诏记功,兵部命令其到山西征讨。曹文诏移军山西,曹变蛟随从作战,几乎每战必胜。在屡次战败情况下,农民军再次流向河南地区。曹文诏性格耿直,不善于逢迎上司,兵部认为其狂傲,于是冷遇起来,将其调回大同镇守。应山西巡抚请求,曹变蛟被留在太原,独当一面征讨残留境内的农民军。
崇祯七年,清军侵入大同境内,攻占了得胜堡,守将自杀身亡。曹文诏迎战清军失利,屯兵城堡大多失陷被屠,战后曹文诏被定罪充军,变蛟也因病回家去了。曹文诏愤懑至极,要求戴罪守边与清军血战,朝廷不许。由于河南农民军日盛,翌年曹文诏被起用征讨,曹变蛟随从作战,统一归洪承畴调遣。
曹变蛟担任军中前锋,勇冠三军,农民军一听说大小曹将军,都非常畏惧。崇祯七年五月,在河南姬家山一带,农民军设计包围了曹文诏。曹文诏眼见无法撑持,怕受羞辱自尽而亡。曹文诏之死,农民军弹冠相庆,洪承畴闻说痛哭流涕,崇祯帝如丧考妣,曹文诏死后,曹变蛟招回失散士兵,又编成一军,总督洪承畴推荐他做了副总兵官,隶属他的部下。
在洪承畴打击下,农民军遭到重创,或灭或降,唯有陕西李自成一军坚持战斗。崇祯十二年十月,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 农民起义暂时陷入低潮。明廷论功行赏,曹变蛟因战功显赫当了总兵官。清军围困锦州告急,曹变蛟跟随洪承畴出关作战,可惜血战两年,他最后在松锦大战中壮烈殉国,而他的上司洪承畴却苟且偷生,投降了清军。
标签: 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