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二流大学经贸专业大三的一名学生,对新闻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上个学期写了一本人物专访的小书。依次来锻炼自己的新闻协作能力。我会逐篇在这里贴出来(约有20篇)然我热爱新闻,但是我还是决定先考研,把自己的理论功底打扎实了再说。出来之后再专门做经济新闻的报道评论工作。希望个位能给我提点意见。下面是第一篇:
不平整的创业履历表
初二:从一本《商业故事会》中接受商业启蒙,
萌发第一个商业计划
初三:策划校园代理送水业务
高二:倒卖地球仪,第一次赚到钱
高三:运动会前兜售口哨、红旗,引领校园风气
高四:三校联合毕业淘宝大会
联合消费会员卡之推广
中学做完大学的事
上面这份清单就是他大学之前的商业历程,可以说在中学时,他已经把许多人在大学期间做的事都做过了,起步就比别人快了一步,以至于大一刚来就有了创业的想法。虽然他进学生会也有先天的优势(他刚来就跟大三大四的学长厮磨熟了),但创业的念头由于是从他深厚肥沃的经历土壤中自然萌发,所以坚定不移,也毅然抵御住了进学生会和做小生意的诱惑。
初三时筹划的代理送水业务虽然被合伙人的妈妈的一句“小屁孩懂什么呀”给枪毙掉了,但他已借此独立探索出了“代理——提成”的模式。高二倒卖地球仪虽然由于初出茅庐,经验不足,被寸步不让的老板杀到每个仅有一毛钱的赚头,却是生平掘的第一桶金。就在高三战鼓擂响,剑拔弩张的复习准备阶段,他和合伙人竟然打起了运动会的主意。每到下课就偷偷摸摸地在衣服里藏起了样品,闯过壁垒森严的高墙守卫到低年级各班去推销。当时并不懂圆融委婉,而是硬生生地把班长给喊出来,直截了当地开门见山:“你们班要定购多少?”颇似学生会的不容商量的口吻,唬得高一高二的班长一愣一愣的。仅靠他们二人之力,学校运动会历史上第一次刮起了鸣哨摇旗之风,连学校小卖部也不得不后知后觉地跟进。高四毕业时举办的“全县联合毕业淘宝大会”,他推陈出新,一改前人的传统思路,变收购为代销,此想法一出,班里的前十名一齐拥至他的麾下,愿意跟着他干。宣传的时候,他又借船出海,从印传单到设展台卖会员卡,他灵活应变地通过和一家精品店的合作完全消化宣传成本。然而万事俱备时,风向却变了,他原来的想法被证明是行不通的:代销固然无需资金投入,但关键却在于毕业生归家心切,等不到代销完毕,贷款收回。最后他只好临时调转船头,转回传统的收购线路,借了几千块钱作为启动资 队人马同时开赴县里的三所高中,气势浩荡,蔚为壮观,最后的问题却出在了财务和利益的分配方面。他由于拙于财务计算而钦点的“财务大臣”未能恪尽职守,公费吃喝,随意开支,导致收入滚滚外流。而分配所剩无几的收入之时,三个团队又争功邀宠,不欢而散。财务和人事此时已成为困扰他的两大难题。他总结出的教训是:财务,不可随随便便交手朋友不闻不问;而碍于班级情谊,十几个人一时兴起投入事业,但真正做事的没几个,却有十五六个人要来分钱,吃喝娱乐全都不清不楚地公费开支,利润严重被摊薄,所得所付失衡严重。
休整反思了二十多天,躁动不安的头脑又让他坐不住了,又开始和女朋友以及卖地球仪时的合伙人一起做“联合打折卡”的项目。虽然来到大学之后他惊讶的发现联合打折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但那时他却的的确确是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几日之内联合了全县八大知名店铺,印制了1000张打折卡,又以每张5块钱的价格卖给中学生,单天每人最大利润178元,20多天下来,一共赚了4000多块钱。这一次,钱和人的问题解决的干净利落,无瓜无葛:钱由女朋友掌管,每天晚上三个人灯下对账,一目了然。而三个人的精干团队人人全力以赴,足以承担之前的十几个人的工作量。此战大捷而他尚意犹未尽 ,想在县城居民中推广其打折卡,却遭遇渠道难题。在出租车司机中的代销点因追款收账无门而无疾而终,毕竟,大学生活也已迫在眉睫了。
标签: 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