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的三叉器,王冠?
《真知堂上古史》系列
NO.1 文明的定义与帝尧、黄帝
文: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一直想写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华上古史,于是展开了阅读和研究。然而这件事一旦开始,却是一个不了之结。原因在于,没有详实的史料和更多的证据。也因为如此,国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搞出来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备受诟病。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确切的纪年历史,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的。好吧,我们就先从5000年文明开始讲起吧。
文明是怎么定义的?喝口茶,静下心来,让我们进入远古时代的中国,开始对中华文明的探索旅程吧。
古城头山人的生活
都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但我国目前国家认定的《夏商周年表》,也仅仅只是把夏朝的建立,推定到公元前2070年,距今4090年。
而最近吵得火热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也引来了无数争议。连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主持者许宏先生,也不愿意肯定二里头就是夏的都城。这些都是后话,在此暂且略过。
就算按照中国人自己的认定,夏朝确实存在过,中国的文明史似乎也只有4100年,离5000年文明尚有900年的空白。是不是真的就如同某些学者所言,中华文明史没有那么长时间呢?这就是阅读《真知堂上古史》的目的所在了。
何谓文明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际史学界关于文明的定义。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何谓文明?其实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尚有争议: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不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就是一个古代文明。这三项标准是:1.有高墙围绕的城市,2.文字,3.复杂的礼仪中心。”
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张光直认为:”初期文明的一般标志是:青铜冶金术、文字、城市、国家组织、宫殿建筑、庙宇文化以及巨型建筑。“
而马列主义的伟大导师恩格斯则主张:“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则认为:“城市的出现是文明时代的开始。”
我国学者夏鼐先生指出: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三个要素”;安志敏先生则说:“大抵以城市、文字、金属器和礼仪性建筑等要素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具体标志。”
殷墟甲骨文
其实从上面这些学者的观点来看,所谓文明的定义,大致上有三到四个要素是为大家们所公认的:
第一:城市的出现。城市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城墙围绕,但一定是古人类的大型聚居地区。
第二:文字的出现。文字应当用于文献记录而传之后世。
第三:青铜器的出现。青铜器是第一种人造的合金,相比陶器而言,它改变了历史。有了青铜,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到了青铜时代。
第四:宫殿,祭坛等礼仪性建筑。这是宗教和君主权力的象征。有了这二者存在,国家出现了。
所以,综上所述,有的学者认为是三项,有的认为是四项,有的认为只要具有两项就能称之为文明。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我们真的有5000年文明吗?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中期青铜鼎
《尚书尧典》,春秋时代认为尧帝可信从上我们其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国际上关于文明的定义,并不是以它是否有明确纪年传之后世的史书来确定的。
那么,我国古代史书到底记载了多少年呢?想搞懂中国上古史,先得了解这些古籍。
目前,最可靠的中国古代文献是《尚书》。《尚书》的意思是上古之书,据说是春秋时期思想界孔子从当时流行的古籍中筛选出来的古代文献。
而被孔子删掉没有选入《尚书》的古代文献,则被称为《周书》或《逸周书》。
《尚书》第一篇为《虞书 尧典》,省略掉后人加入的部分,它这么写到: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尚书 尧典》
陶寺文物,帝尧时代龙盘
这段话一看,就是后人追述所写,而不是帝尧时代的原文。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意思是:“据说上古时代,有一位帝王尧,名叫放勋。他很有威仪(钦),聪明(明),文化水平高(文),道德也很好(思),足以安定天下(安)。。。”也就是夸耀帝尧道德文章好的意思。
这段话极有可能就是孔子所写。而真正的帝尧时代的上古文献是下面这段: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 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
九载,绩用弗成。”《尚书尧典》
临汾陶寺,陶罐上的朱书文字
文字佶屈聱牙,大家可能看不懂,我来讲解一下。
这段话记载了帝尧时代的一次御前会议。出现了几个人,分别是:
帝尧,放齐,帝尧的儿子朱(丹朱),驩兜,共工,四岳,鲧。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帝尧要求大臣举荐贤能,放齐和”驩兜推荐了丹朱和共工,帝尧予以否定。帝尧又让四岳(四方的统领)推荐贤能人士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帝尧虽然不满意,但还是让鲧去治水,结果,九年没能把水患治好。
帝尧时代的事情后文会有详解,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帝尧应该是孔子认定可靠的上古时代君主。帝尧如果可信,尧舜禹时期则都不存在疑问。那么,还有更早时期的帝王(王朝)记录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治水的大禹,鲧的儿子
《逸周书》、《国语》、《史记》,黄帝或为信史其实除了《尚书》,《逸周书》也非常重要。
《逸周书史记解》里,记载了周成王(西周第二位君主)在成周(洛阳)做了一个梦。梦里惊醒后,他把三公和左史戎夫(史官名叫戎夫)四个人叫过来,跟他们讲了一段话。
“ 维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惊予。”。。。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鹿,诸侯畔之,阪泉以亡。”《逸周书 史记解》
这里,成王一共列举了数十位古代亡国的君主。包括:"皮氏,夏后氏,殷商,有虞氏,平林,质沙,三苗,有扈,义渠,平州,林氏,曲集,有巢氏,会阝君,共工,上衡氏,南氏,有果氏,阳氏,谷平,坂泉氏,县宗,玄都,西夏,绩阳,有洛氏。”
夏代晚期的青铜钺,王者的象征
这里有我们熟悉的古王,大部分我们都不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君主都是西周建国之前,已经亡国的上古君王。
夏后氏就是夏朝,有虞氏就是帝舜,三苗就是尧舜禹时期和华夏争战的古国,义渠是陕西以西的西戎,有巢氏是传说中三皇之前的人王,共工是尧舜禹时期的人物,坂泉氏就是炎帝神农氏,有洛氏则是被商汤征伐的古国。
其他的我们就不知道是谁了。
这段出自周成王的口述文字,说明了周人对上古君王的认识。我们知道,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几年后,武王就死了。武王死后,由幼子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不久又发生了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联合商朝王子武庚的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旦回师,在河南洛阳营建了成周,并把部分商族迁移到这里,设立了成周八师来监管他们。不久,成王成年,周公旦还政于成王。
河南洛阳西周祭祀坑
所以,上述这段历史,大约应该是公元前1000年之前,1046年之后的某一天,周成王所说的并被左史戎夫记录下来的话,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史记解》中并没有出现黄帝的名字,但是出现了与黄帝作对的炎帝坂泉氏。那么,炎黄二帝的最早记载又出现在那部古书呢?答案是《国语》。
《国语》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的出现比司马迁的《史记》还早300多年,所以具有更高的史学价值。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国语 晋语》
这里明确指出炎黄二帝乃同父同母的兄弟。
而同时期孔子及弟子所编的《易·系辞下》则指出,神农氏之后,是黄帝和尧舜,这里的神农氏,就是黄帝执政之前的古王,也就是炎帝。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易·系辞下》
河南庙底沟出土仰韶文化彩陶盆
那么,为什么在《逸周书 史记解》里炎帝又被称为坂泉氏呢?
原因在于炎黄二帝为争夺天下,曾经有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坂泉之战。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史记 五帝本纪》
司马迁应该是读过《逸周书 》的,因此,他把周成王说的坂泉之战,搬到了《五帝本纪》里,并以黄帝为五帝之第一人,第一次在史书中提出了五帝概念。
《史记》成书大约是公元前100年-前90年左右的事。
龙山文化白陶器
小结也就是说,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逸周书》,到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国语》,再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史记》,黄帝作为上古时代,早于尧舜禹时期的王者,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古人的言论中。早于黄帝时代的,还有炎帝神农氏(坂泉氏)。
黄帝到大禹之子夏后氏启建立夏朝,中间还有五位著名的古代王者(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如果能确定五帝的存在,则中国的历史最少也要往前推4-500年。
这样,以公元前2070年为夏禹或夏启建立夏朝的开始,中国的古代王朝则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换句话说,中华文明就有4500年历史了。
那么,黄帝到五帝又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的时代能称之为文明吗?有没有古代遗迹能验证他们的存在呢?下一回为你讲解。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标签: 上古历史